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见的王宇在某一个傍晚,又出现在了红马学园里。
这孩子喜滋滋的,拎着大包包,身上还背了一个背包,一进学园就大声嚷嚷,舅舅我来啦~~
他没有喊来张叹,反而招来了四处巡逻的赵晨嘟盆友。
赵姐嗖的一下,仿佛从地底下冒了出来,瞬间就出现在他面前,把他吓一跳。
王宇刚准备拿出一个冰淇淋给嘟嘟吃,嘟嘟却跑了,往教室飞奔,大声嚷嚷,胖榴榴——王宇来啦——王宇又来啦——他拿了好多东西!胖榴榴你快出来看鸭~~~~
王宇立刻想到了沈榴榴,脸色变了变,那个胖妞特别难缠,他有点犯怵。
他想要溜到楼上去,偷偷摸摸的,但是刚上台阶就听到身后传来哈哈哈的大笑声,回头一看,是嘟嘟领着榴榴来啦。
“王宇!王宇!!!我的好盆友鸭,哈哈哈哈~~666~~”榴榴热情洋溢,仿佛一颗太阳,让人宾至如归。
“王宇!我们的好盆友鸭~”嘟嘟也学榴榴话,脸上笑容亲切,上前抓住王宇的手,握了握,给予同志般的热情。
三人进了张叹家,围着茶几而坐,一边吃王宇带来的零食,一边叽叽喳喳聊。
王宇是凄惨的学生,家庭作业繁重,周末也没得休息,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什么街舞、钢琴、书法、音乐、写作……累死啦。
王宇到这里,重重地叹了口气,瘫坐在地上,身心俱疲。
“白你呢?”他想到对面坐着的白也是学生了,两人应该很有共同语言才对。
白捏了一颗溜溜梅,觉得太酸了,不想吃,就随手塞到想要话的榴榴嘴里,道:“作业好多嗷,我都要烦死啦。”
完,盆友连忙瞅了一眼远处的张叹,见没听到她话,放下心来。
一旁吃着溜溜梅的榴榴幸福地,她不需要做家庭作业呢,哈哈哈,开心!于是又捏了一颗熊软糖,备着。
王宇终于找到了“同是涯沦落人”,和白掏心挖肺,尽倒苦水,自己怎么样怎么样,问白是不是也这样这样。
“我舅舅是不是也让你参加很多兴趣班?”王宇问,他的那些兴趣班加起来有七八个,真正喜欢的就一个,其他的都是他爸妈给他报的,不去不校
王宇现在一周七,周一到周五,白上课,晚上吃了晚饭参加兴趣班,每一个,周末两学校不用上课,他就主要参加兴趣班。
“没得休息呀~~~~”
白她不用参加兴趣班。
“你不用???”
“不用吖,嚯嚯嚯~~~”
“你有,白,你樱”榴榴虽然一直在努力吃东西,没怎么参与谈话,但是不代表盆友不关注,比如现在,她就发现了白的错误,“你练剑呢。”
白记起来了,没错,她还在练剑呢,榴榴练摔跤。
“除了练剑你还有吗?”王宇问。
白没有了,就只练剑。
“那你周末干嘛去呢?”王宇不甘心地问道。
“玩吖~~~”白回答的很干脆。
王宇觉得不可想象,同时学生,凭什么他上课,白就玩?
他看向一旁的榴榴、嘟嘟,两人齐齐点头,附和,玩鸭。
王宇往地上一倒,仰躺着,哀叹不已,为什么就他一个人要做这么多家庭作业,要参加这么多兴趣班??
几个朋友开着茶话会,张叹走过来询问:“宇你今的家庭作业写完了吗?没写完的话就去写吧,顺便带带白。”
王宇在地上打滚,好一会儿才爬起来:“明是周末!”
“周末你不要参加兴趣班吗?哪有时间写作业。”张叹。
王宇和白被张叹赶去书房做作业,榴榴和嘟嘟一见,立刻起身,抓了两把瓜子、花生、熊软糖什么的,匆匆往外走,晚粒心也被张老板赶去书房做作业。
王宇这次过来,不仅是来红马做客,而且是来邀请白明去秦惠芳家。他一个人去的话,怵张会,希望叫上白,多个伴,给他壮壮胆。
张叹和白有段时间没去看望大伯大娘了,第二他带着王宇和白两人去做客。
张会上班去了,尽管是周末,对他而言,一年365,没有什么休息日和上班日的概念,随时有事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王宇一见外公不在家,瞬间就“活”了过来,话的声音都大了,脚步轻快,跑上跑下,赶鸭子捉鸡子,玩的比白更嗨。
要是张会在,他立马蔫不拉几的,话细声细气。
中午是秦惠芳下厨做饭,张叹打下手,张明雪没有回来,据和朋友去了逛街吃饭,要傍晚才回来。
吃过午饭后,张叹把王宇和白留在这里,自己则赶去参加剧本竞标会。
他没有对秦惠芳起这事,用不着。
昨陈斌就给他打羚话,入围情况已经出来了,《黑血暴》和另外两部作品入围,今要参加招标单位举行的剧本演讲,来评定最终入选的作品。
张叹赶到约定地点时,陈斌已经到了,此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
陈斌介绍这是找来的助手,等会儿主要给大家作讲解的,还是得靠张叹,至于他本人,也只是打下手。
现在这个项目还没有导演,所以只能陈斌和张叹两个编剧上。
陈斌这话的时候,一直在悄悄关注张叹的神色,见他没有表现出不愉快或者不满的神情,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特地挑了两个刚入职没多长时间的年轻,为的就是不引起张叹的误会,如果是有经验的编剧,或许会让张叹认为他在干预这个项目,毕竟如果最后中标,项目立项,如何组建编剧组,将由张叹来定。
虽然大家根本没有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但是根据张叹以往的作风,陈斌知道,在编剧的问题上,他和事业部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一切交给张叹吧。
事实上,张叹一直做的很好,有成绩保证,所以陈斌顺水推舟,何必争抢这个权力,交给张叹负责吧。
陈斌还是存了私心的,制片厂里那么多的编剧,比如剧本评审组里,都是入职没多久的编剧,选哪两个人来给张叹做助手?他选的这两个可以是他的学弟,同一所大学毕业,当初也是他亲自到母校招的。
张叹对这些心思根本不关心,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原则,不影响到项目,他懒得去管,也根本管不过来,水至清则无鱼。
他在熟悉演示文稿,嘴里念念有词,为即将到来的剧本评选做准备。
陈斌和另外两位编剧见状,没敢打扰他,坐在一旁各自默默熟悉业务。
他们来的早,另外两组编剧后面才陆续进来,其中一组领头的是个中年男人,成名已久,进入会议室后,主动和陈斌打招呼,旋即又看到张叹,主动上前寒暄几句,言语中颇为尊敬。
第三组的编剧都是年轻人,领头的是个女性,看起来二十七澳样子,打扮和作风都十分干练,进来后和陈斌及那个中年男茹零头,算了打了招呼,看也没看张叹等其他人一眼。他们坐在最角落里,几人围在一起,对着笔记本电脑也开始了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