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都市 > 半岛远行 > 第496章 远行2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代的都城现在已经是一片广阔的农田了,这是好事,意味着可能没有被破坏。最关键的是那里离猜测中的夏都位置都不远,但不是其中的任何一处。

到达后先是用探地设备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检测,如预期般的在很深的土层下面检测到了大规模古代建筑群的信号。很明显是一个城市,规模太大了,都不是一二十年能挖出来的。

一开始并没有动手开挖,而是利用多种探地技术一轮又一轮的探测,非常全面了重建了这座古代城市的三维结构。在此基础上各种功能区被标记出来,宫殿、住宅、市场、手工作坊……

班行远原本是打算带着女儿体验一段时间后把昭留在这里自己回去。面对这种情况显然得改变安排了,这可能是这个百年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了,必须有一个重量级的人坐镇指挥。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致誓尚书令他也是尚书令啊。更别班行远本来就是三代史的权威。当初三代断代报告编写名单里的人已经只剩下他这个实际起草人,他不出面的话学界不认得。

这时候已经不着急开挖了,先得弄清楚这个古都是怎么埋下去的。经过周密的分析,在几个选定的地点打下了钻头,取出了很长很长的土样。地质学家立刻对土样进行了分析。其实别管是历史考古学家还是地质学家都很清楚,这是母亲河发脾气搞出来的,需要确定的是什么时候泛滥淤积的泥土。

历史学家们对黄河真是爱恨交织。爱的是她孕育了我们的文明,恨的是每次改道、泛滥都会带来灾难,可是这些灾难又偏偏能够保存很多历史的记录。

从上往下,每一个土层的年代都被确定下来,并且和历史记载的泛滥、改道一一对应。从周代开始检测出了很多没有史书记载的沉积事件,可以理解,太早了记录流传不下来。在检测中就有了让所有人欣喜若狂的重大发现,检测发现以约公元前2100年为分界,在这个时间段以前,黄河极为狂暴,沉积事件数不胜数,在此之后却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平静期。

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大禹治水。虽然也有可能是黄河泛滥少了,考虑黄河的性质基本可以排除。一两年不泛滥可以理解,但是几十年上百年没有大规模的泛滥那就是神话了。这需要后期的地质、气候等多学科的研究论证,但是至少给出了线索。

这么大的遗址肯定不能全挖,而且也不现实。因为要挖不知道多少米,遇到降水什么的成大湖了,不利于保护,只能针对性的发掘。宫城区是一定要挖的,这里挖出文字的可能性最高。就算经历了商灭夏的战火,也不能排除夏桀在败亡前把一些重要物品埋在地下面的可能。

班行远开玩笑:“没准儿宫城下面埋着九鼎,商、周流传的或者是复制品,或者是自行铸造的。”

也就是金泰熙和宝二爷不在场,不然高低得动亮宝的心思,那可是九鼎啊。

然后居住区和作坊区会有选择的发掘。埋得太深了,探地数据有误差,这些划分是根据布局判断的。随着土层一层一层的挖走,会随时进行更新,得到更精确的城市布局。

别看是如此重要的发掘,最开始进场的是一众黢黑的土木老哥,用的都是挖掘机、铲车和渣土车,土层太厚了,用铲子、刷子得干到猴年马月啊。在开挖前已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施工方案,没错是施工,把土层挖走了才到发掘阶段。现场配备了庞大的监理队伍,平均下来一台机械工具对应着三名监理人员,还不算额外的工程技术人员。

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每挖一次都有精确的深度要求。但凡有一点失误就能听到暴躁监理老哥的咆哮。工作很辛苦但是没有人抱怨,没看到班行远整都在边上站着吗?

为了做好发掘,班行远回京城向三省做了介绍,也没想到居然整出这么一个大活,立刻决定进行发掘,并给了资金支持。钱不少,够了好像又不够,班行远自己出了一大笔,这种钱花的心甘情愿。

随着土层逐渐被挖走,遗址的布局也越来越精确。这时候金泰熙赶了过来,需要她确定各个建筑的大致用途,她现在是是服饰、物品、建筑等等形制方面的权威。金泰熙费了很大的劲确定了可能埋藏具有文字相关资料的处所,做为优先发掘的地点。

夫妻俩站在基坑边上看着下面紧张而又有序的施工。

“佳人和宁微的情况怎么样?”班行远有些时日没回家了。

“挺好的。就是佳人有点辛苦,这么大年纪了在怀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啊。你这家伙怎么就那么不注意呢!”

“我怎么想到都这岁数了还能有孩子呢。”

“不过佳人看起来心情挺好的,她也能大大方方的做妈妈了。对了你觉得这次发掘会有什么发现?”

“能发现这个遗址已经是非常非常重大的成果了。和前面丝帛记载的内容两相验证,夏朝的存在已经毋庸置疑。这么大的规模毫无疑问是都城,真希望能发现带文字的东西,最好是明确赢夏’。”

“关于夏的最早器物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叔夷钟和约公元前九世纪的遂公盨,前者已经佚失,只有铭文的摹本传世,遂公盨的器物还在。但是他们都只是记载了大禹的一些事情,从侧面佐证了夏的存在。”

“那些丝帛经过鉴定年代是西周早期,而且明确的提到了夏,这非常重要。当然这可能只是商周对前朝的称谓,未必就是真正的称号。不管怎么样,有这个遗址已经表明了那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实际的王朝的存在。更不用丝帛详细地记载了夏商两代的世系。”

“很多都是和历史文献以及实物一致的,也有一些不很一致,但是主要是在年代上,世系饶姓名都是一样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