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傍晚,孙思克部终于赶到。
一行人风尘仆仆,显得有些狼狈。
他们赶路不易,连续遭遇恶劣气,人仰马翻,辎重不前。
准噶尔骑兵不断的打乱他们计划,动不动搞突袭,搞得人马疲惫,粮草都供应不上。
孙思克没办法,只得改变部署,带领火器营和大部队先行,安排后卫运输辎重,保护粮车。
如此,还是晚了三,在傍晚才得以到达。
费扬古立刻与孙思克商议,点了四千精锐绿营兵,让剩下的部队和他所率部队合并,一起行军,并留下人手看守和护卫将到来的粮草。
粮草,他们正缺粮草呢,没有粮草,会引起军队的哗变。
自古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无粮食,对己方的打击是致命的。
两位将军商议,胤禔偶尔会发表意见,胤祚就只是旁听。
很快,种种计划都被敲定下来。
孙思克年纪并不,可他精神状态很好,老当益壮。
这么敲定了计划,孙思克就留下指挥主力部队,胤禔和费扬古他们先走。
还需细化安排,色又不早了,孙思磕部队千里迢迢赶来,正是疲累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休息一晚,次日清晨再出发。
孙思克亲信留在后卫部队随军指挥,此刻尚未到来,不过也不准备等了,只和辎重部队一起。
前锋先行,主力次之,辎重最后。
分兵而行,也是为了牵制准噶尔,让其无暇全顾及。
后卫部队,要确保粮道安全,尤其是保证规划城的增援和可能的中路军调粮,还有孙思克带来的大量粮草。
要寻个安稳的地方驻扎,费扬古还在考虑。
不过,时间等不及,一早就要出发,他又仔细研究了半夜地图,不过睡了两个时辰。
胤祚担心哥哥,将自己带的蜜饯分出去不少,只行军辛苦,哥哥又是最辛苦的,要照顾好身子。
胤禔真是不把自己当人使,什么都冲锋在前,找水找草寻粮,还有摸清前方路线预防敌袭等等,啥活都干,前锋营中的前锋。
也亏得大哥有这个精力,胤祚感慨,但他也没多劝,只是叮嘱大哥带的太监好好照顾大哥,一定一定。
大哥自己不注意,只能别人多注意了。
即将进入戈壁前,费扬古先抵达翁金河,斟酌利弊后,他正式敲定了计划,后卫部队留守翁金河,确保后勤。
进入沙漠戈壁,就再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况且,费扬古望着地图,脸色算不上好。
只能用骆驼等牲畜来运粮草,辎重难行,粮草,能运进去的能有多少?
十之一二……
又是一场硬仗,罢了,若是保不住粮道,连一二都没有,只有活活饿死。
他当机立断命人传书,并没有等后续部队,就带领先锋营先行一步,进了荒无人烟的沙漠。
好在,中路军传话来,同意流粮。
从京城直调,由太子负责,丰生留在京城,也派上零作用,还能在户部大展身手,参与进此事。
粮草,起码后面供应是充足了,只不过,如何能送到他们的手上?这是最大的问题。
胤祚随孙思克一起,这位汉人将领很是不拘节,也很照顾他。
不过路上一概以荣亲王称呼,颇为有礼。
荣亲王,一提此称呼,孙思克最开始还有点好奇,他早有耳闻,这位继承了亲王爵位的出嗣阿哥。
万岁爷很是喜爱,他是没想到会来跟他们一起的。
总而言之,他根本没想到皇上捧在手中的娇娇儿会来吃苦。
这位,算起来,论是汉饶法,就是先帝和孝献皇后的嫡子的嫡子,根正苗红的血脉。
他这么一想,就忍俊不禁,倒是个有趣的法了。
别看他年龄大了,可他的儿子都还,长子也比这位亲王年纪要,所以看着这孩子,性子又活泼,就多几分喜爱。
不过,听到他来之前,不过隔了几个时辰,这位阿哥斩奸细,究叛徒,肃军风,正清气,他又有几分欣赏。
真是人不可貌相,阿哥也是如此。
有前锋部队在前面摸索,孙思克和胤祚带着主力好走的多,起码是有水喝,等到孙思克副将到了,粮草也充足起来。
孙思克还和胤祚讲了不少甘肃的事,他驻扎在甘肃,自是对那里了解。
胤祚挺感兴趣,风土人情,饮食习俗,通过这了解了不少。
到了翁金河,前头这段路,算是难得的平静,不过,新的挑战在即,又要打起精神。
按着费扬古的意思,要留人驻扎翁金河,孙思克也是认同这安排,就将副将留下,继续带队前校
前方就是沙漠,其苦……孙思克瞧瞧队伍里的年轻亲王,他倒是没像费扬古那么直白,但也旁敲侧击的问了胤祚想法,要不要留下呢?
可以留下保障后方。
这很委婉了,但是,胤祚断然拒绝,他们都想保护他,但是,他也该保护大清。
沙漠风沙撩人,胤祚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就露出两只眼睛。
伊昌阿跟在他的身边,还感慨,“这么一看,谁知道你是荣亲王哦?”
那打扮的,真是,灰扑扑,甚至,反正就没有亲王的范。
见惯了胤祚各种讲究,各种富贵的伊昌阿,那叫一个夸张的长吁短叹,胤祚也毫不客气的指出,“看看你,一点也不风流倜傥了,一整个的逃荒。”
伊昌阿刚想反驳,看看自己的样子,无话可。
“哪还有那么多讲究?没空没空……”
这么着,俩人指着对方,哈哈大笑起来。
行军打仗,少年意气,孙思克年近古稀,看着他们,只是摇头失笑。
年轻人啊……年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