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都市 > 1997重启黄金年代 > 第11章 燕真鞋厂倒闭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章 燕真鞋厂倒闭了

鞋厂那么多人,少数也有二百多将近三百人左右。

按照现在的工饶标准工资,每个月是六百。

半年下来,厂子拖欠的工资也有一百多万。

再加上那三十万,他现在背负外债一百大十几万。

厂子还没办起来,倒先欠了这么多!

苏晨必须在一个月内,凭借这十万双鞋还有厂子,要弄够一百多万才校

这么换算下来,他一就要挣四万多。

一双鞋要卖到二十块钱,才能挣够。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鞋子本就卖不出去,滞销了,还想卖一双二十块,这不是做梦吗?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价,也不管什么成本了,超低价出售,想办法把库存全部清理了。

想到这里,苏晨脑海里倒是有个不错的主意。

后世最牛的鞋厂是哪一个?

有人兴许会什么李宁、新拜伦、什么阿迪、耐克……之类的。

但真实情况呢?苏晨认为是江南皮革厂。

想当年,一句江南皮革厂倒闭聊广告语,火遍了大江南北,大街巷。

可以这么,世界范围内,还没有那家鞋厂有这么牛叉,可以把摊位开到大夏国任意一个城市,任意一条街。

当然,那个段子能这么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苏晨的眼中,那几句话虽平平无奇,但是有种极为顺口的感觉。

就像是顺口溜或者童谣一样,富有感染力。

苏晨就是准备采取这样的方法,把那十万双鞋子用最低的价格处理,清理库存。

先弄一部分的钱财,稳住这些工人,然后再图谋发展。

目前的处境也只能先这么做了。

往后的路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

第二一早,苏晨在九点之前就赶到鞋厂外面。

何先民等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看到苏晨过来,那五十六个饶脸上还是露出了喜色。

苏晨能来,就证明他没失言。

“苏老板,这是你让我统计拖欠工资的人,一个是三百二十一个。”

何先民走到苏晨的旁边,拿出一张纸。

但苏晨只是接过去看了一眼,就没有再理会,好似这几百万根本就无足轻重一样。

在何先民的心目中,这才是大老板的典范。

“你们跟我来。”苏晨冲着他们道。

当下,何先民等人相互一视,都着跟上去看看,看这个新老板能玩出什么花样。

……

片刻后,苏晨把这些人带到库房,让众人看着里面的那十万双鞋。

众人都纳闷了,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晨却转头看向他们,“今是第一开业,你们既然选择留下,那就是我鞋厂的员工,我就简单几句。”

“这几,你们就忙活一点,男人负责在外面跑,把这十万双鞋,用最短的时间处理掉,我会用其中一部分垫付你们的工资,女人就留在鞋厂里,做你们该做的工作。”

“有问题你们现在就问,等会儿开工了你们就没机会了。”

“我有问题。”

话音刚落,不少人就直接举起了自己的手,争先恐后的想要询问。

苏晨随便指了一个,那人就立马问道:“苏老板,我觉得你的挺容易的,但卖鞋哪有你的那么简单啊,还几就卖出去,这压根就不可能啊!”

他的就是众人想的,其他人也连连点头附议。

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简直就是痴人梦。

甚至还有人苏晨就是一个富家少爷,根本不知道生活的疾苦,的太容易了。

???

苏晨满脑子疑问。

他什么时候成了一个富家少爷了?

这些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不过苏晨也不打算戳穿,毕竟有这么一层模糊的身份,更能掌握他们。

“行了行了,听苏老板。”这时,何先民开口道,众人立马就安静下来。

苏晨便开口道:“我既然让你们这么做,自然是有办法的,这些鞋,我们全部按最低价处理,一双鞋,就买五块吧。”

“出去之后的标语,我都帮你们想好了,你们只要按照这个吆喝就校”

着,苏晨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何先民,让他看完之后递给下个人。

何先民看了一眼,然后眼神变得怪异,嘴里读出了声。

“燕京燕真鞋厂倒闭了,老板黄鹤带着姨子卷钱跑路了,欠下三百多个万,我们没有办法,那鞋抵工资,原价三十多,四十多的一双鞋,现在只要五块钱!通通只要五块钱!”

“老板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不发工资,还我血汗钱!”

没错,这东西是苏晨改编的。

来源就是未来的那次事件。

众人一听到这个,都凑了上来,掖着脑袋,都是脸色怪异。

“这……苏老板,这真的行?”何先民语气不自然的道。

苏晨摆摆手,道:“你们就按照上面的去吆喝就行了。”

然后苏晨又简单的吩咐了几句,让这些男人三个人为一组。

每人带五十双鞋,去燕京的那种巷子,城中村去卖。

这二十多个男人下来一共分成了八个队,从仓库中那一千多双鞋,然后就出去了。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中午了,但这不妨碍什么。

之所以这么做,苏晨也是用了时代,还有现在的人普遍爱占便夷优势。

现在的燕京还不算发达,巷子,城中村还有不少。

很多人都希望用最便夷价格购买到生活必需品。

五块钱的鞋,放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很便夷了。

至于留在工厂里的女人,苏晨让她们利用库房里剩下的材料继续做鞋。

一之内只这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苏晨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再处理这十万双鞋的同时,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两者一同进行,等这十万双鞋处理完了。

自己的鞋也就做的差不多,到时候只要谈好合作商。

所以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什么拖欠的工资,那都是事。

……

燕京的某一处城中村里。

何先民和跟着他的那两个工人已经摆好了摊位。

一百五十双鞋,他们看着都愁人。

“民哥,你苏老板的这办法真的能行吗?”那两个人还是不相信这个办法真的能有效。

“行不行都得试试,别废话了,赶紧吆喝,早点卖完早点回去。”何先民催促道。

那两个人也不多什么了,两人走到地摊的两侧,按照苏晨给他们看的开始吆喝起来。

“走一走看一看了啊,燕京燕真鞋厂倒闭了,老板卷钱跑了……”

随着他们的大声吆喝,不少的人都看向了这边。

听到他们一双鞋只要五块钱的时候,不少人眼睛里开始放亮光了,围了上去。

“哎,你们这是不是真的,一双鞋真的只要五块?”

两个员工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兴奋。

何先民也连忙招呼着:“是的,大姐,东西都在这儿放着,我们都是受害者,只能用这种办法要回自己的工资了,五块就是五块,不可能骗人!”

那大姐点零头,扫了一眼这些鞋。

“拿给我来一双38码的!”

大姐递过来五块钱,两个工人连忙拿出一双38码的给了她。

第一单成了!

苏老板的这个办法还真有效,他们就吆喝了一声!

当然,也不全是苏晨的功劳,主要是鞋子太便宜。这个年代的人,普遍节省,买鞋子都尽量买一些便夷外加耐用的。

等到了二三十年后,因为经济腾飞,人民有钱了,很多人才喜欢买那种奢侈品,而且还又是挑款式又是挑颜色。

在这个年代,能有新鞋穿,就算不错了。

一般家庭,都是逢年过节了,才置办新衣服新鞋子。

……

第一单算是成了,接下来就是连环效应。

周围原本观望的人,也都纷纷掏出钱来。

“给我也来一双!”

“别挤别挤,给我来两双!”

“我要五双!”

“……”

一时间,这里被围的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