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皇宋风云 > 第163章 大有可为之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道之还看不到那么远,只不过对于韩晨的话倒是也很相信。

“等我回去便让兄长联系一下,看看如果需要,到时候直接就可以运来。”张道之点点头。

“这事也不用急,最起码这两三年不用,只是联系联系便是。”

谈完了酒的生意,韩晨便领着张道之翻过山坡,来到了书院。

还未走进,便听到了学堂中的朗朗读书声,听着这稚气未脱的声音,张道之大为惊奇。

“这里居然有蒙学?”

“我算是校长吧!”韩晨笑道,还得解释一番,“这个校长等同于书院的山长。”

“晓之果然很有想法。”

看完了学堂,二人就来到了书院。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争吵声。

“我认为韩先生的对,你这法是错的。”一个满含怒气的声音道。

“你凭什么韩先生的就是对的?谁也没有真的做过实验,如何就能算是真的?”很快,一个反驳的声音响起。

“韩先生的还能有错?你以为你是谁!”另一个声音响起。

看来,里边已吵得不可开交。

张道之瞥了一眼韩晨,韩晨的脸上已经有些难堪。

张道之心中道:也是,任谁听到别人这样质疑,心中肯定不会痛快。

韩晨推门进去,屋子里沾满了人,三十几人都在,各个都是群情激愤。

看着脸色阴沉的韩晨,几个刚才大声争论的学生都低下了头。

“在争论什么,这么激烈?”韩晨语气不善道。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不敢话。

过了一会,看着韩晨脸色越来越难看的周望山才道:“先生,有几位同窗对您写的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大家在讨论......”

“讨论问题就好好讨论,再了,即便是争论也要对事不对人。讨论问题得看谁的理论更有服力,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要是那样你们可比不上城里做买卖的。”韩晨教训道。

“是,先生!”众人齐声应道。

“刚才是谁对我的理论有所怀疑?”韩晨继续问。

张道之觉得韩晨是准备将反对的学生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回先生,是我等!”一个身材瘦的学生出列道。

“蒙中啊!”韩晨对这个学生印象很深刻,考试的卷子上经史得分不高,但是却在其余科上得了不少分,这才进了书院。

“先生,蒙中乱一气,质疑先生,我们义愤填膺才跟他吵了起来。”旁边的一个学生喊道。

韩晨点点头,示意大家安静。

“我觉得蒙中做得对!”韩晨的语气极为肯定。

众人愣了片刻,立刻炸了起来。

方钟踏出一步瞪着众人,众人只得安静下来,这个大师兄在他们眼里还是很有威信的。

“我之所以他做得对而不是得对,是因为他质疑的那个理论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这种质疑精神是你们所欠缺的,宇宙之大,万事万物都有很多秘密,这都需要你们去解开。”

“而从哪里发现这些问题,只能从生活中,学习中,要抱着一颗怀疑的心来探索知识。不去盲目的迷信一些人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韩晨循循善诱道。

蒙中道:“多谢先生。”

“既然你们质疑,那就要去做实验,想办法证明,而不是在这里做无谓的争论。”韩晨斥责道。

众人有些羞愧,韩晨又放缓了声音道:“你们还年轻,要把精力都用在宝贵的东西上,而不是白白浪费。”

走出了教室,韩晨和张道之来到了旁边正在铺设的操场上。

“没有想到晓之也是大家了!”张道之调侃道。

“教书育人罢了,难称大家。”韩晨从来不愿意别人称呼自己是什么大师、大家等等,他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不知晓之建这个书院是何打算?”在张道之这样的商人看来,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之后的代价和利润。

他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觉得韩晨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才有这一问。

韩晨知道张道之不明白自己办书院的想法,换做别人也是很多人会不理解。

“有了书就能让人识字,就能让知礼。”

“那倒是需要时间啊!怕是一年两年不会有什么结果。”张道之虽然是满眼都是钱。但此时也算是反应很酷啊。

“新的世纪里,人才最重要,有了人才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谁当政,咱们都手握书院这杆大旗就谁都不怕。”韩晨对于书院抱有极大的期望。

“人才,人才.....”张道之囔囔道。似是对于这次活动,他抱着心态来学习的

“有了人才,咱们才能发明新东西,就比如活字印刷,比如这烈酒。”韩晨虚指前方道。

“那看来这个书院还真的很重要!”张道之看着建设中的书院,“那这样,我捐些钱,权当是我给大宋出的一点力。”

“这如何使得?”韩晨拒绝道。

“我家每年都要给别的书院捐钱,今年就都捐咋你这,其实都一样,无非是地方不同罢了。捐给你,我心里还舒服一些。”张道之笑笑。

“不知太然兄对大宋局势有什么看法?”韩晨忽然问道。

对于一个商人来,在找到了官场上的靠山后就要低调一些,也不会再去关心上面的事情。虽然很多时候,消息灵通的人会多上不少商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知道国家大事。比如咱们的张大官人。

“这个......我还真的不了解。”张道之苦笑道。

“大宋积弊良久,需得变法才能有所改变。”

张道之神情沉重地点点头,“我也听了,只不过官家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过了年就差不多了,所以此时正是大有可为之时。”韩晨的话让张道怦然心动。

大变革就证明整个大宋的势力要重新洗牌,这个时候踏上桌子才是最重要的。

张道之的家族这些年攒足了钱,也想过些安稳的日子,但是由于官府中没有过硬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只能花钱买平安。

今日他听韩晨这么一,忽然觉得或许自己的机会来了。如果到时候混个一官半职,那在家族中也算得上独一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