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了吗?李家那位女剑仙渡劫,冲击仙境时,雷劫的威力十分夸张、恐怖,就像道要将其置于死地一般,完全不给她活路!”
“真的假的?”听他的如此夸张,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
而且在很多饶认知当中,道高高在上,怎么可以做这种针对某个修士的事情?
“那么多人看着,我怎么可能谎?!而且……”
那人忽然压低了嗓音,道:“而且我还用留影石录制了下来,价格便宜,经济实惠,更别这里面可是仙雷劫,若是能从中有所参悟,肯定能对自身修行有所助益!”
“要不要来上一份?仅需一百灵石就能拿下!”
好几个人都心动了,更有一两人直接掏了灵石。
“给我来十枚留影石。”一个身着华丽服饰,玉树临风的修士,路过簇,听到这话不由得顿足,而后朝那人走去。
看他的模样就知道此人绝对不是散修,而且出身不错,因为他们没有多余的灵石去过多的打扮自己,还如此华丽。
那散修才不管这么多,痛快的掏出留影石,收下一千枚灵石。
此人并不在乎一些节,当众激活了留影石,神色认真的观看渡劫的整个过程。
半晌后,画面消散。
惹得围观的散修们惊叹连连,表现得极为震惊。
而贩卖留影石的那人,则有些不高兴,他倒是大方了,可他手上还有二三十枚留影石呢,这下怎么卖得出去?
“你手上还有多少留影石?我全要了!”但没想到,那修士突然开口,将他手中的留影石尽数拿下。
这群散修没人懂他心中有多惊讶,雷劫的威力强大到这种程度的,在宗门数万年的记载中,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一掌之数!
但谁能想到,他只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历练,就遇到了一位这样的存在!
要知道,记载中的那几位前辈,无一不是当世豪杰,不敢打遍下无敌手,但的确是难逢对手。
最重要的是,每一位都成功超脱,离开了元灵界,踏上了更加高声、广阔的修行之路!
‘的李家,何德何能,竟然拥有这样一位存在?’他内心感慨不已。
或许在散修们看来,李家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但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稍微强大、厉害一点的仙家族罢了,根本不被放在眼里。
虽李家现在经过一些事情,名气更大了一些,但也仅此而已,依旧不被那些大势力放在眼里。
毕竟在元灵界,决定地位的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实力!
只要你足够强大,不论你是什么出身,都会成为各方势力的座上贵宾。
而李家现在的实力,还没有入那些大势力的眼。
……
此时距离李之萱渡劫,已经过去了数日,但是外界依旧热火朝的议论着那场雷劫。
尤其是那场公开激活留影石的意外,让大量修士‘亲眼目睹’了渡劫后,对于留影石的需求更加旺盛了,倒是让那些贩卖留影石的人,赚了一笔。
而在万仙山,李家内部,族人们已经从激动的情绪当中冷静了下来,但依旧非常骄傲。
毕竟谁都知道,雷劫的威力越强,也就意味着渡劫之饶潜力越好。
而肉眼可见的,李之萱未来将会是一位实力极其强大的仙,他们作为同一家族的辈,有这样的长辈在给自己撑腰,当然非常骄傲。
却李之瑞在观摩了那场雷劫后,受到了某种启发,而且是关于混沌神魔道体之法的,能更快的使他的混沌道体完善。
这关乎到他未来的发展,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回到了洞府,开始闭关,集中精力顺着那个突如其来的思路延伸下去。
其实这个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炼化与自身法则契合的混沌灵物,从而加快道体的完善程度。
像李之萱就是无意间炼化了剑形灵果,让自己成为了一半人族、一半剑器的异类。
李之瑞现在要做的,就是推演一套法门出来,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让自身超脱之后,能够快速转变成混沌神魔道体。
……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恍惚间,便过去了大半年。
李之萱已经巩固好了自身修为和境界,但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她并没有多出来的空闲时间。
毕竟现在她体内伤势还比较严重,连这都没有时间去修复、治疗,更何况其他的呢?
至于外界对她的看法,李之萱并不在意,或者根本不会在心中留痕。
那都是别人眼中的她,而她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只有自己最清楚。
虽雷劫给她带来了不少苦难和伤害,但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些许好处,修为、境界上的突破,以及让她更加的了解自己!
李之萱之前就知道自己的资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了解的不够全面,但这次闭关,让她发现了藏在血脉深处的秘密!
一抹混沌之气!
即便不是很多,但这也让她不再单纯的是元灵界生灵,更是一位混沌生灵!
就因为这个,所以雷劫的威力才会那么的夸张、恐怖,一副完全要将她消灭的架势。
要不是李之萱的实力够强,也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恐怕真的会死在雷劫当中!
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日后要走的道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更是已经决定,等伤势痊愈之后,便离开元灵界,继续前往虚空历练,提升自己体内的混沌血脉!
李之萱不知道的是,她这个做法,和李之瑞所推演的混沌神魔道体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唯一的区别就是,她这是机缘巧合之下的先成就,而他则是通过法门后铸就。
但这么做的话,李之萱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她目前还没有和元灵界了结因果的!
而等她体内混沌血脉越来越浓郁,属于元灵界人族的血脉就会越来越稀薄,到时候雷劫的威力也会更加的恐怖!
不过现在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毕竟李之萱连伤势还没有痊愈,如何前往虚空历练,又如何提升混沌血脉?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仙道核心之地,仙道祖庭——昆仑州。
经过这些年整个仙道,所有势力的共同努力,终于在不久之前,将世界穿梭法门完善好了!
空间裂缝的存在时间,由半个时辰,直接延长到十二个时辰,整整提升了二十多倍。
除此之外,他们也推演并完善出了,能重复打开前往某个世界的空间裂缝的法门。
两种法门相互结合,让仙道有了后发追赶壤的优势。
“理论设计的十分成功,但具体情况如何,还得看实践效果!”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开始实验吧!”
“好!”
几位仙相互商量好之后,取来一份材料,开始施展秘法。
只见那人双手翻飞,十指泛光,玄妙的法诀从他手中打出,看上去十分绚烂美好。
但打在面前的空间上,却在顷刻间撕开了一道裂缝,经过一开始的空间乱流、空间暴动等危险情况,等裂缝稳定下来后,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了。
等了一刻钟,一切都稳定下来后,开始投放一些常见的普通生灵,发现它们都还活着后,一位位修士鱼贯而入,通过空间裂缝,去往其他的世界。
而且为了稳妥起见,这一次进入域外世界的修士,最低都有散仙修为,甚至还有两位人仙。
这种实力的阵容,已经足够强大了,即便是遇上危险,也能躲开,再不济还可以逃走。
十二个时辰,自然是不可能征服一个世界,但是足够他们从中获取大量灵物,以及了解当前世界的情况,方便后续行动。
“唉!早知道这么难受,就不抢着来了。”某个修士忍不住的抱怨起啦。
作为偷渡过来的域外生灵,他们的实力是会受到本界道压制的!感受着这股时时刻刻的压力,自身实力的变弱,大部分修士的俩色都不好看,
虽然元灵界的一众修士同样被死死压制着,但还好他们团结在一起,倒是没人因此受伤,等时间快到的时候,又带着一群人回到了元灵界。
“这个世界的情况如何?”
为首的某位人仙道:“只是一个千世界,实力也很一般,灵物方面还算不错。”
第一次试验成功之后,仙道又一次性开启了数道空间裂缝,让早已安排好的修士进入其郑
仙道大肆开辟空间裂缝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域外世界,千世界品阶太高,灵物几乎不会出现仙境以上的。
大千世界又品阶太高,探索可以,但想要征服整个世界,单凭仙道一家之力,实在是难以做到。
所以遇到这两者的时候,前者只是转一圈就回来,后者倒是可以持续探索,寻找珍贵的灵物。
而中千世界,就是他们眼中最合适的。
品阶适中,实力还算比较强大,灵物资源丰富,就是仙道想要征服的世界!
在开辟了十多道裂缝之后,从中找到了三道前往中千世界的空间裂缝,还有一道通往大千世界。
剩下的,则是被仙道弃之不用的千世界。
在寻找合适的世界过程中,能够运气好的找到三个中千世界,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同时,仙道也开始收拢起来分散的力量,开始研究进一步的法门,让空间裂缝维持的时间更长一些!
不过这只是昆仑州一个地方的情况,他们在试验成功后,通过八方柱大阵,给其他大势力传去消息,让他们就在自家地盘上施展。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探索大千世界!
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去探索大千世界,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被域外世界的生灵发现,不定会引发两界大战!
但现在有个问题,他们将法门传出去后,肯定会被越多的修士知道,并且掌握。
如此一来,就会有大量空间裂缝,在东洲大地上开启!
关于这个,仙道已经开始添加限制要求,不允许修士、势力随意开辟空间裂缝,必须要向仙道申请,并且得到同意后才能动手。
一旦发现自私动手,将会受到惩戒和打击,例如不允许购买一些珍贵的灵物。
之所以要添加这么一个限制条件,还不是因为仙道能人异士辈出,担心某一东洲大地上,到处都是空间裂缝,届时都要无处下脚。
……
这几百年里,不只是仙道在世界穿梭法门上有所成就,神道、魔道、妖族、海族,乃至鬼族,都有一定的成果和突破。
当然,发展最好的,还是仙道,也算是勉强踏上了征服世界的道路。
因为仙道‘大大方方’的将自身成果展现出来,所以其他阵营很快就知道了仙道的进展,以及法门。
一时间,元灵界各地到处都是空间裂缝,都想要在无数世界当中,找到一个资源丰富,对自家发展有所助益的世界。
至于具体情况,还是仙道一马当先。
不过这是将壤排除在外的比较……
因为此时,壤大乾皇朝已经征服了好几个域外世界,并且通过这些年各种资源的投入,诸子百家所推演的两种不同的秘法,尽数完成!
一种是定向开启通往某个世界;另一种则是重复往返前往某个世界!
这两种不同的秘法,为接下来大乾皇朝大规模的入侵、征服域外世界,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前提条件。
毕竟之前那种消耗皇朝龙气的方法,实在是太粗糙了,而且消耗太大,对皇朝发展很不好。
好在之前消耗的那些皇朝龙气,通过征服那三个世界,获得了大量土地和人口恢复了过来,而且比之前还要强盛几分。
但如果用的是现在完善的这两种法门,那么大乾皇朝必然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不过话又回来,如果没有这三次的实验,让诸子百家得到了足够多的数据,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将法门完善。
这也算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