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褚那句“我自岿然不动”的余音仿佛尚未散去,林谦带来的关于“阿非利加”使者的消息,便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书房内激荡起层层涟漪。

“阿非利加?黄金、象牙……还赢咖啡’?”王审知重复着这几个陌生的词汇,眼中闪烁着极感兴趣的光芒。他看向陈褚和鲁震,发现他们脸上也满是惊奇与探究。

“李尤将军信中如何?那使者可还安顿得好?通译能否准确传达意思?”王审知连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牵这突如其来的接触,其意义可能远超一次普通的贸易。

林谦忙回道:“回王爷,李将军信中,对方船队规模不大,仅有三艘船,船员虽肤色深黑,但态度颇为恭谨。使者通过古里当地的通译(兼通阿拉伯语和某种阿非利加土语)沟通,表达了强烈的贸易意愿。李将军已将其暂时安置在马六甲,以礼相待,并派了医官查看其船员健康状况,一切安好。只是这‘咖啡’为何物,信中未及详述,只是晒干的黑色豆子,需研磨后用热水冲泡,其族人常饮用以提神。”

“提神?”鲁震挠了挠他的大胡子,满脸疑惑,“黑豆子泡水?能比咱们的茶汤还提神?莫非是什么药材?”

陈褚沉吟道:“《本草纲目》亦未闻此物。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樱佛郎机人能跨海而来,这阿非利加人自更西之处扬帆东渡,亦非不可能。其地既有黄金象牙,必非贫瘠之所。王爷,此乃扩展我福建影响力,了解西洋以西格局的良机!”

王审知颔首,在书房内踱了几步,决断道:“林谦,立刻以我的名义回信李尤。其一,对阿非利加使者务必优待,展现我华夏礼仪之邦风范。其二,详细了解其国情况、航线、风土人情,尤其是这‘咖啡’,索要一些样品,连同其饮用之法,快船送回泉州。其三,试探其对于建立稳定贸易关系的具体想法,以及他们对我福建的瓷器、丝绸、茶叶有无兴趣。”

“属下遵命!”林谦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王审知又对陈褚道:“元亮,此事你多费心。若这‘咖啡’真有其效,或可成为又一利民之物,甚至是一项新的财源。待样品送到,你亲自组织人手试制、品鉴,记录其效用。”

“臣明白。”陈褚应下,脸上也带着研究新事物的兴奋。

鲁震看着王审知和陈褚讨论得热烈,忍不住插嘴:“王爷,陈长史,那这黑豆子再神奇,眼下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派去寻石炭的勘探队,这都出发好些了,也不知顺不顺利……”

提到石炭,王审知的注意力立刻被拉回。“是啊,南洋石炭关乎我福建根基,不容有失。”他看向林谦离去的方向,“勘探队那边,一有消息,立刻报我。”

仿佛是响应他的期盼,数日之后,前往苏门答腊的勘探队终于有消息传回。然而,传来的并非全是好消息。

信使风尘仆仆,面带倦容,向王审知禀报:“王爷,勘探队已抵达目标区域,并初步确认了石炭矿脉的存在,储量似乎颇为可观!”

王审知精神一振:“好!详细道来!”

“但是,”信使话锋一转,脸色凝重起来,“开采恐有难度。矿脉位于一处丘陵地带,当地有一支土着部落,人数约莫数百,对外来者极为警惕排斥。勘探队试图与他们接触,用布匹、铁器交换开采权,但对方态度强硬,言语不通,似乎视那矿山为圣地,不允许外人靠近。前日,队护卫在勘测地形时,与部落猎人发生规模冲突,对方使用了毒箭,我方有三人受伤,所幸救治及时,暂无性命之忧。队长不敢擅启战端,目前暂停勘探,固守营地,特派属下回来请示方略。”

王审知闻言,眉头微蹙。果然,开拓之路从无坦途。

“伤员情况稳定便好。”他先是松了口气,随即沉思起来。武力征服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以福建水师和陆战队的实力,剿灭一个数百饶部落并非难事。但如此一来,必然血腥,有违他“技术为民”、“文明传播”的初衷,也可能在广袤的南洋留下恶名,不利于长远发展。

“王爷,”陈褚开口道,“此事需谨慎。若能以和平方式解决,方为上策。可否增派通译,携带更丰厚的礼物,展现我方的诚意与实力,使其知难而退,或同意交易?”

鲁震却有些急躁:“陈长史,那帮土人要是讲道理,就不会动刀动箭了!要我,就该派一队雷火营过去,放上几枪,保管他们吓得屁滚尿流,乖乖让出矿山!咱们是去开矿,又不是去屠寨!”

王审知摆了摆手,制止了两饶争论。“元亮所言,是王道;鲁震所虑,是现实。”他缓缓道,“对待土着,当先礼后兵。这样,立刻增派一艘‘海隼’,搭载一名更擅长与土着打交道的通译(可从与满者伯夷交往经验丰富者中挑选),携带更多他们可能需要的物资,如精美的陶瓷器、锋利的刀具、食盐、甚至是一些粮食种子,再次尝试接触。同时,命令勘探队加强戒备,但没有我的命令,绝不许主动攻击。”

他目光变得锐利:“若对方依旧冥顽不灵,甚至主动攻击……那么,为了保护我方人员,为了取得这关乎福建未来的‘黑金’,必要的威慑,也不得不用了。告诉带队将领,若不得已动用武力,需速战速决,尽量减少杀伤,以俘获和震慑为主。我们要的是矿,不是他们的命。”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一艘满载着“礼物”和和平希望的“海隼”再次驶向南洋。

处理完石炭勘探的棘手问题,王审知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内部建设上。他召见了负责“金黍”、“地宝”推广的沈括。

沈括汇报了令人振奋的进展:“王爷,第二季扩种极为顺利!‘金黍’适应性强,坡地、旱地皆可种植,产量远超粟米;‘地宝’更是如此,扦插之法推广后,繁衍极快,且不挑地力,许多贫瘠土地也能获得好收成。如今泉州周边,已有三成农户在官府的引导下开始种植这两种新作物,民间反响极好,称之为‘王爷米’、‘活命薯’!预计今秋收获后,我福建粮储将大为充盈!”

“好!太好了!”王审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粮食是稳定的基石,有了足够的粮食,就能养活更多人口,支撑更大规模的工业和军事活动。“沈括,你们农科功不可没!要继续总结经验,优化种植技术,并开始考虑向汀州、漳州等地推广。”

“下官领命!”沈括激动地应道。

就在福建内部蓬勃发展,外部探索与外交齐头并进之际,北方的阴影并未远离。林谦再次带来了关于朱温的消息。

“王爷,根据北方眼线传回的情报,以及对‘黑鹞’等饶进一步审讯,朱温似乎并未因刺杀失败而放弃。他一方面继续严令封锁,另一方面,似乎正在暗中与契丹接触。”

“与契丹接触?”王审知眼神一凝。

“是。具体内容不详,但推测可能与牵制女真,或是对我福建施加更大压力有关。”林谦道,“此外,我们潜伏在汴梁的暗桩回报,朱温近来身体确实每况愈下,咳血频繁,但其性情也因此更加暴虐多疑,朝中人人自危。”

王审知沉默片刻,冷笑道:“他这是内忧外患,病急乱投医了。与契丹勾结,无异于引狼入室。传讯女真方面,提醒他们注意契丹动向,并可以适当加大对其的铁器援助,但要他们务必用在对抗契丹上。”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代表北方的广阔区域,语气深沉:“朱温的统治根基正在松动,我们只需稳扎稳打,不断壮大自身。待其内部生变,或民心彻底背离,便是我们北望中原之时。眼下,还是要聚焦于我们自己的事。”

这时,书房外传来通报,陈褚求见,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表情,手中还拿着一个布袋。

“王爷,马六甲加急送来的‘咖啡’样品到了。”

王审知顿时来了兴趣:“哦?快拿来一观!”

陈褚将布袋打开,里面是一些深褐色、略显干瘪的豆子,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略带焦苦的奇异香气。

“这便是‘咖啡’?”王审知拿起几颗,仔细端详,又凑近闻了闻,“果然与茶香迥异。元亮,可曾按那使者的方法试过了?”

陈褚苦笑道:“臣让人研磨了些,用沸水冲泡,其色如浓墨,其味……初尝极苦,细品却有一股醇香,饮后确觉精神一振,头脑清醒。只是这味道,恐怕非人人能接受。”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随行的阿卜杜拉先生尝过后,倒是大为赞赏,此物在阿拉伯地方亦开始流行,称之为‘真主赐予的黑色蜂蜜’,只是价格极其昂贵。”

王审知闻言,眼中精光更盛。“初苦后甘,提神醒脑……价格昂贵?”他沉吟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元亮,你,若我们将此物引种至福建,或控制其贸易渠道,会如何?”

陈褚立刻明白了王审知的意思:“王爷是想……将其如同茶叶一般,培育成一项专营利源?此物若真有其效,且来源稀少,确有可能。只是,引种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先不论引种。”王审知果断道,“既然阿非利加人主动找来,阿拉伯人也识货,这便是机会。告诉李尤,与阿非利加使者的贸易谈判,这‘咖啡’可列为重点之一。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其货源和渠道。同时,在工院划出地块,尝试引种,看看这西方的‘黑豆’,能否在我东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