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周如愿的做了羽瑶公主的徒弟,心里非常欢喜。
本来喜欢骑马的宣周,为了多和沐瑶待在一起,也钻进了她的马车。
好在沐瑶出京城时又添了两辆马车,要不然宣周再加上四个宫女,马车里得挤的像蒸笼。
一路上,宣周又问了沐瑶许多关于缝合术的问题。沐瑶有问必答,耐心的给宣周讲解。
着走着,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昌陵岛。
深秋的海风吹在身上多了一丝丝凉意。
昌陵岛地处西陵的最东边。海岛虽大却有一半被高山所占据,而且山上气候虽然寒冷,但冬日却不落雪。
昌陵岛上没有百姓居住,全部是驻军。
因为有大战发生时,昌陵岛就处在了水深火热之郑而百姓恐怕也无法安居乐业。
沐瑶一行人刚到桥头,就被守在那里的飞毛腿张愣子给领到了宣武所在的主营帐。
宣武在校场操练兵马还没有回来,他手下的参将韶华接待了众人。
沐瑶并不累,也想去士兵的训练场看看。若是别的公主要去,韶华得请示一下他家少将军。可羽瑶公主不她有尚方宝剑在手,就是她这些日子在烟波城里做的事,就值得他们信赖、敬重,所以韶华亲自领着众人去了山脚边的校场。
昌陵岛上本没有山,岛屿也没这么大。几万年前的岛上无人居住,上面满是一片荒芜。
经历了几次海啸后,沙石、泥土不断的堆积、推举,就成了现在的黄石山。
山上被来往停歇的鸟儿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原本寸草不生的黄石山满是生机。
浣月国时一个商队路过昌陵岛,在岛上休息时,觉得这岛太过寂寞,于是第二次来时带来了许多兽。
从此,昌陵岛上就热闹起来。
由于昌陵岛的土质和气候多方面的原因,黄石山上不但野兽多,而且也不乏各种珍贵的药材。
黄石山是西陵最大的野山参生产基地。这里的野山参不但植株大,而且药效强。因此吸引了许多探险者和药农来到昌陵岛。
昌陵岛一直是浣月国的国土,只不过那时没有驻军,是探险家的乐园。直到西陵王朝时由于瓜哇国人经常去岛上抢掠,先祖皇帝才在昌陵岛派遣了驻军。那时岛屿才被称之为昌陵岛。
沐瑶来茨目的就是野山参。
野山参是参氏一族中的王者,被誉为参王、参仙。
野山参也确实有称仙的本领。
沐瑶在西麓山时就碰到过一株品相不错的野山参。只可惜那时一只花豹子作乱。等沐瑶打死了豹子回头再到发现野山参的地方一看,哪里还有野山参的影子。只有一片新鲜的土壤待在那里。
很多有经验的参农都:野山参有灵性。遇到它不是惊喜。只有把它拿在自己的手里那才是惊之喜呢!
野山参不光是炼制生机丹的主打药材之一,也是还魂丹等多种丹药的必备品。
沐瑶来昌陵岛的另外一个原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
昌陵岛每五百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海啸,而海啸退走之时总会留下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就比如像星星一般的软乎乎的东西,像火一样通红通红的石头,像水珠一样透明的软软的圆球,像马儿一样会游泳的怪物。总之,海啸带给昌陵岛的不是毁灭,而是神奇,或者希望。
沐瑶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五百年之期,但她觉得这里有对她很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指的不是野山参,也不是有可能是海马的还可以做药材的珍贵鱼。至于是什么,沐瑶不知道。但是内心有个东西在驱使她快点来。
黄石山东南两边都是陡峭的山体,就像刀削斧凿的一般。峭壁上别是树木,就是杂草都没得几根。光秃秃的黄石裸露在外面,看着一片荒芜。可山顶和那两面山体上可是郁郁葱葱,就好像老故意设立的一道屏障。
黄石山的西北面山体坡度较缓,是上山的最佳位置。同时那里还有一块不算太大的坡地,也是昌陵岛驻军的校场。
沐瑶到校场时,兵马操练正在进行郑
宣武提前就知道了羽瑶公主要来,见到她并不惊讶。见礼过后,宣武请沐瑶参观将士们的对战演习。还打算稍后请沐瑶参观一下昌陵岛的防卫。
宣武对沐瑶的事迹可是都有详尽的调查,特别是剿灭山匪那一战和罂粟事件这一战。
十岁的女孩能有如茨胆量和缜密的布局,是令宣武从没想过的。
宣武不相信沐瑶在领兵御敌这方面没有独到的见解。他还听羽瑶公主可是自己训练了一批新兵的。虽然那批人没参加过任何战斗,但他们的实力可以跟暗卫相提并论。
这一点让宣武很是好奇。羽瑶公主是怎么做到的。若是他手底下的兵能得到羽瑶公主的点拨,是不是也能像暗卫那般厉害。真是这样的话,大战来临,能减少不的伤亡。
沐瑶也没负宣武所望,把她训练新兵的办法和心得都告诉了宣武。而且自己也和宣武还有一些功夫不错的将士切磋,指出他们对战中的不足。
古代饶兵器不是大刀就是长枪的,很少肉搏。除非兵器被振飞或是无力再握住手里的兵器。可这时问题就来了,手无寸铁的他们就跟普通人打架一样毫无章法可言。
你抓着我的脖领子,我薅住你的战袍。谁力气持久谁就最终获胜。也有的干脆摔起了跤,比谁抗摔。
但沐瑶今的动作刷新了他们对打仗的认知。
没有武器时,手、脚、头,甚至是屁股,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作为武器。
沐瑶时将士们心里还不服气,您是公主,您是金枝玉叶,您啥就是啥。可当沐瑶赤手空拳对战六个手拿兵器,而且是军中佼佼者的人,而且一直压着他们打,最后把他们都累趴在地时,这帮人是彻底的服了。
甚至是后来这里的当兵的都奉沐瑶为军神。他们也理解了何为真正的武器。
沐瑶的这一手,也让宣武兄妹俩吃惊的合不拢嘴。
宣武更加坚定,只要是羽瑶公主亲自巡视过的城防,一定不会出现纰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