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N次元 > 合欢宗,从俘获师尊的心开始 > 第383章 朝堂问罪摘帅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3章 朝堂问罪摘帅印

紫宸殿内,龙涎香雾缭绕,却压不住满朝文武的凝重之气。温衡身着染血的征袍,甲胄未卸便直奔金銮殿,风尘仆仆的身影刚踏入殿门,监察御史周廉便手持弹劾奏章,身着朱衣纁裳、头戴法冠,出列对仗弹劾,声音如惊雷般响彻大殿:“臣弹劾镇魔司将军温衡,丧师辱国、治军无方,致数千将士折损过半,魔患未除而仓皇归师,请陛下按律严惩!”

话音未落,十余位御史纷纷附和,联名上奏的弹章如雪花般递至御案前。“温衡临阵畏缩,令修士打头阵,自身保存实力,此乃不忠!”“军饷粮草去向不明,士兵饥寒交迫、纷纷逃亡,此乃不廉!”“擅弃重伤袍泽于荒野,致其曝尸山林,此乃不仁!”桩桩指控直指要害,字字诛心。

温衡单膝跪地,战袍上的血渍与尘土触目惊心,他昂首辩解:“陛下明鉴!魔巢之战凶险异常,玄尘元婴魔身实力滔,我军虽折损惨重,却重创魔巢、打散魔修主力,更助雷昆修士铸就高阶镇魂幡,为日后除魔奠定根基。军饷粮草早已在突围中耗尽,弃置伤员实属无奈之举,绝非臣本意!”

“一派胡言!”周廉厉声驳斥,“若你领兵有方,何以军心涣散、逃兵过半?若你奋勇杀敌,何以自身毫发无损?分明是畏敌避战、贻误战机!”群臣议论纷纷,支持弹劾的官员居多,即便有几位与温衡交好的将领欲开口辩解,也被殿内肃穆的气氛与御史们的汹汹气势所阻。

皇帝端坐龙椅,面色沉凝如铁。他望着阶下狼狈却依旧挺直脊梁的温衡,又翻看手中堆积如山的弹章与锦衣卫传回的初步调查奏报,心中五味杂陈。魔患未平,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温衡虽有过失,却也并非传言中那般不堪;可满朝弹劾与民间流言汹涌,若不处置,恐难平众怒、正军纪。

“温衡,”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你率师出征,虽有功,却丧师过多、治军失责,致使流言四起、民心浮动。朕念你尚有平魔之心,暂不深究罪责。”到此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即刻起,剥夺你镇魔司将军之职,暂收帅印,贬为偏将,留于军中戴罪立功。镇魔司兵权暂由副将接管,待日后查明真相,再行定夺。”

此言一出,温衡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抬头望向皇帝。那枚伴随他多年的帅印,是兵权与荣耀的象征,如今竟被轻易剥夺。他嘴唇翕动,想些什么,却见皇帝摆了摆手,沉声道:“无需多言。你若能在后续除魔之战中立下战功,朕自会还你公道;若再犯过失,定当严惩不贷!”

周廉等御史虽不满未将温衡革职拿问,但见皇帝已有决断,且夺了其兵权,也只能拱手领旨:“陛下圣明!”

温衡缓缓起身,解下腰间的帅印,双手高高举过头顶。那枚鎏金帅印沉甸甸的,此刻却重如千钧,压得他手臂微微颤抖。他望着帅印上镌刻的“镇魔”二字,想到那些牺牲的将士与归途中的艰辛,眼眶不由得泛红。可君命如山,他终究只能将帅印递交给殿前侍卫,躬身领旨:“臣……遵旨。”

皇帝看着他落寞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沉声道:“退朝!”

文武百官依次退出大殿,温衡走在最后,每一步都异常沉重。殿外阳光刺眼,却照不进他心中的阴霾。帅印已失,兵权旁落,京都流言未平,前路茫茫未知。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无论如何,他都要查清魔巢之战的真相,洗刷自己的冤屈,夺回属于自己的荣耀,为牺牲的弟兄们争一个真正的公道。

而此刻的御书房内,皇帝正对着一幅舆图沉思,身旁的内侍捧着温衡递上的帅印,低声道:“陛下,温将军向来忠勇,此次之事,是否另有隐情?”皇帝轻叹一声:“朕自然知晓流言不可尽信,但朝堂人心、民间舆情,不得不虑。暂夺兵权,既是安抚众臣,也是对他的考验。传旨锦衣卫,加快调查魔巢之战真相与流言源头,切勿冤枉忠良,也不可纵容失职之徒。”

一场朝堂风波暂歇,可围绕着温衡的冤屈与镇魔司的兵权之争,才刚刚拉开序幕。而远在魔巢的雷昆,尚不知京都变故,正手持高阶镇魂幡,准备与玄尘展开终极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