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皇帝元子攸也不是鲁莽之辈。
他遍读史书,苦苦思索,寻求既能诛杀尔朱荣、又可保全自身的路子。
某次,他和大秘书温子昇一起,再次探讨东汉末年司徒王允诛杀了董卓、却最终失败的原因。
聊着聊着,有道灵光在元子攸脑海闪过:王允错在株连董卓余党、荼毒其附庸。
那时,王允诛杀了董卓,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董卓实在太残暴了,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无论王允的盟友还是敌人,大家对他诛杀董卓的行为,都一致表示认可。
跟着,鉴于董卓入京后对朝廷秩序破坏实在太大,大家都暂时放下成见,拥护王允总揽朝廷事务,以便快些让朝廷正常运转起来。
这种局面下,各方面都对他给予军事和财政支持。
董卓的凉州旧部李傕、郭汜,即便手握重兵,面对各方团结局面,也担心得瑟瑟发抖。
他们送厚礼托关系找到王允,希望朝廷赦免自己等饶罪过。
应该,当时政局对王允、对汉室朝廷非常有利。
可是,一辈子迂腐固执的王允身边,没有识大局的谋士为他作缜密分析、布万全之局。
同时,因为成功杀死了强大的董卓,他的自信心也膨胀过了头。
他不但高调拒绝赦免李榷、郭汜等将领求和,还散布消息,要“尽诛凉州人”。
而且,他对附从、同情董卓的官宦们,比如蔡邕之流,也绝不姑息。
蔡邕这位文坛耆老,因为被董卓看重而被王允率先杀头。
这等于拿着刀子,把恶狗、驯犬一股脑赶进高墙围困的死胡同,准备全部扑杀。
坐以待毙是个死,狗急跳墙没可能,只有反扑撕咬才有一线生机。
——这就是董卓旧部的军人、官僚,以及部分立场摇摆大臣们面临的局面。
形势逼迫他们豁出老命拼死一搏!
于是,蹩脚政治家王允,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到稀烂。
最后满盘皆输,横尸街头。
他自己被屠戮、遭灭族倒也罢了,可叹的是汉朝江山从此被他带入无尽战乱岁月。
——元子攸总结出:性子执拗做不了合格政治家;对恶敌只诛首凶即可;必须包容中间派人群的摇摆行为。
元子攸将自己的三条感悟对温子昇作了详细阐述,并嘱咐道:“温爱卿,请你记下朕今日的话,以便将来提醒朕:如果我们能成功诛杀尔朱荣,务必赦免他的党羽;即便他们武力造反,也要与之谈判,尽量满足他们要求。这样才可能延续江山。”
温子昇对元子攸的观点非常赞同,立即认真记录好。
……
元子攸在皇宫密谋对付尔朱荣,固然会采取最严厉的保密措施。
可是慢慢地,在洛阳城里,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反而有点街谈巷议、大伙翘首以盼的趋势。
尔朱世隆身为尔朱荣堂弟,为权大心细,本来是尔朱荣选定的二号人物。
只因上次,陈庆之攻魏时,他以领军将军身份,率军驻守虎牢关,后来却弃城、弃军逃走。
这也罢了,他还连累弟弟、尔朱家族军中三号人物尔朱世承被杀。
并且,他的失利,使尔朱家族失去领军将军这个关键职位。
尔朱世隆从此在家族中地位直线下降,有几位同辈、晚辈越过了他。
尔朱世隆现在的职务是侍症尚书左仆射。
他收到情报,得知元子攸在宫中训练死士,目的是刺杀尔朱荣。
于是,他立即书写密信,派亲兵以七百里加急送往晋阳城,将皇城情况报告给老大尔朱荣,信中建议尔朱荣不要来洛阳。
尔朱荣收信阅读后,却撕碎信件抛在地上,并轻蔑道:“世隆越来越没用了,这种捕风捉影的消息,还煞有介事送回来。他也不想想,这世上,有谁杀得了本王?!还有,这子代我看守朝廷,一定是失控了,怕我去洛阳发现这点而惩罚他。这样的话,本王更得早些去洛阳了!”
尔朱荣的正妻、北乡长公主将信件拾起来,拼好后,认真阅读。
读信后,北乡长公主道:“王爷,叔叔做事一向谨慎。他的提醒,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尔朱荣虽然对妻子很尊重,但对她的提醒,内心却不以为然,只是敷衍答应。
尔朱荣与身边高参们聚议之后,一致认为:指望元子攸识时务、主动启动禅位程序,没有可能。
尔朱荣于是作出决定:先去洛阳、挟持皇帝来晋阳,然后图谋大位。
由于元子攸势力在首都及河南很有根基,尔朱荣行动前,对各州郡作出相应部署:
上党王元穆代守大本营并州;
尔朱世隆姐夫叱列延庆出任都督恒、云、燕、朔四州诸军事,镇守平城;
铁杠侯渊任平州刺史,镇守范阳(北京);
高参刘灵助任幽州刺史,镇守燕郡;
亲信樊子鸪任殷州刺史,镇守广阿(河北东);
尔朱羽生为肆州刺史;
高欢为晋州刺史;
尔朱兆领汾州刺史兼建兴太守。
南方有一员大将楔嵌在元子攸的势力范围里:尔朱仲远任徐州刺史,镇守彭城。
西部几乎完全是尔朱家族的下,那里以尔朱光为首,有贺拔岳、侯莫陈悦、侯莫陈崇、宇文泰、李虎……等多员猛将,占据着各州刺史位置,镇守一方。
首都洛阳里,也有尔朱世隆、奚毅两员猛将坐镇,接应行动。
……
只有河北定州刺史高翼不遵号令。
尔朱荣下令缉拿此人。
高翼长子高乾曾任侍中,因与元子攸亲近,被元穆削职回家。高翼让他带着老二、老四以及家人逃往东冀州避祸。
高翼和三子高敖曹留守抵抗尔朱荣。
结果,高翼猝死,高敖曹被抓住。
尔朱荣将高敖曹捆缚着随军行动。
……
部署到位后,530年8月中旬,尔朱荣亲率5000精骑兵,出发去首都。
双面间谍奚毅随即弄清楚了:柱大将军这次的首要目的,是挟持皇帝元子攸去晋阳,把皇帝与手下干将隔开。
他把这个情报当面告知元子攸。
和平时期,尔朱荣率领军队来首都,在洛阳人看来,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河阴惨案过去不到三年,那一幕人间炼狱景象还历历在目。
尔朱荣正在南来洛阳城途中!——这个消息传开后,洛阳城里的客旅、行商多数撤离,贵族、朝臣、富绅、乃至平民,也有许多人拖家带口暂避他乡。
9月上旬,尔朱荣抵达洛阳。
前面过,尔朱荣出动精骑兵,数量不同,意味也大不相同。
侯渊平韩楼数万叛军,出动700精骑;
尔朱光、贺拔胜、侯莫陈悦平定关症陇右,生擒万俟丑奴、萧宝夤那次,出动3000契胡精骑;
尔朱荣杀穿葛荣30万大军,生擒葛荣,击垮叛军、平定河北时,也只带了7000契胡精骑兵。
现在,和平时期,尔朱荣来洛阳觐见皇帝元子攸,竟然也带着5000契胡精骑。
这要是搁其他人,早就吓傻了。
可是,俗话得好,美酒只同知己饮,好诗莫向路人吟。
元子攸要么是与尔朱荣不同频,要么是装傻。
尔朱荣对他大秀肌肉,他却无动于衷。
让尔朱荣深感自己在对牛弹琴。
元子攸对尔朱荣显摆实力的行为,表现得很是无感,依然按计划准备动手。
想想也是,两个核大国首领见面,互相亮亮手提箱,大家心照不宣,客客气气坐下谈事。
但,一个核大国首领与一个非核国家首领见面,核大国首领亮出手提箱,那是白搭。
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现在,面对强势入京的尔朱荣,元子攸就是那个光脚的。
他根本不理会对方带来了什么,而是下决心抓住良机,一举搞定对方。
尔朱荣觐见皇帝,行礼后问对方:“我听到流言,陛下要杀我?”
元子攸不卑不亢答:“朕也听到传言,柱大将军要杀朕。这些无稽之谈,都不足为信啊?”
尔朱荣见皇帝镇定自若,不像心怀鬼胎之人,于是打消了怀疑念头,告辞后回自己在洛阳的府邸。
尔朱荣进京了,元徽、李彧、杨侃、奚毅等人一起找到皇帝,敲定行动计划。
元徽道:“陛下,尔朱荣南下,让元穆留守并州。必须把他调入京,一网打尽。”
杨侃道:“陛下,尔朱荣刀不离身,陛下也要做相应准备。”
李彧道:“陛下,太原王入宫时,请陛下在明光殿接见他,我和杨将军的人埋伏在东厢前后两头,到时由城阳王发号,大伙一拥而上,势必诛杀此贼!”
奚毅则道:“那么,在下的任务就是打消柱大将军对陛下的疑虑,让他放心大胆入宫。”
几人定下策略后,分头落实布置。
9月20,元穆奉诏抵京,住进柱大将军府。
等了几,见尔朱荣没动静,元子攸召集元徽几人商议。
元徽提出,为免夜长梦多,必须迅速动手。以皇后诞子名义邀尔朱荣进宫,按计划行事。
元子攸同意元徽方案。
9月25日,元徽一大早亲自来到尔朱荣府上,是皇后诞下皇子,自己受皇上委托前来报喜。
接着,后宫也派太监来报信。
随即又有其他几位大臣前来恭贺。
尔朱荣听到这个消息,大喜。
他稍作等待,在见到奚毅密探送来的书信,确认皇后生子消息的真实性后,决定立即同元徽一起入宫觐见皇帝,并探视女儿、外孙。
长子尔朱菩提、首席辅臣元穆,以及30多名侍从随校
尔朱荣入宫,一行人来到明光殿。
尔朱荣与元穆二人进殿觐见皇上。
对皇帝行礼后,尔朱荣循例被赐座。
刚一坐下,元徽进来,走到皇帝面前,抱拳下跪,像是要对元子攸禀告什么事。
元徽下跪动作是大伙约定的动手暗号。
光禄少卿鲁安从东厢前头、典御李侃曦从东厢后头,带着刀斧手立即冲进来,杀向尔朱荣、元穆二人。
尔朱荣马上警觉,一个箭步冲到元子攸跟前,想拿住他作为人质。
哪知,尔朱荣眼里的弱鸡元子攸,此刻早已握刀在手,在尔朱荣猝不及防中使劲捅过来。
长刀捅进尔朱荣腹部。
尔朱荣止步、愕然张望。
元子攸转身奔向后帐。
四周刀斧手围过来,一阵乱砍乱劈。
一代猛人就这样当场死在乱刀乱斧之下。时年37岁。
大殿中的元穆、尔朱菩提,下场也一样。
殿外,尔朱荣的30多名侍从也很快也被全部解决。
……
尔朱荣过去是萧西风头号保护目标。
现在,保护任务由日游帅李鸣波通知取消了,萧西风也就无需理会他的生死。
但也必须一直跟随他,在他发生意外时,及时收好他的魂魄。
此刻,萧西风便取出准备好的迷你号阴壶,将尔朱荣的魂魄收进去。
尔朱荣排在“大同计划”名录第一名,其来头一定不。
如无意外,尔朱荣的魂魄必定是某位分神境修士的分神。
为此,萧西风特地在阴壶里布置了几样蕴养神魂的宝药。
这也算是阴间的人情世故。
其他人都不在名录上。
他们的魂魄,在本体死透后,会自然地从体窍里出来,本能靠近阴气相对浓郁的地方藏匿。
到时,独孤楚月的手下阴修,会按照正常流程收走他们。
萧西风收好尔朱荣的魂魄,立即传讯给李鸣波,与对方约定交接魂魄的时间、地点。
其实,对于分神魂魄,最佳回收方式是由分神修士亲自动手。
萧西风自己收回萧讷魂魄就是如此。
不过,人间生死,阴修不能随意决定。即便是自己的分神魂魄托身也是一样。
尔朱荣这样级别的人间大佬,他的生死问题,应该更是如此。
所以才会发生萧西风必须盯着他死去、迅速收好他的魂魄这样的事。
……
当,尔朱荣被诛的消息传遍洛阳城,绝大多数人闻之欣喜若狂。
因为,洛阳人都自认是河阴惨案受害者。
现在,元凶伏诛,大家有大仇得报之福
洛阳是几朝古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集体屠戮大臣这种事,外地人出于仇官心理,可能会觉得很爽。
但洛阳人不同。
惨案受害人那么多,直接牵扯到大多数家庭。
洛阳人不能接受这种暴行!
另外,大家把南梁军攻进洛阳城带来的灾难,也归因于尔朱荣。
他们永远不会原谅尔朱荣。
尔朱荣也深知洛阳人厌恶自己、住在那里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不住京城而住晋阳。
现在,尔朱荣死了,洛阳人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像欢庆节日一样,庆祝大魔头之死。
欢呼之声响彻洛阳。
元子攸随后奔赴南城,登上阊阖门,在那里亲自宣读诏书:尔朱荣入宫弑君未果,已被诛,罪行止于尔朱荣一人;尔朱氏党羽全部无罪,官职、待遇、荣誉照旧。
对尔朱氏党羽中协助朝廷稳定时局的人,将来定会加官晋爵。
他让中书省将诏书内容抄写许多份,立即快马加鞭发往全国各地,并同时张贴在洛阳城大街巷。
皇帝这样做,自然是想尽量减少尔朱荣之死带来的反噬。
官样文章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洛阳城内军队布置。
要知道,城里除了部分禁卫军由尔朱荣部下掌控外,还驻扎着5000契胡精骑兵。
那可是函级武力。
元子攸命令奚毅率一军增援驻守北中城的崔渊,守住河桥。
元子攸的目的,是断掉洛阳城里尔朱氏家族成员、队伍的北归之路。
对城中其它要冲,元子攸也作了相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