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衡显然对秦时的雄心壮志相当满意,不久后就下诏,暂停宫殿建筑工事。
如此,又有大批服役的民夫能够回乡。
如今正值秋收,安分守己的民夫们自然在家耕种收割。
而这般犯了诸多罪、不得不服役的民夫得赦回乡,一路行走,到处可见他们匆匆的脚步和欢喜的笑意。
巴夫人与乌由如今坐在马车中,带着车队一路急匆匆前往咸阳城,途中见到,不免又是一番震撼。
咸阳城与东郡快马也要三日才能有消息传达,他们因与监御史大人多聊了些,因而消息便滞后一步。
乃是前几日才知晓大王要册封王后。
再一想此前宫中传来兰池贵人想要见下商贾之事……
二人再不敢迟疑拖延,匆匆忙收拢了将要献上的礼物,便一路疾奔而来,想要速速在这位新王后面前留下些许印象。
然而人还未进咸阳城,就又在城外收到了新的消息!
——大王不仅亲自去上林苑猎雁以赠王后,甚至还额外多赐四部亲卫,且日日宿在兰池!
王后竟如此独宠!
巴夫人与乌尤原本正商量着要如何献礼,听闻这等消息,不由都神色严肃起来。
乌由紧蹙眉头:
“早知如此,你我听到消息,便该第一时间前去咸阳。”
巴夫人却又令仆从下车:“尔等快马去咸阳城,多采买珍珠玉帛,珍奇物品。”
乌由见状,不由又酸涩起来。
这位巴夫人身为女性,自然能够与王后更亲近,而他此前不过是贩牲畜起家,生意和人脉比巴氏又侧重不同。
但没关系。
他想着自己携带的那些西域来的宝物,心中也颇有两分自信。
只这位王后能令他们这位一统下的秦王如此爱重,如今又不知对方是何性情,他们心中难免忐忑。
秦时却顾不上他们的忐忑。
铁官工坊今日有大好消息传来,她本该迅速令人备车前去查看。
然而不巧的是,自打病后就阔别许久的月事,在今日悄然来临。
如今没有合适的安睡裤、卫生巾等,只有赤女等人早已备下的、采用上好艾草搓绒烧成烟灰,而后放入柔软绢布中,做出的基础版卫生巾。
用户体验只能是能用。
秦时因此也只好留在兰池宫,连散步都没了精神。
一旁手持阴令册的女官将此事记上,而后又问:
“可要报与咸阳宫?”
言下之意,若王后身子不便,就不必令大王前来了。
但且如今秦国还并不忌讳女子月事,更不会将其视为不洁。
便是真有此,秦时也不能就默认自己如今不配。
她摇摇头:
“你只记载即可。”
对方讷讷低头,再不敢多言一句。
而赤女看了一眼对方,此刻越发体贴:
“王后腹中可有冷痛之症,是否要医明来保养一番?”
秦时没觉得有任何一点不舒服。
但保养自己总没坏处的。
因而她吩咐道:“取艾草与粗盐炒制,装在锦袋中与我热敷一下肚子吧。”
如今暑热消退,气温是最适宜不过的二三十度,微微热敷一下,也确实舒适。
只她略有些遗憾:“本想去一趟铁官工坊的。”
赤女便含笑道:“王后如今统管后宫,诸事繁忙,便是铁官工坊真有宝物,也自该呈送咸阳宫,哪用得着王后亲去?”
她笃定道:“如今既有消息传来,再晚些时候,不得就有人要带上炼制的成果,来向王后请见。”
果不其然。
待得正午时分,就有铁官在兰池殿外高声叩拜。
等到秦时允他上殿,只见对方眉梢眼角俱是欢喜,还有跃跃欲试的自信。
“看铁官如此欢喜,想来这新的冶铁工艺,已然大成了。”
她也含笑询问。
铁官深深拜下:“正是。”
“下官总算不负王后所停”
“如今楚国高冶与我秦国铁炎二人,亲率诸工,分别试用新式高炉,再有焦炭加温,百炼钢铁,反复锻打……王后请看!”
他呈上手中长匣,一旁侍女接过后打开来看,只见上方是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剑。
再由赤女转交上去,秦时看到,虽然不懂锻铁,可也能看出这铁剑的颜色与工艺纹理,与此前那黑乎乎看起来不是很结实的铁器,格外不同。
因而她心拿起短剑来,又问道:
“此剑可能吹毛断发?”
铁官显然已做出无数实验,才敢把这万分稳妥之物呈送咸阳宫。
此刻顿时得意:“王后请试。”
这剑刃打磨得极其锋利,只一眼望去,便知其寒光闪闪,锋锐过人。
秦时也不必吹动头发,只顺手捡了只没用过的毛笔在上头轻轻一划——
扑簌簌。
便散落一地碎须。
“好!”她抚掌赞叹。
而后又问:“可坚韧耐得住打击吗?”
此前因温度和锻打工艺不同,铁器其实很是脆弱,易碎易折,也不够锋利。
论持久性,更是远不如铜。
铁官又是深深下拜:
“王后尽管放心。”
“此乃楚国工匠的不传之秘。如今又有慈热烫如地火的焦炭,铁水融化,其中杂质都荡然无存。”
再有退火锻打,百炼之术。
这般铁器打造出来,无坚不摧,且坚韧非常,再不能轻易便击断了!
他又忍不住喜气盈盈:“甚至我等听从王后吩咐,同时又用竖炉烧制一份琉璃——这琉璃中杂物都格外稀少,净透如镜,色泽鲜艳,比之之前更是远远胜出。”
“这些,都候在殿外。”
他激动得脸颊涨红,神情亢奋,显然已预见到自己的泼富贵。
“我等,果然不负王后所托!
若秦时还是兰池宫贵人,他这一番献功献宝的亢奋情绪,自然是要留在大王面前的。
但如今一手指导他们这项技术改进且有重大突破的,是他们大秦的王后。
这项目是王后亲自来看、来过问的。
如此,铁官工坊上上下下激情昂扬。
又有千百工匠来回试验,如今一切稳妥后,有此成果,自然该由王后来亲自验收!
“好!”秦时也大喜。
“铁官工坊有此了不得的成果,全靠尔等尽心尽力。既如此,待我禀明大王,上下皆有赏赐!”
? ?不容易啊……哪有从耐火材料开始改进的呢,为我的磨叽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