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唯有击溃对手,才有生存希望,虽冷酷却真实。
魏军历经艰险,于众多战役中存活下来,足以证明其强大。
故鲜有人敢正面抗衡魏军。
守军身为燕地之士,怎会在魏军面前退缩?
但目前不少城池在百姓默许下,轻易向魏军投降。
“为了大魏!”
底下又有人高呼,顿时激起全场热情。
几轮酒后,众人开始随意畅饮。
将士们逐渐放下紧张,开始在营地中畅叙欢谈。
渡溘城此刻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曹晚见到此景,心中满是宽慰。经过一月的驻扎,魏军将士已与当地百姓熟络起来,彼此嬉笑玩乐。
尽管水战筹备稍显迟缓,但整体进展平稳,曹晚并未多加催促。他深知,另一边的行动同样未曾停歇。短短时日内,又有数地归附,大军正向更远处挺进。
若此势头延续,不久之后,大江两岸诸多城池将尽数落入魏军之手。
然而,杯盏交错间,曹晚忽感一丝隐忧浮上心头。
次日,大江彼岸的吴国城池,守军依照军令有序撤离。
接获山阴城指令,各地迅速响应,整军待命。
集结完毕的部队,全速奔赴山阴城方向。
山阴城附近的各处驻军早已到达指定位置。
诸葛诞在营帐外核对人数、安排入营事宜,忙碌而井然有序。
孙皓和张布目睹不断涌入的士兵,笑意渐浓。
“大王,战船均已备妥。”
一名士兵前来汇报。
“带朕前去查看。”
随行士兵引领二人至江边,只见数十艘战舰整齐排粒
每一艘战舰均配置精良武器,尽显吴国水师实力。
“此处共有多少战船?”
望着眼前阵容,孙皓眉眼舒展。
“回禀大王,总计十五艘。”
士兵答道。
“这便是此次出征所用的全部战船。”
负责人进一步明。
数日后,这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将承载三万水师,直指渡溘城。
每艘战舰可容纳近两千人,此次正好适配,无需担忧拥挤问题。
孙皓对此颇为满意,张布亦频频点头。
“目前已有多少冉达?”
孙皓向身边的侍卫问道。
“禀大王,已有一万余冉达。”
“据大将军推断,明日当可集结完毕。”
士兵按诸葛诞的安排,详尽汇报给孙皓。
“很好!”
“接下来几日操练全军。”
“四日后,由诸葛诞率水军进发渡溘城。”
“本王定要魏国明白,这吴地属吴国所樱”
“即便魏国在此,也绝非我吴国敌手。”
孙皓目光冷冽,周遭众人皆感受到他的强晚杀意。
吴国被魏国压制已久,众将士胸中积郁满腔怒火。
今朝终得宣泄良机,士气高涨至顶峰。
戌时。
诸葛诞清点完今日最后一批队伍,望向渐显拥挤的军营,生出别样思绪。
此刻他斗志昂扬,只等大军整备妥当,即刻向渡溘城挺进。
身为吴国大将军,诸葛诞资历深厚。
久居山阴城,几乎忘却战场气息。
如今重归沙场,统帅吴军攻伐魏军,单是设想便令他热血沸腾。
若非计划缜密,他恐已冲动领军直取敌阵。
渡溘城距山阴城虽不远,顺流而下亦需八时辰方达。
辰时启程,翌日丑时方至渡溘城。
丑时为深夜,众人休憩之时。
此时突袭,效果绝佳。
然需先探明魏军方位,方可精准出击。
此行旨在击溃魏军,而非攻占渡溘城。
城中百姓本对吴国多有怨言,若再损毁城内设施,民心只会愈发疏离。
但前提是,渡溘城现归魏国掌控。
一旦归吴,民心自会渐渐回归。
毕竟渡溘城百姓生于斯、长于斯。
吴国若善待百姓,他们仍愿归属吴国。
若非建业城的变故,吴国民众或许仍会全力助吴抗魏。然而,建业城之事已成事实,且迅速传遍各地。此事件令原本抗拒魏军的吴民,对魏军的恐惧稍有缓解。毕竟魏军并非嗜杀之徒,在民众眼中亦非如传闻那般可怕。过去那些拼死抵抗者,结局往往是城破后全城覆灭,无一生还。这种行为在民间引发恐慌,而建业城的表现却扭转了许多百姓对魏军的看法。尽管魏军占了他们的城池,却未施加过分暴行,更有士兵主动协助解决百姓问题。这一切的背后原因无人知晓。或许是魏军欲重塑形象,让民众不再惧怕他们,毕竟生存才是头等大事,能够平安甚至更好生活自然更佳。
整理完名册的诸葛诞走到孙皓身边。
“大王,今日登记人数已达一万一千。”
“连同原本驻守山阴城及新兵人数。”
“如今已有共计一万八千人。”
“明日即可开始训练,为未来的战斗做准备。”
听完诸葛诞汇报,孙皓笑意盈盈。
“哈哈!很好!非常不错!”
“四日后,你率三万人马奔赴渡溘城。”
“摧毁魏军战船后,继续向浔漓城方向推进。”
“务必毁掉浔漓城正在建造的所有战船。”
“朕倒要看看,没了战船,魏军如何进行水战。”
孙皓此刻志得意满,周围众人也感受到他的喜悦,随之大笑。
诸葛诞听罢,立即与诸将商讨接下来的训练事宜。现有兵力一万八千,他一人难以兼顾,只能按抵达顺序分组,由各组带队将领负责具体训练,最终由他监督。很快,次日的训练安排便传达给了所有人。
所有将士得知次日需提早操练的消息,虽心生怨言,却深知军令如山,只能各自准备。
次日凌晨,
吴国山阴城的军营内,喊声与脚步声此起彼伏。
一万八千人齐整操练,场面极为壮观。
与此同时,又有新到的队伍前来报到。
这些连夜赶来的士兵登记完毕后便前往休憩,所有人被告知当晚将宣布后续部署。
刚抵达的队伍迅速入营休息。
长途跋涉让许多士兵疲惫不堪。
诸葛诞望着这群倦容满面的将士,亦无计可施。
突如其来的命令令众人措手不及,匆匆召集队伍,全力赶往目的地。
持续的行军不仅是体力的磨炼,更是意志的考验。
到达营地后,众多士兵瘫倒在地。
戌时,夜幕降临。
山阴城的军营里,三万吴国将士正在集结。
高台上,站着孙皓、诸葛诞与张布三人。
待队伍集合完毕,孙皓环视众人,开口道:“诸君皆是我吴国忠义之士。”
“如今魏贼肆虐我国疆域。”
“不仅侵占城池,更掠夺百姓。”
“怎能容忍魏贼如此猖獗?”
孙皓高声完最后一句。
诸葛诞与张布随之呼应:“绝不能!”
台下的众人亦齐声附和:“不能!”
“不能!”
“不能!”
三声呼喊后,孙皓示意众人安静,继续道:“纵有将士英勇杀敌,”
“然魏贼铁骑势不可挡,”
“依旧难以抵挡其攻势。”
“目前已有数城落入魏贼之手。”
“我吴国擅于水战,”
“魏贼虽是陆上猛虎,我吴国却是水中蛟龙。”
“于我国水域,我方当仁不让。”
“故而召集诸位,向魏贼发起反击。”
“让他们见识吴国的实力。”
诸葛诞与张布振奋地举起右手,齐声高呼:“驱逐魏寇!”
台下众多将士瞬间被点燃,同样激动地挥动手臂,呼应着呐喊:“驱逐魏寇!”
“驱逐魏寇!”
“驱逐魏寇!”
目睹台下士气高昂的吴国将士,孙皓心潮澎湃,信心倍增。
随即,诸葛诞上前示意众人安静。
他清了清嗓子,沉稳道:“今日有许多人匆匆赶来,待会解散后好好休整。明日起便开始操练。想必诸位许久未参与战事,两时间熟悉作战,三后全军向渡溘城进发。这一次,我们要让魏寇见识吴国的实力!”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晚的响应。
诸葛诞解散队伍后,将士们井然有序地返回各自营帐。孙皓三人则朝主帐方向行去。
进入主帐,张布忧心忡忡地问诸葛诞:“两时间真能准备妥当吗?”
诸葛诞微微一笑:“若是初次训练,恐怕难以完成。”
“但水战乃我吴国兵士必备之技,虽久未操练,稍加调教便可恢复。两时间足矣。”
“更何况途中顺流而下,八时皆在船上,只要合理规划,定无问题。”
见诸葛诞语气笃定,张布不再多言。
“既然如此,诸葛诞。”
“此次务必取胜,让魏军也尝尝失败的滋味。”
孙皓目光冰冷,诸葛诞与张布感受到一丝寒意。
“请大王放心,水战本就是我吴国强项。即便魏军训练一个月,亦难与我们抗衡。”
诸葛诞话语间透着绝对的信心。
水战早已融入吴国人血脉之郑多数吴国人生于水乡,以捕鱼为生,因此大多精通水性。
有人水性极佳,甚至在水中比在岸上更为灵动,宛如游鱼穿梭自如。
吴国战船是其重要武器,坚固的船身能在一定程度抵御远程攻击。
当前战事集中在水域,吴国占据地利优势。
吴军不仅擅长水战,更精通水性。
相较常年行军于陆地的魏军,吴军无疑更具优势。
这般形势下,诸葛诞难以想象此役会败。
除非命偏袒魏军,否则岂有落败之理?
“魏军如今在我方腹地交战。”
“若连水战都输,我们该如何立足?”
“又拿什么自傲?”
诸葛诞话音刚落,孙皓哈哈大笑:“张布,放宽心。”
“若魏军真无敌下,毫无破绽,那下早已归魏。”
“但眼下正是我军最擅长的领域迎担”
“若我们都没信心,又如何与之抗衡?”
孙皓言辞坚定,毫无动摇或迟疑。
听罢孙皓之言,张布稍作思索,亦舒展眉头。
“是我多虑了。”
他略显歉意地。
“无妨。”
“魏军确实勇猛,但我们吴军亦不逊色。”
“骑兵冲锋虽不及魏军,但水战无人能及。”
“这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孙皓此语触动张布内心。
听完二人所言,张布重拾信心,笑着回应:“或许是近期坏消息频传。”
“让人不知不觉间低估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