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2636章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36章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叮,使用演义人物专属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水浒传梁山好汉关胜,植入身份为:关羽的幼子,现跟随在关羽身边历练!】

【叮,扫描完毕!

关胜

武力值:100

统帅值:95

智力值:64

政治值:40

神兵利器:青龙刀(使用时,武力值提升1点)

神驹宝马:青骢马(骑乘时,武力值提升1点)

技能一大刀:关胜在手握刀类兵器时,武力值提升3点,关胜在使用刀类兵器作战时,武力值提升3点。

技能二征战:关胜在随军或统军出征时,武力值提升3点,统帅值提升3点,关胜在战场厮杀时,武力值提升3点,统帅值提升3点。

技能三骁将:关胜在与人斗将时,武力值提升3点,关胜在与多人斗将或进行车轮战时,武力值提升3点。】

关胜,无疑是古典名着《水浒传》中一颗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人物之星,在一百单八将的豪杰阵营里占据着重要一席,其绰号“大刀”,更是威名远扬,令敌胆寒。

他出身于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乃是三国时期名震九州、义薄云的关羽之后人,流淌着忠义勇猛的热血,自带一股凛然正气。

关胜不仅熟读兵书,精通兵法韬略,对战场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更惯使一把威风凛凛、寒光逼饶青龙偃月刀。

炊刀身宽厚,刀刃锋利无比,舞动之时,刀光闪烁如流星划过夜空,所到之处,风声呼啸,令敌军未战先怯,胆寒不已。

关胜原本担任蒲东巡检之职,尽职尽责地守护着一方安宁。

后来,经宣赞举荐给蔡京,蔡京见其仪表不凡、武艺高强,便委以重任,命他领兵攻打梁山,意在解北京之围。在战场上,关胜犹如猛虎下山,勇猛无畏,气势如虹。

他曾以一己之力独战林冲、秦明两位梁山猛将。林冲枪法凌厉,如蛟龙出海;秦明狼牙棒势大力沉,似雷霆万钧。

但关胜毫无惧色,凭借着精湛的刀法和过饶胆识,与二人周旋,刀光剑影之间,竟丝毫不落下风,其武艺之高强,令在场的众人无不惊叹。

宋江在一旁观战,唯恐关胜在激战中受伤,坏了招揽大计,遂适时收兵罢战。

之后,呼延灼巧施诈降之计,他故意战败,引得关胜率兵追击,将关胜及其兵马引入宋江大寨。待关胜发觉中计,为时已晚,不幸被挠钩拖下马鞍,遭活捉。

在宋江大帐之中,宋江亲自起身,满脸真诚地为关胜解开绳索,还以礼相待,好言相劝。

宋江的仁义之举,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关胜的心房,令他深受感动。

关胜心想,宋江如此仁义,必非奸邪之辈,归顺梁山,或许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于是便欣然归顺梁山,与众人共图大业。

梁山大聚义之时,关胜凭借着卓越的功勋与超群的才能,在众多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五位,上应勇星,位居马军五虎将之首,成为了梁山的中流砥柱。

受朝廷招安后,他怀着满腔的报国热忱,随宋江南征北战,在无数次的大战役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朝之后,关胜因战功赫赫,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继续为国家效力,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一日,关胜操练军队归来,因一时高兴多饮了几杯酒,醉酒之下,不慎落马。

这一摔,竟让他染上了重病,虽经多方医治,请了无数名医,用了许多珍贵药材,但终因病情过重,回乏术,不治身亡,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

【叮,使用特殊人才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唐朝诗人白居易,植入身份为:洛阳书院的学生,与李白、杜甫、苏轼为好友!】

【叮,扫描完毕!

白居易

武力值:39

统帅值:42

智力值:101

政治值:95

诗词值:110

文学值:110

神兵利器:无

神驹宝马:无

技能一高产:白居易在作诗词歌赋时,智力值提升5点,诗词值提升5点,白居易在与好友一起作诗词歌赋时,智力值额外提升5点,诗词值额外提升5点。

技能二卓越:白居易在为官时,智力值提升5点,政治值提升5点,白居易在处理政务时,智力值提升5点,政治值提升5点。

技能三实践:白居易在为了文学而进行实践之时,智力值提升5点,政治值提升5点,文学值提升5点,诗词值提升5点。】

白居易年少之时,恰逢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动荡岁月。

那战火纷飞的场景,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灵。

自此,他立下了苦读之志,决心凭借渊博的学识改变这混乱的世道,拯救苍生于水火。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凭借着过饶才华与不懈的努力,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士及第,就此踏上了仕途的漫漫征程,开启了实现抱负的新篇章。

贞元十八年(802年),白居易与挚友元稹一同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二人皆凭借出众的文采与学识顺利考郑

随后,白居易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得以在这文翰荟萃之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整理典籍、校勘文书,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

此后,白居易辞去校书郎之职,毅然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考试。

他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再次及第,被任命为盩厔(今西安周至县)县尉。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

此后,他在官场中不断历练,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等职,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渐崭露头角,后又被授予翰林学士之位。

任职期间,白居易不仅承担着起草诏书等重要职责,还时常上书言事,积极参政议政。

他以直言不讳的态度直陈时弊,针砭社会的不公与腐败,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勇气与担当,丝毫不畏惧权贵的打压与威胁。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这一重大事件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震惊了整个朝野。

白居易义愤填膺,毅然上表,力主严缉凶手,以正朝纲、安民心。

然而,他的正义之举却被一些奸佞之徒视为越职言事,遭到无赌诽谤与攻击。

最终,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仕途遭遇了重大挫折。

但即便如此,他并未消沉堕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后又短暂担任苏州刺史。

在地方治理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善民生,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宝历三年(827年),白居易拜秘书监,次年又转任刑部侍郎,继续在朝堂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晚年的白居易,看透了官场的沉浮与世事的变迁,选择在洛阳安度余生。

他寄情于山水之间,与诗酒为伴,享受着宁静而惬意的生活。

会昌六年(846年)8月,这位伟大的诗人溘然长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

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以表彰他一生为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卓越功绩。

白居易堪称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宫廷的奢华到民间的疾苦,从爱情的甜蜜到友情的真挚,无所不包。

他的诗作语言平易通俗,如同与百姓拉家常一般亲切自然,却又不失情味,宛如一股清泉,滋润着读者的心田,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与美好。

现存诗作达3000首之多,其侄琵琶蟹《长恨歌》等经典之作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政治领域,白居易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任职期间,他凭借卓越的才干和先进的治国思想,积极推行改革,关注民生,为唐朝政治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时,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发挥“美刺”作用,即赞美善孝讽刺恶行,以诗歌为武器,反映社会现实,推动社会进步,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文学创作的新风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