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匆忙进宫,见到朱元璋后,一脸诚恳地道:“父皇,儿臣听闻几位将领因与朱雄英之事被关押,儿臣深感痛心。儿臣愿全力协助父皇调查此事,定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以证我大明将士的忠心。”
朱元璋看着朱标,微微点头:“标儿有此心甚好。此次事件关乎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你需谨慎行事,莫要让朕失望。”
朱标赶忙道:“儿臣遵旨,定不辜负父皇期望。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搜集确凿证据,以便父皇做出公正裁决。”
朱元璋思索片刻:“嗯,你所言有理。你可与朝中大臣一同调查,务必做到公正无私。”
朱标领命后,退了出来。他心中明白,朱棣必定会在暗中搞鬼,自己必须抢先一步,掌握主动权。
与此同时,朱棣的谋士正在暗中忙碌。他买通了一些与将领相关的人,试图制造他们与朱雄英勾结的证据。
“你们几个,按我的做,将这些信件放到那几位将领的府邸,就这是他们与朱雄英往来的书信。若事情办成,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谋士低声吩咐道。
那几个茹头哈腰:“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办妥。”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行动时,朱标派来的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你们几个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朱标手下的人厉声喝道。
这几个人吓得脸色惨白,不知如何是好。谋士见势不妙,赶紧溜走了。
“哼,想陷害本太子,没那么容易。”朱标得知此事后,冷哼一声,“谋士,立刻将此事告知父皇,让父皇看清朱棣的真面目。”
谋士点头:“是,殿下。只是,我们还需心,朱棣恐怕不会就此罢休。”
朱标微微皱眉:“本太子知道。继续调查朱棣的一举一动,他若再有什么阴谋,本太子定要让他有来无回。”
在后宫,孙贵妃派出去追踪太监的人顺着通道追了出去。这条通道十分隐蔽,蜿蜒曲折,通向京城的一处偏僻角落。
“大家心点,这通道阴森森的,不定有埋伏。”领头的侍卫道。
众人心翼翼地前行,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有人!快追!”侍卫们立刻加快脚步。
追了一段路后,他们发现了那个脸上有黑痣的太监。太监看到有人追来,转身就跑。
“别跑!”侍卫们在后面紧追不舍。
太监慌不择路,跑到了一个死胡同。他绝望地看着追来的侍卫,瘫倒在地。
“你终于落网了!,你背后还有哪些人?朱雄英残余势力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侍卫头目抓住太监的衣领,怒声问道。
太监吓得浑身发抖:“大人饶命啊!我……我只是个跑腿的,真的不知道太多。他们让我传递消息,我就照做了。”
侍卫头目皱着眉头:“你最好老实交代,否则,有你好受的。”
太监哭着道:“我真的只知道,他们要在近期动手,具体要做什么,我真的不清楚啊。”
孙贵妃得知太监被抓住后,立刻赶来。
“你这太监,竟敢在宫中为非作歹。本宫再问你一次,朱雄英的残余势力究竟要干什么?若敢隐瞒,本宫定不饶你。”孙贵妃冷冷地道。
太监吓得连连磕头:“娘娘饶命!我……我听他们要在宫中制造混乱,然后趁乱劫走被关押的同党,还要……还要对陛下不利。”
孙贵妃心中大惊:“什么?竟敢对陛下不利!你确定消息可靠?”
太监哭着道:“娘娘,我发誓,我的都是真的。”
孙贵妃不敢耽搁,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萱。
“娘娘,情况危急,朱雄英的残余势力要对陛下不利,我们该怎么办?”孙贵妃焦急地道。
李萱脸色凝重:“立刻加强宫中守卫,尤其是陛下的寝宫。同时,将此事告知陛下和皇后娘娘,让他们早做防备。”
“是,娘娘!”孙贵妃领命而去。
李萱心中暗自思忖,这后宫和朝堂的局势愈发复杂了。朱雄英虽大势已去,但残余势力仍在兴风作浪,必须尽快将他们一网打尽,否则后患无穷。
不知朱元璋得知朱棣的阴谋后会作何反应,面对朱雄英残余势力对自己不利的消息,他又会如何应对。而朱棣在阴谋败露后,又会想出什么新的计策。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朝堂波谲云诡、各方角力悬念丛生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元璋得知朱标送来的消息,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个朱棣,竟敢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妄图陷害朝中将领,扰乱朝纲!”朱元璋怒拍龙椅,眼中满是怒火。
一旁的大臣心翼翼地道:“陛下息怒,如今证据确凿,朱棣难辞其咎。只是,他毕竟是您的儿子,还望陛下三思而后校”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朕自然会慎重处理。但他如此行径,实在是让朕失望。传朕旨意,召朱棣进宫,朕要亲自质问他。”
“遵旨!”大臣领命而去。
朱棣接到进宫的旨意,心中暗叫不好。他猜到可能是自己的阴谋败露了,但仍心存侥幸。
“王爷,这可如何是好?陛下召您进宫,恐怕是事情败露了。”谋士焦急地道。
朱棣咬咬牙:“事已至此,本王只能见机行事了。你在慈候,若有任何消息,立刻通知本王。”
朱棣进宫后,来到朱元璋面前,佯装不知地问道:“父皇,不知召儿臣进宫所为何事?”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朱棣:“哼,你还装糊涂!你派人伪造证据,意图陷害几位将领,以为朕不知道吗?”
朱棣心中一惊,但脸上仍强装镇定:“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绝无此事,定是有人在背后陷害儿臣。”
朱元璋怒声喝道:“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你身为皇子,不思为朝廷分忧,却在背后搞这些阴谋诡计,成何体统!”
朱棣赶忙跪地:“父皇息怒,儿臣知错了。儿臣一时糊涂,被人蒙蔽,才做出这等错事。还望父皇网开一面,饶儿臣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