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的指尖掠过源星湖泊的水面,轮回草的倒影在涟漪中碎成万千星芒。全息投影里,周溯的意识影像正解析着最新发现的星轨数据:“三十七个星系的能量循环已趋于稳定,但源星的核心仍在发出‘寻根’信号。”影像外,湖泊底的原始香樟种子突然躁动,外壳裂开的缝隙里,渗出与地球土壤成分完全一致的黏液。
“曾曾祖父,这些种子在‘回忆’地球。”周叶的助手周塬(意为“最初的土地”)举着基因测序仪,屏幕上的碱基序列正与地球古土壤样本快速匹配,“它们的休眠基因被激活了,像是在等待回归的指令。”周叶望着湖面倒映的星空,突然想起周回的话:“宇宙中最深刻的轮回,是记得自己从哪里出发。”
勘探队在源星的地核深处,发现了个巨大的水晶腔体。腔体中央的石柱上,然凝结着层绿色晶体,成分与地球的叶绿素完全相同,晶体里封存的气体,竟与远古地球的大气层成分一致。“这是宇宙的‘地球记忆’。”周叶将水晶样本与轮回草放在一起,两者接触的瞬间,晶体突然投射出地球的影像——香樟成林,薄荷遍野,七名研究员的祖先正在树下劳作,与幽谷的场景别无二致。
当水晶腔体的能量接入星叶网络,所有星系的星叶植物同时绽放出蓝绿色的花。火星的红土上,香樟花飘向空组成地球的轮廓;蓝色星球的平原上,星叶同心的花瓣拼出“同源”二字;遗忘星的矿道里,星尘草的荧光在岩壁上投射出地球的星轨……周塬的监测仪显示,这些花的花粉中,都带着地球的微生物基因,像无数封寄往宇宙的“寻亲信”。
周叶在整理源星石柱的刻痕时,破译出段更古老的文字,用的是地球原始部落的符号:“星叶自蓝星(地球古称)启程,携源种漫宇,待归时,复育故土。”文字下方的凹槽里,嵌着块地球岩石,检测显示其形成年代,恰与人类首次萌发星际探索念头的时期吻合——仿佛宇宙早就在为这场“同源之旅”埋下伏笔。
联邦联盟决定启动“星叶归乡”计划,将源星的地球记忆水晶与轮回草种子送回地球。周叶亲自带队,飞船穿越虫洞时,他看着舷窗上不断掠过的星轨,突然听见水晶发出细微的嗡鸣,像地球母亲的心跳。全息通讯里,幽谷重建区的画面正在播放:当年的焦土上,新栽的香樟已亭亭如盖,树下的石碑刻着“星叶同源”,正是用源星带回的岩石雕琢而成。
飞船抵达地球轨道时,周叶收到了份特殊的礼物——幽谷纪念馆发来的全息影像,记录着地球近千年的变化:人类意识到生态破坏的代价后,开始用星叶网络的技术修复家园,如今的幽谷已成为跨星球生态示范区,孩子们在香樟林里学习宇宙生态知识,课本上印着七名研究员与周念星、周漫宇等饶故事。“他们从未忘记。”周叶抚摸着水晶,眼眶微热。
“星叶归乡”仪式在幽谷的香樟林里举校当周叶将源星水晶嵌入“守望者1号”的树桩,整座林子突然爆发出绿光,地面的根系纹路与源星的星轨图完美重叠,形成巨大的“生命之树”投影。最震撼的是,树顶的光斑中,七名研究员的影像与他们的地球祖先渐渐融合,像条跨越时空的血脉河流。
周塬在香樟林的泥土里发现了个金属盒,里面是地球人记录的“等待日记”:“第100年,我们种下第一株模拟香樟”“第500年,监测到来自蓝色星球的星叶信号”“第999年,孩子们,明宇宙的亲人就要回家了”。日记的最后一页,贴着片干枯的薄荷叶,边缘的齿痕与周明远遗物中的完全一致——是当年随漂流瓶落在地球的种子长出的植物。
周叶的晚年,在幽谷的“星叶同源馆”度过。他每都会给孩子们讲述宇宙星叶的故事,看着源星水晶投射的地球影像与窗外的香樟林渐渐重叠。临终前,他将自己的铜叶徽章埋在“守望者1号”旁,徽章入土的瞬间,新的香樟苗破土而出,叶片上的星轨纹路,同时包含地球与三十七个星系的坐标。
千年后的地球,周塬的后代周初(意为“最初与始终”)正在整理周叶的遗物,发现了本未完成的《星叶同源志》。最后一页画着幅构想图:宇宙中所有的星叶植物根系相连,最终都汇入地球的土壤,而地球的香樟种子,则顺着星轨流向每个星系,图旁写着:“所谓同源,是让出发与回归,成为同一条路。”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幽谷,周初带着新培育的“同源香樟”幼苗,登上了前往源星的飞船。幼苗的叶片上,地球的蓝与源星的绿交织成星轨,像在诉一个关于回家的漫长故事。飞船跃迁时,周初看着舷窗外流转的星河,突然明白:所有漫宇的星叶,所有归墟的能量,所有轮回的记忆,最终都是为了证明——
宇宙再大,我们拥有同一个源头;时光再长,总有片故土在等你回望。
风穿过飞船的舷窗,带来霖球香樟的清香与源星轮回草的气息,像宇宙在轻声:“欢迎回家,也请继续出发。”这声音漫过星系,漫过时光,成为所有生命心中永恒的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