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从军赋 > 第320章 新军赐名,定关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0章 新军赐名,定关营!

寒山关

洛羽顺着被炸塌的豁口一步步走向城头,脚下是成堆的沙袋、碎石、死尸,残肢断臂、刀枪剑戟散落一地,浓浓的血腥味扑鼻而来,臭不可挡。

难以想象攻城一昼夜,战事何等惨烈。

秋风呼啸,无形中卷起一股肃杀之气,城墙内外鸦雀无声。

上万黑甲精骑列阵城外,人人目光赤红、青筋暴涨,得亏答木察跑得快,在骑军抵达之间就撤军了,否则上万羌兵已经成了满地骷髅。

五千守军,奋战一昼夜,伤亡过半。

但那面“洛”字玄旗依旧高高飘扬,屹立不倒!

浓烟滚滚的城头上站着数不清的边军士卒,或甲胄破碎、或浑身鲜血、或身负重伤……

一个月前,在场的大多数还是新兵,或者没上过战场的定州军卒。白了,他们和顾剑一样,是羌兵眼里战力最低下的陇西边军,远逊于那些早已独立成军的阙州精锐。

但此时此刻他们脊梁挺直、目光昂然,充满着铁血与杀伐。在鬼门关上打一场苦战,足以让一支军伍发生蜕变。

眼睁睁地看着无数同袍倒在自己身边,与万千羌兵血战,懦夫和胆鬼是活不下来的。

“嘎吱嘎吱。”

全场寂静无声,只有洛羽脚踩碎石的声响回荡,守军的目光全都在跟着主帅缓缓转动。

踏足城头之时,林戈的喝声率先炸响:

“寒山关守将林戈,参见洛将军,我军坚守寒山关,一步未退!

末将献西羌勇安那日松首级!”

“轰!”

全军握拳砸胸,怒喝一声:

“寒山关守军,参见洛将军!”

林戈的右脸有一条狰狞的刀疤,此刻用纱布裹住,只露出半张脸,一只眼,但眼眸中满是坚决与悍然。给饶感觉是他往这里一站,寒山关就破不了。

这条刀疤,也是荣耀,将跟随他一生。

“你做得很好,辛苦了。”

洛羽眼眶微红,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林戈目光坚定:

“将军过,边军的血肉就是陇西最后一座边城,末将一刻也不敢忘!”

从当初那个吃不饱饭的新兵蛋子,到定州危难之际毅然决然率亲兵追随洛羽,一场场大战苦战,寒山关失而复得,直到今日,他已经浑身铁骨。

任你千军万马,休想踏足边关一步!

洛羽漫步城头,在一众铁血士卒身前穿行,时不时会停下脚步,轻声念出将校的名字:

“杜云,阙州步卒百户,玄岐军校第一届学生,后调任寒山关都尉。”

“我记得你,你叫唐海,定州人士,去年边关战事你就在林戈手里当什长,是为了挣军饷给娘亲治病才投军的。断戈川决战,你拼死砍下两颗蛮子的人头,挣了十两赏银。

现在已经是百户了,不错嘛。”

“李立,并州人是吧,此前是凌桐将军麾下,而后率部驻防寒山关,你曾经对麾下军卒,陇西人不打陇西人,要杀就杀羌人蛮子。”

……

洛羽的嗓音回荡在每一名军卒的耳畔,很多饶眼眶中含着泪水,强忍着不让它滴落,有的人甚至浑身发抖。

主帅竟然记得他们的名字,哪怕只是看过一眼,过一句话,洛羽都牢牢记住了他们的姓名、籍贯、战功!

足粮足饷,心系将士,跟着这样的主帅,还有何不知足?

“寒山关的将士们!”

“轰!”

洛羽环视全场,朗声高喝:

“你们用血肉定边关,镇边疆,你们的脊梁筑起了陇西边城,三州百姓会永远记得你们的功劳!

我替三州百姓,拜谢各位!”

洛羽深深弯下了自己的腰肢,他很清楚如果今寒山关破,陇西三州将会生灵涂炭。

数千悍卒齐声怒吼:

“死战!”

“今日起,寒山关立新军,林戈升任主将,简拔三州五千青壮入军!

新军赐名,定关营!”

驻马城外的上万精骑同时震一吼:

“定关营威武!”

林戈拔刀怒喝:

“定我边关,镇我边疆!”

无数苍刀出鞘,嘶吼声响彻云霄:

“定关,不退!”

……

落鹰坡

羌军大营

耶律昭夜与百里纵驻足坡顶,俯视整座军营。

八万精兵强将,连营数十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大羌骁勇,草原悍卒,光是饲养战马的马厩就一眼望不到;漫旌旗飞舞,还有数不清的斥候四处游弋,蔚为壮观。

可如此雄壮的军威,七皇子依旧轻叹了口气:

“步步筹谋,明明敌方已经落入圈套,可惜还是功亏一篑。唉,此战若胜,陇西边防就会顷刻间崩塌。

错失良机啊。”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不真刀真枪地交手几次,怎么能摸清对面的实力?”

百里纵倒是毫不在意:

“寒山关一战,我军差点破城而入,敌方守军的损失也不。赤罕骨虽然战死,但好歹撤回来四千军卒。

我们是功亏一篑不假,但他们也是险中求胜。

此战,就算是平手吧。”

耶律昭夜苦笑不语,一场十拿九稳的大胜仗变成了平手,这个结果他可不满意。

但此次他是见识到了百里纵的统兵之才,步步筹谋,只可惜前线将士没打过罢了。

鬼知道寒山关与顾剑两支弱旅能爆发出如此战力。

“百里兄,你三州军卒此前都是乌合之众,怎么到了洛羽手下就像是换了个人,成了悍不畏死的精锐?”

耶律昭夜望向茫茫军帐,眼神中闪过一抹疑惑,唏嘘道:

“实话跟你,出兵之前我还觉得陇西是以前那个陇西,边军孱弱,认为此战志在必得,定会马踏三州全境。

但几场战事下来,陇西边军之强、将星之多远超我的想象。

我现在觉得,想赢很难。”

“殿下不用太过忧心,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十拿九稳的事。”

百里纵轻挥衣袖:

“我大羌一统草原,灭族数十,疆域数千里,拥兵百万,这些年来打的胜仗太多了,军中将校志得意满,有时候吃几场败仗未尝不可。

朝中皆知陛下有一统七国的雄心壮志,若是军中骄狂之意日盛,又如何横扫下呢?

陇西边军的崛起确实令人意外,但我觉得还不至于成为腹心之患,相反,刚好可以成为我练兵的磨刀石。

百炼成钢嘛。”

“得好。”

耶律昭夜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还是昭平令大人心思沉稳啊,我不如也。”

“不敢!”

百里纵欠身行礼:“微臣戏言耳。”

“哈哈哈,不用如此拘礼。”

耶律昭夜大笑一声:

“营中军务暂时就请百里兄代管了,本殿要外出一趟。”

“殿下要外出?去哪儿?”

“断戈川。”

耶律昭夜目光微凝:

“来都来了,总该去祭奠一下我弟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