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皇宋风云 > 第214章 万事俱备,只待开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万事俱备,只待开工

韩晨和章惇则是出了城直奔村子而去。

韩晨已经将在书院建设的一部分工洒来了,商社按照韩晨的要求专门设立了一个建筑队,专门用来营造各种建筑。

在韩晨的设想中,以后朝廷的所有建筑都需要付给工钱,而不是像现在征发差役。闹得民不聊生,甚至为了逃避差役而求贫。

看着正在荒地上扎营的工人,章惇诧异道:“晓之果然是行动迅速啊!”

“就是要让他们看看我的决心,这件事情肯定是要拿下,不论他们怎么样,我们都要开工。”韩晨坚定道。

“只怕他们跟咱们耗上啊!”章惇虽然在几个人面前很强硬,但是其实他有些担心对方不肯就范。

“哼!他们坚持不了,咱们的反间计肯定会奏效,等着吧!哪再加上把火烧烧就行了。”韩晨不屑道。

章惇下马走近工人暂住的棚子,“晓之,你村民会同意吗?”

“他们肯定会,反正作坊还要招人,他们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要好,你是没有见他们的家里,穷的一塌糊涂啊!”韩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章惇听。

“或许咱们可以在他们身上做些文章。”章惇忽然道。

韩晨看着村子路口站着的几个壤:“我也是这么想的,不定很快就能将此事解决了。”

章惇对于自己这个建议很是高兴,“肯定会的,到时候人都没了,我看他们用谁来种田。”

“这帮家伙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从来都不会为百姓考虑,这一次就让他们知道穷苦百姓的力量。”韩晨信誓旦旦道。

“对!让这帮子只会欺压百姓的家伙知道厉害。”章惇也喊道。

第二,几位掌柜便来到了村子,看着荒地上的十几间棚子,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这个韩晨和章惇,果然是大胆至极,真的要开工啊!”刘掌柜怒气冲冲道。

“动什么怒,瞧着便是。”王掌柜很是平静道。

这个态度让其余二人皆是有些疑心,他这么平静,是不是已经和韩晨谈妥了。

“不能瞧着啊!再瞧着可就让他们将咱们吞了,我这就让他们召集人手,将他们赶出去。”赵掌柜吼道。他可是清楚自己大王的脾气,真要是没有守住,那自己就等着吃板子吧!

要是大王心情不是很差,兴许还能留自己一条命,要不然自己可就不是挨板子那么轻了。

所以他的反应十分强烈。

刘掌柜也支持他,“这件事情光是等我看是不行,必须要闹出动静来,新旧两党不是正闹得凶吗?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利用一下?”

“这倒是,青苗法一出,两党这两日又要闹起来了。”

“哼!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二分利贷给百姓。”王掌柜听到他们提起这青苗法,不由地也加入了讨论,“让咱们放贷以后放给谁?”

“就是,这个王参政简直就是祸国殃民,整日想着与民争利。”这话要是让韩晨听到,估计他会笑掉大牙,就凭你们,也能自称为民。在赵掌柜眼里的民,最起码是富户以上,而韩晨的民则是下苍生。

此时城外的韩晨也听着章惇给自己解释青苗法。

韩晨自然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变法措施,此法应当是新旧两党争执的最多的一项了。

只是这些日子韩晨一直忙于军器监的事,根本无暇关注朝廷,所以今日也才知道这项新法出台了

“这就是参政想出来的抑制兼并之家无序发展,以免威胁国朝统治。”章惇对韩晨的书看得很多,话难免会带上韩晨许多新的名词。

“只怕那些兼并之家又要闹起来了。”韩晨苦笑道。

“那是自然,就不远了,韩家、吕家都是大户,他们肯定会强烈反对的。”章惇点头道,“其余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家境富裕,也肯定会反对。”

“那这次怕是要闹厉害了。”韩晨低声道,“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反扑肯定会很猛烈的。”

此刻他想到了自己筹划的钱庄,这一次应该要走到前台了。

“唉!不论王参政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出来阻扰。”

“砸人家饭碗人家肯定要拼死相搏的。”韩晨笑道,“虽然他们碗里都是穷苦百姓的血和泪。”

军器监和钱庄的买卖协议正式签订,本来韩晨是想请王安石来主持仪式,但是王安石此刻却是没有空理会。

朝中因为青苗法已经是吵得人仰马翻,哪有人会理会这件事。

为了防人口实,韩晨也邀请了城里的几家当铺,甚至还有几名房牙来做见证。

只是当章惇将所以作坊的价格公布后,几家当铺的掌柜都是一脸错愕,军器监居然是将所有作坊分为几块一同售卖。虽然这样单价便宜了一些,但是总价却是要多了很多。

而且由于时间紧张,所以韩晨要求所有钱必须在十日内准备好。

因为城外已经开始建设了,而且要是开始拆迁,到时候钱就跟花的就跟流水一般了。

如果时间长一些,这几家都是能凑出来的,但是时间实在是紧迫,即便是先拍下,万一凑不起钱来,押在这里的三千贯钱就被没收了。

几家当铺掂量了一下,最后都放弃了,本来他们还想合伙买下几处,但是还是没有谈成,谁都不想吃亏,谁都想占便宜,最后谁都没有落着。

最后所有的城内作坊和城外作坊都归了钱庄,总价高达三十万贯。

钱庄早就为了今日的交易准备很多,这些日子放贷的业务做得很少,而且加大了收存款的力度。

刚从京东路回来的林敏也带回了大量的钱财,也都存入了钱庄。

这让钱庄的存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了钱的军器监立刻行动了起来。

韩晨和章惇开始了整顿,将一些风评很差的胥吏打回了工匠中甚至不少人胥吏都被直接开除。

“咱们的人手实在是不够啊!”章惇有些头疼,胄案之前的许多官员都被开封府和大理寺带走,现在胥吏又被清理了许多,让整个衙门的运转出现了问题。

韩晨示意章惇不必烦恼,道:“这两日我便让书院的学生来帮我们暂且渡过难关。”

韩晨已经让王旁暂且将不参加这一次春闱的学生调来一部分,等同于实习了。

“那便是好,不然只凭咱们两人,累死也完不成啊!”章惇一听韩晨有办法自然是很高兴。

即便是作坊都卖了,这几日各处作坊也得生产,所以城外需要马上开工,那三家不同意韩晨也要在荒地上开工。

本来听到军器监大整顿后,朝中大佬纷纷想往军器监里塞人,但是都被韩晨顶回去了。韩晨让学生充任各级官吏,最起码要让军器监走上正轨之后才能让别人来掺沙子,到时候就无关大局了。

几位掌柜的看着马车拉来的水泥一多起来,心里的忧愁也是一比一多起来。

“这个韩晨莫不是疯了,就这点地方,他想干什么?”刘掌柜有些不敢相信。

在他们印象中,军器监的作坊应该占地极广,就凭荒地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就是想逼着我们卖给他。”王掌柜满怀心事道。

“让他做梦去吧!咱们就跟他耗着,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了,到时候寒地冻,我看怎么办!”赵掌柜叫嚣道。

几个人完便看着那边忙碌的人群,甚至还有好几车铁条。

学生的到来,让韩晨和章惇摆脱了繁琐的管理事务。韩晨和章惇这两日不分昼夜将军器监作坊的制度进行了整理,然后直接在书坊印刷出来分发给了学生。

“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剩下的你们再去整理。一定要严格起来,之前的胄案生产的各种军械质量十分差,既然我们接手了就要改变这种情况,所以还望诸位一定尽心竭力。”韩晨朗声道。

学生齐声应道。

“子厚兄,那就劳烦你在这里了,我去城外监督建设。”时间紧迫,容不得韩晨做过多的交待。

章惇点点头,他也清楚现在的每时每刻都很珍贵,眼看着渐渐凉了起来,到了十月再开工就麻烦了。

“韩先生,这里按您的要求,建十座您的车间。”李老丈已经从书院赶来这里指挥。

书院的工程按韩晨的要求,已经暂时停止了,先要将军器监这边建好,再回书院建设。

“一定要及早开工,对了!我前几日的砖块开始压制了吗?”在书院建造的时候韩晨几乎都用了红砖,但是砖块成本极高。

虽然韩晨已经简化了流程,但是烧砖仍是费时费力,所以这一次韩晨决定用水泥来专制砖块。

他前些日子让人带话去了徐州的利国监,让他们制作了一批特质的钢条。利国监境内盘马山产铁,设有三十六治,冶工达三四千人,规模甚大。

利国监那边倒也是迅速,很快便送来了一批。

“已经成了,在那边开始压了。”韩晨的让工匠们用水泥、石子、沙子等掺起来压制成大块砖。不掺石子也可以压制出砖块。

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能让这些厂房很快搭建起来。

直接用钢条和木板搭起柱子,里边浇筑混凝土,然后柱子之间用大块砖填充。在有梁的地方再用烧制的砖块,这样厂房便足够结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