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N次元 > 栀呀,知啊 > 第363章 分开的日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第一次有了我婆婆当年的体会。

眼看她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拥有自己的生活。我又觉得自己还是太怯懦了,有什么大不聊,我们原本也不可能把爱人困在身边一辈子呀。

要是苏林日后和他爸爸一样朝三暮四,沾花惹草,那受赡女人又不止我一个了。

我暗自发笑。

转念又落泪。

算了吧,我宁愿受赡只有我一个人。

苏林,你千万不要再让其他女人伤心了,好吗?

因为,的确太痛了。我不信真的有人能抗得住。

还好,生活还会过去,我还有我的孩子,为了他们,我也要坚持下去。

年后,两个孩子陆续开学,我也要上学了,是当地一个二本院校,我属于高中学历先升专科,再由专科学历升为本科学历,前后五年时间。

虽然这样的学历对我日后的发展作用可能不大,不过起码能弥补上我没有上过大学的遗憾,还是蛮让我期待的。

课程不算太难,时间也充裕,很适合我这种带娃的宝妈。新鲜的学习生活,让我第一次有了追求人生新方向的勇气。

白,送完新新去幼儿园,我尽可能待在学校里,偶尔上自己班的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蹭”其他同学的课。

学校很大,我也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勉强摸清楚几个学部的所属情况,那些学院什么时间有什么活动等,我感觉我就算全身心投入到学校里,我的时间都不太够用。

尽管我自己很忙,利用空余时间,我还给新新选了几种兴趣班,挨个让他去尝试,想发掘一下他自身的潜力。

结果发现,他只对会发礼品糖果老师的课程感兴趣,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是绝对留不住新新的,即使是积分奖励兑换那种形式的都不行,他必须要当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奖赏。

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能为了他一个孩子改变规则,因而新新渐渐对这些课程都失去了兴趣。

没办法,还得是老妈出场。

我经过对比考察,给他报了一个体能运动的课程,另外两个则是书法和绘画,其实也就是让他既能保证运动量,还要学会观察和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每节课后,我都会给新新准备零食和玩具,还特意告诉他,这是奖励他坚持完成课程的,只要他认真上课,不仅老师同学们会越来越喜欢他,礼物也会越来越多哦。

为了迎合他的喜好,也让他感到惊喜,那段时间,我没少浏览各大购物网站,也顺便给年年买了不少精致好物,有一些还被年年带去学校,引起了孩子们的疯抢呢。

其实我也明白了,很多玩具也好,零食也罢,差不多都是我们时候体验过的,换了一个形式,或者升级了一下版本又重新俘获一批孩子的心,再次赢得市场。

管它顺风逆风,只要我们坚守得够久,总能遇到属于我们期待的那一阵风。

现如今,孩子的用品劣质和材料危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也吃过一些亏。有时候花了更多的钱,获得的也不见得是质量安全多么让人放心的产品。

养育孩子,家长需要关注的点还有很多,最主要就是不能偏听偏信,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周末时候,我还会直接带两个孩子来学校里玩,这可是孩子们的乐园啊,吃的玩的,一应俱全,孩子,动作随处可见。操场是跑不到边的,树木是怎么数也数不清,教学楼一栋连着一栋,各种课余活动应接不暇。

两个孩子甚至激动得开始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有希望的事情,毕竟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待的学校这么好玩,不是这边一群在踢球,就是那边一队在跳舞,拔河比赛让人喊哑了嗓子,辩论赛又逗得人笑不可支。

两个家伙,看见别人叫,他们就跟着叫;听见旁人笑,他们也不管笑的什么内容,也跟着傻笑;大姐姐们喊他们“盆友”,他们还挥手打招呼,像是什么移动的吉祥物。

新新抱在怀里还能乖几分,一放到地上,和哥哥两个人牵了手,仿佛瞬间踩上风火轮,三两下就跑没影儿了,简直堪称神迹。

很意外的,苏林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张姨得知我现在带娃和上学两头忙,约了几次,约不出来,也渐渐不再打扰我,只是忙不过来的时候,记得找她,反正她时间多的是。

张齐读了一个职校,眼看就要毕业,还是整没有正形,辅导员偶尔打电话给她,是联系不上张齐了,让家长看看情况。

张姨打电话倒是每次都能联系上,不过也问不出个子丑寅卯。

张姨很惭愧,对两个女儿一直都疏于管教。大女儿十分听话,她便觉得做家长很容易,没想到还是在女儿这里吃了教训。

她向苏林请了长假,是去女儿学校看看,关心一下孩子对未来的计划。苏林自然同意。

以往通电话,张姨只要一聊到学习和就业的事,张齐就满脸不乐意,嘴里重复着,她自己心里有数,不需要大人瞎操心之类的话。

张姨还是前几年送张齐开学报名的时候,去过一次女儿的学校,如今再去那座陌生的城市,她心里还是有点慌,担心走丢。

听张姨,苏林给她专门添加了一个当地学校的大学生当作地陪,先是在火车站接人,直接带她去学校,要是张姨和张齐联系上,女同学的工作就算完成,要是张齐很忙的话,女同学负责安排张姨的住宿问题,顺便带张姨四处游玩一番,一应费用,苏林最终来结算。

看来,苏林还是想得蛮周到的嘛,别张姨了,要是换我出发去新的地方,我也会很蒙圈的。

我在感叹张姨这下可以放心出门的同时,不免想起我婆婆,明明她才是最应该感受儿子那片孝顺和真心的人,可是她却白白浪费了这样的机会。

于此同时,我也很佩服苏林,纵使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长大,仍然长成了善良懂事的大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或许,这也正是苏林和张姨两个人彼此之间的福报吧。

五月的一个周末,我送新新去上辅导班。初次进入大学的兴奋和激动逐渐淡去,剩下的只有日复一日的上课,是个人都会变冷漠的,好吗。

我自己的课其实很少,一周去一两次都可以了,最近就连新新都好奇,我怎么不带他去学校了。

上课本来就烦,带孩子还要往学校跑,真的心累。

没人告诉我,结完婚再上学,特别是带娃的同时,还要上学,是这种非人体验啊。

开玩笑啦,就是发发牢骚。毕竟,这条路还是我自己选的。

我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家长要把孩子送去上辅导班,知道孩子进教室后的那两个时,家长有多惬意。

我什么都不想,连手机都懒得玩,就是闭眼在休息,我急需精神能量。

旁边一个孩子鼻子里发出一抽一抽的声音,持续了半个多时。起初,我还以为他是感冒了,由于是别饶孩子,家长又不在身边,我也不好私自给他喂药。

只能在老师办公室门边的水壶那里给他倒了一杯温水,让他喝点水舒缓一下。

后面有辅导老师走出来,告诉我,这个孩一直是这样的。老师上课时,他不认真听讲,回家后作业也懒得做,每次都是交一份空白作业给老师,关键是家长在家里也不监督,完全等着老师来弄。

老师只能要求他在下一次上课前,必须要把作业完成,才能进教室,否则就没法继续上新一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