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小大名 > 第7章 大隅终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禄十年(1567年),大隅国的风像刀子一样,寒冷刺骨,无情的刮过高山城的雉堞。年仅十六岁的肝付良兼孤独的站在守阁上,他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他静静凝视着城下那片灰蒙蒙的平原,仿佛能透过那片迷雾看到加治木城的废墟和驰援失败的惨状。

肝付良兼的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武士刀,那是他作为武士的骄傲。然而,此刻这把刀却无法给他带来一丝安慰,因为他所面临的困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加治木城陷落和驰援惨败给高山城带来了沉重打击,城中气氛异常压抑,让人几乎无法喘息。

家臣分成两派,终日争吵不休。主战派坚决要求死守高山城,决一死战;而主和派则力劝肝付良兼向岛津义久低头,以避免家族灭亡。然而,隐居在志布城的父亲肝付兼续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除了送来几句坚守待援的空泛叮嘱外,肝付兼续没有给予肝付良兼任何实质性的支持。这让肝付良兼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无助,他开始怀疑父亲是否真的关心家族的命运,还是早已打定主意,要把这家族灭亡的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

肝付良兼的目光凝视着北方,那里是祢寝家领地的方向。祢寝氏与肝付家之间的联姻历史悠久,两家不仅是家臣与主公的关系,更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当岛津军进攻加治木城时,肝付良兼特别询问祢寝家的对策。

祢寝家当主祢寝重长作为主战派,毫不犹豫的表示赞同。然而,在驰援失败后,祢寝重长却以募兵为由返回了自己的领地,至今尚未归来。正当肝付良兼为此事心生疑虑时,伊地知重秀突然跌跌撞撞的冲上了守阁。他的脸色惨白如纸,仿佛遭遇了巨大的惊吓。

“家督,不好了!”伊地知重秀的声音颤抖着,“祢寝家……祢寝家举旗反叛了!他们已经派人送来了降书,他们已经归附岛津家,现在正率军攻打支城佐土!”

肝付良兼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惊雷劈郑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什么?祢寝家……反叛?”这个消息对他来犹如晴霹雳,让他完全无法接受。祢寝家一直以来都是肝付家的忠实盟友,两家的关系如此紧密,他从未想过祢寝家会突然背叛。

“是真的!”伊地知重秀的声音带着惊怒,“佐土守将派人突围来报,祢寝军已经攻破外城,守将力战殉死了!还放话,只要本家彻底投降,岛津家会保证肝付家的存续,若执意抵抗,便要血洗高山城!”

肝付良兼的身体猛地摇晃了一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撞击一般,他踉跄着向后退去,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和不稳定。他的手慌乱地伸出去,想要抓住什么东西来支撑自己,最终摸到了那冰冷的栏杆。他紧紧地握住栏杆,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祢寝重长的背叛,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无情刺穿了肝付良兼的心脏。他一直将祢寝重长视为肝付家最重要的人物,一个坚定的反岛津派。然而,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可笑的闹剧。

肝付家衰落已经无法挽回,而祢寝重长在这个时候选择背叛,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肝付家如今如此不济的情况下,祢寝重长之所以会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们对于岛津家来,还有一些利用价值。而率先反叛,也许正是祢寝重长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做出的决定。

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只是肝付良兼不愿意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他感到自己的世界正在崩塌,而他却无能为力。一边是日暮西山的亲家,一边是势不可挡的岛津氏,祢寝重长最终选择了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祢寝家的反叛犹如平静湖面上突然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在肝付家内部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本就如墙头草般摇摆不定的家臣,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彻底失去磷气和主心骨。

肝付良兼心急如焚,他深知这场内乱若不能迅速平息,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强硬手段弹压家中的动荡局势。然而,当他清点自己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时,却惊愕的发现,竟然已经不足八百。

肝付良兼的心头顿时沉甸甸的,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他该如何应对?

“家督,不能再等了!”主和派伊地知重秀跪在肝付良兼面前,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祢寝家一叛,咱们的中部防线就彻底崩了,岛津军随时能兵临城下。伊东家远在日向,大友家态度不明,援军是指望不上了。不如趁现在还有谈判资本,向岛津家求和,至少能保住高山城周边领地,保住肝付家啊!”

肝付良兼沉默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不甘心,十六岁的少年,心中也曾有过驰骋沙场、守住祖辈基业的豪情,可现实的残酷,却将这份豪情击得粉碎。他看向南方,志布城的方向,父亲隐居的地方,终究还是没能等来一丝转机。

祢寝家的背叛还未平息,另一个噩耗接踵而至。

肝付家的老盟友,又一个主战派菱刈家当主菱刈隆秋,已与岛津家达成协议,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岛津义久,正式归附岛津氏。作为投诚的回馈,岛津义久承认菱刈家对马越城周边领地的统治权,并承诺维持现状。

这个消息,彻底浇灭了肝付良兼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

菱刈隆秋与肝付兼续相识数十年,两人年轻时曾结下了过命的交情。肝付家与岛津家连年征战,菱刈家始终是肝付家最坚定的盟友,多次出兵牵制岛津军的侧翼。可如今,这位父亲最信任的盟友,也选择了背叛。

肝付良兼不知道的是,菱刈隆秋的背叛,同样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岛津义久平定萨摩后,菱刈家便成梁津家眼中最后的障碍。要么联姻归附保全领地,要么城破人亡、族灭家亡。

一边是肝付家的节节败退,自身难保,一边是岛津家的兵临城下,咄咄逼人。

菱刈隆秋作为跟随肝付兼续驰援的家臣,最终在岛津家未来随时可能发难的压力面前,还是选择了妥协。他知道,背叛盟友是耻辱,但比起整个家族的覆灭,这份耻辱,只能背负在身上。

菱刈家的倒戈,让肝付家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原本串联萨摩、大隅的反岛津同盟,如今只剩下肝付家这个孤家寡人。高山城内部士气低落,每都有人在偷偷逃跑,城墙上的旗帜,仿佛也显得无精打采。

肝付良兼日日站在城守阁上,看着远方,心中一片茫然。他深吸一口气,擦干脸上的泪水,眼神变得决绝。他自然知道,求和是当下肝付家唯一的出路,哪怕这条路充满了屈辱。就在他准备遣使求和时,又一致命打击袭来。肝付家水军统领蒲生范清,率麾下船队叛逃。

蒲生范清是肝付家的老臣,跟随肝付兼续征战多年。肝付家水军虽规模不大,只有三十余船,但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多年来一直牢牢掌控着大隅湾的制海权,多次击退过岛津水军的进攻,为肝付家领地提供了重要的海上屏障。

此次蒲生范清叛逃毫无征兆,他以巡视为由率船队离开港口,随后便再也没有回来。直到,有消息传来,蒲生范清的船队改挂梁津家的旗帜,出现在萨摩的鹿儿岛。岛津义久不仅接纳了蒲生范清,还任命他为岛津水军的副统领,负责指挥大隅湾的水军。

蒲生范清的叛逃,意味着肝付家彻底丧失制海权。原本依靠海路获取的物资补给被彻底切断,高山城成了一座孤城。更可怕的是,岛津军可以通过海路,随时向大隅湾沿岸的肝付家领地发动进攻,而肝付家却无力抵抗。

肝付良兼得知消息后,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直喷出来。他瘫在城守阁之上,看着空荡荡的评议厅,心中充满了绝望。姻亲反戈,盟友倒戈,水军叛逃,短短一月时间,肝付家就从一个掌控大隅国大半领地的战国大名,沦落到了濒临覆灭的境地。

此时的高山城毫无斗志,再抵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备笔墨!”肝付良兼的声音仿佛被砂纸打磨过一般,沙哑而又低沉,其中还凝结着丝丝刺痛和不甘,仿佛每一个字都在他的喉咙里被咀嚼了千百遍。他的命令让在场的家臣们都为之一震,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无人敢动。

然而,当他们看到肝付良兼那憔悴不堪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双眼时,心中的不忍和同情渐渐占了上风。终于,一名家臣默默站起身来,走到桌前,缓缓铺开纸张,磨好墨汁,然后将毛笔恭敬的递到肝付良兼的手郑

肝付良兼接过毛笔,手却微微有些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才开始在纸上写下给岛津的求和信。每一个字,都像是用他的心血写成的,一笔一划都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而那些站在一旁的家臣,则默默看着这一切,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各种复杂的神情。

有的家臣满脸惋惜,似乎对肝付良兼的决定感到痛心;有的则流露出不甘的神色,显然对这样的结局心有不甘;但更多的家臣,他们的表情却是如释重负,仿佛终于可以放下心头的重担。

“愿以大隅七郡之地换取存续,愿将弟弟肝付兼盛送往为质,永世臣服,绝无二心。”

写完信,肝付良兼将笔扔在地上,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相良家在初栗山打赢梁津,为什么不救救肝付家?难道我们,就不值得被救吗?”

肝付家衰落改变了九州的势力格局。表面上,九州虽仍维持着大友家一强独立的局面,但实际上,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九州棋局变得愈发复杂。

北九州的大友家,此时正处于两难境地。大友义镇虽然通过平定筑前叛乱,巩固了北九州的统治,但内部隐患却日益凸显。之前放过一马的秋月种实等反叛势力,看到大友家对肝付家的困境坐视不理,又在毛利家的支持下蠢蠢欲动,暗中联络意图再次举兵叛乱。

而西北的龙造寺家,也察觉到了大友家的左支右绌,趁机不断扩张势力,成为北九州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大友义镇的态度颇为微妙,他并非不想救援肝付家,而是实在分身乏术。此前强推的伊予国攻略,由于三好家重心回落四国,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筑前叛乱虽被平定,但残余势力仍在,需要分兵防备。

毛利家则借助门司城,继续在北九州维持影响力,在消化尼子家之后,随时可能渡海来攻。在这种情况下,大友义镇只能选择牺牲肝付家,以换取与岛津家的暂时和平,集中精力应对北九州的威胁。

毕竟,东北方向的毛利家,始终没有放弃染指九州的野心。毛利元就通过支持筑前叛乱势力,成功牵制了大友家的精力,让大友家无力南顾,从而间接帮助梁津家攻占大隅。如今肝付家衰落,毛利家更是加快了渗透九州的步伐,通过门司城与北九州豪族再度建立联系,意图在大友家内部制造更多混乱。毛利元就知道,只要大友家与岛津家发生冲突,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趁机将势力扩展到九州。

西北的龙造寺家,则是九州格局目前最大的变数。龙造寺隆信继承家督之位后,凭借着过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逐步统一了肥前国,并开始不断向外扩张。他看到大友家陷入困境,岛津家专注于南九州,便趁机发展壮大。龙造寺家的崛起,打破了北九州的势力平衡,也让大友家的处境更加艰难。

而南九州的岛津家,在平定大隅后,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岛津义久统一了萨摩、大隅两国,领地超过四十万石,常备军规模达到五千,且拥有强大水军和铁炮部队。他绝对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日向国的伊东家。伊东家本就与岛津家结有仇怨,如今肝付家衰落,伊东家失去了西部的重要屏障,必然会成为岛津家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九州的棋局,已然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