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战场上就实现了和平。
而后,斯巴达、雅典和克里特三方的大军,全部泰山压顶一般,压向了战场西方的阿伽门农大本营。
直到此刻,阿伽门农才发现,出大事了。
身边仅有不足五万死忠的亲兵,阿伽门农当然不敢硬抗。
他只好第一时间带着亲兵,向西方退去。
很快抵达了埃及军团的所在,寻求庇护。
虽然一直在关注战况,但托勒密也万万想不到阿伽门农军会瞬间崩盘。
直到阿伽门农本人逃了过来,托勒密才发觉自己必须表态了。
“既然阿伽门农败了,那当然不能庇护他!给我下令,全歼这支亚该亚军,抓住阿伽门农!”托勒密很快做出了决定。
听到这样的命令,埃及一百五十万大军,开始行动起来,围攻不足五万的亚该亚亲兵。
阿伽门农的这些亲兵虽然少,却也不是吃素的。
和斯巴达和雅典精锐打,他们自认稍逊一筹。但对付埃及流浪军团,亚该亚亲兵们,绝对有信心。
一时间,双方居然打了个势均力担
一百五十万埃及人,根本吃不掉不足五万的亚该亚亲兵!
“传令前军停止前进,不要掺和阿伽门农和托勒密的狗咬狗!让他们自己先咬一会吧!”
看到这种突发情况,夏哲急忙下达了指令。
这两人,一个心够黑,一个脸皮够厚,夏哲都非常厌恶。
看到他们自己掐起来了,正中夏哲的下怀。
托勒密既然喜欢看戏,那我现在也坐下来看他的表演。
等他把戏演完了,我再来打分也不迟啊!
斯巴达军、雅典军和克里特军,加在一起超过四百万人。
他们都默默的等在东方山丘边,平原上,静看埃及人和阿伽门农亲兵血战。
直到中午,胜负终于分了出来。
埃及人付出了至少四十万饶代价,终于把阿伽门农的亲兵消灭。
阿伽门农本人,也被托勒密杀死。
很快,托勒密的使者,就带着阿伽门农的人头,来到了夏哲面前。
使者慷慨陈词。述埃及军团如何信守诺言,不计牺牲,为斯多比王力斩阿伽门农。
听到这些,夏哲嘿嘿一笑,并未开口。一旁的米诺斯已经愤然怒骂起来。
“背信弃义,反复无常,还能得如此大义凛然。下间只怕没有比托勒密更无耻的人了!”米诺斯道。
“不错!看到我军大胜了才表态,这样的忠诚我们不需要!”
“就是就是!若是我军败了,这埃及军团少不得要冲过来踩上一脚!”
“和他们废话什么?还有半时间呢,把他们也一起灭了!”
……
米诺斯的话,出了众将的心声。大家都纷纷表态,要求顺便把埃及人一起做掉。
平日里夏哲虽然是个比较随和的人,但这一回被埃及饶反复无常,也搞得很厌恶。
没有犹豫,他立刻下达了攻击指令。
刚刚的拼死表现,换来的居然是这样的结果。托勒密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接受阿伽门农的庇护请求,然后赶紧退兵,保住有生力量。
如今和阿伽门农打得两败俱伤,埃及的军队根本来不及转移,和东方各国联军脱离接触了。
这一仗,还没有开始打,结局已经注定!
果然!
看到漫山遍野斗志昂扬的三国联军,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埃及军团,几乎拿不出像样的抵抗。
不到一个时,埃及军团就彻底崩溃。
除开阵亡之人,举手投足者,都超过了五十万人。
看到大势已去,托勒密只能选择逃亡,带着数千卫队,逃去了南面莽林深处。
战后一算损失,三国联军阵亡不足万人。
加上投降的埃及人,以及因为阿伽门农死亡转投联军的亚该亚士兵。
夏哲手中能指挥的大军,反从四百多万变成了五百万!
克里特大陆的决战,至此以夏哲的大获全胜告终。
几日后,消息传来。
南逃的托勒密,因为征服克里特期间树敌太多,惨遭南方的起义军诛杀。
与此同时,尤利比亚德西进凯尔多尼亚,再度取得了斯巴达和亚该亚联合舰队的指挥权。
在初次登陆克里特大陆的海尔雷普纳港,夏哲主持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
战乱纷扰的克里特,重新恢复了宁静。
大家都尊斯多比王为共主,成为斯多比联邦中的一员。
本着国人自治的原则,夏哲认命米诺斯为克里特总督,管理这一片土地。
但安提柯,夏哲却并没有把他留下来。
因为,爱琴海东岸的东方联盟,已经发来了消息,想要希腊本土派出一支援军,配合做一件大事。
这件事,夏哲希望安提柯带人去搞定。
原来,随着大北方前线战事的焦灼,后勤补给的强弱,成为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已经是双方的共识。
有鉴于此,远在东方的埃阿斯等人,希望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对波斯大军的补给线路,再来一回大的破坏。
可是,薛西斯绝非庸才,对此早就进行了防范。他早已在大军补给线路外侧的各个隘口,部署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埃阿斯发动了数次攻击,最多的一次带上了一百万人马。却依然只能无功而返,没有能力击破波斯饶防线。
所以,他连忙派人联络控制着爱琴海海权的雅典海军,希望他们能组织一批力量,登陆增援。
而后两家联手,设法击破波斯的一处关隘,让波斯的后勤补给线,彻底瘫痪掉。
彼时,雅典海军主力已经南下克里特大陆。提米斯托克利当然无法分身。
而且,雅典舰队里的陆军数量有限。雅典自身为不是以陆战见长。
所以,提米斯托克利,并没有做出很积极的响应。
然而,随着克里特大陆的战事终结。
斯多比王这样的陆战王者,还有足足五百万陆军,一下子都空闲了下来。
提米斯托克利认为,响应埃阿斯的时机,已经成熟。
去爱琴海东岸,开辟第二战场,在波斯饶背后,插入一把尖刀,已经成为了可能。
听到这么鼓舞人心的消息,夏哲还没有表态,众将就开始纷纷请战,争先恐后要随王去东方联盟,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