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文听到韩大柱的话,心道:来了,要暴露他的真实目的了。
他坐直身子,装作不明白:“带山出去长见识?去哪里?”
“我去县城学堂上学,身边得带个人,想把山带去。”
“带过去做什么?”韩子文盯着他,神色不善。
“做什么?”
韩大柱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卡了下,略一思索,笼统答道:“就是跟在我身边帮我做点事。”
“打扫洗衣,端茶倒水,传话跑腿。是做这些事吗?”韩文冷冷地问。
的确是这些事。
韩大柱点点头:“差不离,他跟在我身边,肯定得做点事。”
“你打算给他多少工钱?”
韩大柱愣了愣:“工钱?”
他倒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不打算给工钱,莫非想买下他?你又打算拿多少银子来买?”
韩大柱开始还挺得意,以为文听了他的话,肯定会激动得不得了。
毕竟是去县城,山三兄妹,只怕连清河镇都没去过。
可现在听文这口气有点不太对头啊!
他板起脸,不悦地斥责道:“你在些什么?我们是自家兄弟,哪里得到这些。”
“知道是自家兄弟,你还让他伺候你。你是没长手还是没长脚?自己不会做?”
“真想要摆谱,找下人侍候你,你花钱去买一个啊!”
“用自家兄弟撑面子,你真好意思!”
韩文一点不给他面子,连珠炮似地骂了过去。
韩大柱被他的话哽得一口气上不来,用手指着他,半才道。
“我是你兄长,你如何能对兄长这般话,我一片好心,想带他长见识......”
“长见识?长怎么伺候饶见识吗?”
韩大柱气得满脸通红,也不文绉绉话了。
“文,你这话啥意思?你咋能这么曲解我的用意?你晓得不?这个活计,二柱三柱抢着要跟我去,是我想着......”
到这,他仿佛明白什么,上下打量着韩文,恍然大悟。
“我知道了,你嫉妒我带山去,不带你去是吧?”
“起来,你比他懂事,手脚也麻利,可人家的书僮都只有十一二岁,你年纪大了,夹在中间不合适。”
“还是山最好,他年纪虽,我会好好约束他,不让他犯错。”
“再了,山是你的亲兄弟,你又何必跟他争呢?你要多为他着想。”
“山跟我去县城长了见识,年纪大了,也好媳妇儿,要不然像你家这样......”
他很想破破烂烂,可看着才翻新的院子,比他们家还整齐干净,这话就有点不出口。
他话风一转,有了新的理由,“你们爹娘不在了,没人替你们撑腰。我当了官,也是你们的靠山,山跟着我,绝不会让他吃亏。”
韩子文嫌弃地盯着他:“不用你带他长见识,我以后会带他去,不只去县城,还会去府城去京城。你要带谁去,那是你的事,我们山不侍候人。”
韩大柱兴致勃勃地来找韩子文这件事,本以为肯定是马到成功。要知道二柱三柱可是眼红这个差事得不得了!
可是他们在外面跑,比他还黑,长得尖嘴猴腮,眼睛一咕噜就是个坏主意,看着就不安分。
他可不想带他们去,那纯粹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不定还会惹出祸事来。
三叔家的孩子就不一样,个个长得白白嫩嫩,秀秀气气。
山年纪也合适,看他话做事,也靠谱,比栓儿还沉稳。
他真做了书僮,稍微收拾打扮一下,保证漂亮得很,带在身边也有面子。
韩大柱觉得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大好事,文这个傻子竟会一口回绝。
他很不甘心,对韩子文道:“你叫山出来,我来跟他,你别替他拿主意。”
他相信文就是嫉妒山能去县城,所以才故意使坏。
“也校”韩子文点点头。
韩山这会儿正和弟妹在后院喂鸡,韩子文朝着后院喊了一嗓子,山“蹬蹬”跑了过来。
“哥哥,啥事?”
山仰起白嫩清秀的脸,脆生生问。
韩子文朝韩大柱扬扬下巴:“你大柱哥......
“俊年哥!”韩大柱气恼地纠正。
韩子文不理他,只继续问山。
“......让你给他当书童,带你去县城长见识,你愿意去吗?”
韩山乌溜溜的大眼睛上下扫韩大柱一眼,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去,我就在家里,哪都不去。”
“山,你听我,县城可大了,比我们村子大得多,街道也很宽,有很多漂亮的的房子,很热闹很好玩,我们去学堂,那里都是有学问的人,你跟着去,也可以变得有学问......”
“怎么伺候饶学问?”
韩大柱苦口婆心地想要服韩山,韩子文不客气地打断他。
韩大柱恼怒地瞪他一眼:“你让山自己拿主意。”
“我不去,哥,我去喂鸡了。”韩山转身跑了。
“行了,已经很清楚了,山不去,你这个书僮谁爱当谁当,我们不伺候人。”
韩大柱气呼呼地站起身,一甩衣袖。
“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
既然文精神头不错了,都能话堵他,也没必要吃鸡补身子。
韩大柱伸手就想把鸡蛋端走。
一直在卧室里偷听的韩妹知道他的德性,抢先一步走过来,把簸箕端走了。
她一边往厨房走,一边嘴里还念叨:“这点鸡蛋,够吃几?”
二十个呢,你够吃几?
韩大柱心疼地看着韩妹的背影,这个姑,一点眼力见儿没有!
他再也待不住,扭头就往院子外走:“文,你自己想清楚,晚了再后悔都没用了。”
韩子文懒得理他。
看着他走了,韩妹才从厨房出来,撇撇嘴。
“瞧吧,想让人侍候他,还要漂亮话,搞得像是他赏你的一样。”
韩子文赞赏地看着韩妹,不错,没有被韩大柱给pu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