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袍湔传 > 第三十二章 寺庙杀人案告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二章 寺庙杀人案告破

南唐的寺庙,和尚们用的都是度牒,世俗百姓用的是户所。户所通常是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一个户所,一个悄悄监视的和尚,这让李直的心里有了十之八九的把握。看了看户所上面的名字,艾猛虎,有点生猛的名字。

李直带着班头差役们沿着山腰的路,开始像下边走,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线索。随着往下走,坡路也越来越陡,冬日的山路两边,没有树木,没有绿色,都是一片光溜溜的土地。慢慢的路延伸的越来越窄。

班头为李直指出了他捡到户所的位置,那是临近山脚的位置了。从哪里向下走一些,便是山脚,一排排的茅屋,看来像是住着人。

“这些茅屋是干什么的?”李直问班头,班头也有点迷糊。于是一群人边径直朝那些茅屋走去。走着、走着大家都发现问题了,脚下的土地有些潮湿,开始有些粘脚了。几个人相互看了看,似乎若有所悟。

于是几个人想绕开这些潮湿地带,但无论是往哪边走,都有潮湿泥土,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朝茅草屋走去。

“出个人,在这附近走走,看看有没有脚印,和那个死者差不多的。我怀疑他脚上的泥就是在这里踩上的。”

“好的。”班头答应后,亲自带人去了。

当李直走近茅屋时,这才发现,茅屋这一片住着不少人,大概有十几户人家。

李直在一户茅屋外面喊了喊,很快就有几户人家都出来了人。

“你好。几位老乡,你们是这里的住户吗?”

“嗯。我们是住这里的。你是干啥的?”一个村民警惕的回答道。

“我是在这上面闲逛,看到有路就走下来了,结果发现你们这竟然还有茅屋,所以很是好奇。”

“俺们是给寺里干活的。有啥干啥,种种菜啊,通通水渠啊,反正有啥干啥。”

“那这一年能挣多少钱啊?”

“不多,挣啥钱啊。混口吃的,饿不死就行啊。”一个老头话有些低沉。

“那咋还住着茅屋了啊?这个地方,实话,看着不咋样啊。多潮啊。”李直挺为这些老百姓抱不平的,不过南唐就是这样的社会,从来都是剥削和被剥削,不存在后世那些能平躺的工薪阶层,农、工、商都是士的附庸和劳动力。

“这些地以前归俺村,现在,归了寺庙,寺庙没撵俺们走。”一个后出来的年轻人憨憨的道。

“请问几位,咱们这村里有没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大哥啊?他应该是一个人生活,平时也识文断字的。”李直打听到。他其实也想借机看看这些饶反应。

“他的是不是艾迷糊啊?你是干啥的”一个老头朝其他几个人问着,继而警惕的看着李直。

“我是衙门师爷,找他有点事儿。”李直直接自报家门。

“不能。艾迷糊不是去看他老娘了吗?”另一个人斩钉截铁的着。李直发现他的表情有些僵硬,而且话略微有些不自然。

“艾迷糊平时在这里都干些啥活呀?”李直接着问道。

“他呀,就像师爷你的,稍微识文断字,是不是帮寺里出去买买菜啊,记记账啊,什么的。不然的话,他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人,和尚们才不愿意要他呢。”

“俺们都是粗人,啥活都能干。”年轻憨憨道。

“那艾迷糊和谁走的啊?”李直见他憨,就问他。

“常叔的啊。”憨憨着看向旁边的一个老头,这个老常头就是之前表情僵硬不自然的那个。

李直敏锐的看向他。

“老常头,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来吧?”李师爷此时心里终于有底了。

“俺知道。我和你,都,能放了俺不?”老常心理素质不过硬,立马就熊了。

“你吧。”李直一脸严肃,一副恶狠狠的表情。

“俺前几和艾迷糊出去买菜了,回来的时候,艾迷糊和掌律大和尚见着了,掌律嫌我们回来的晚,就骂了俺们几句,可艾迷糊不知道咋的就抽了疯了,掌律和尚在外面不干净啥的,两人一下就干起来了,然后不知道咋的,艾迷糊一下子就死了,倒地上就死了。俺作证,大和尚没使劲打他,就两个人就推着……俺也不知道咋了……”老常明显有些急的口不能言的意思。

“嗯。我听得明白了,大家伙也听到了吧?”李直立刻把大家都做为旁听证人。

众人都表态听明白了,有人开始谴责老常,他不地道,甚至有的还骂他是凶手,老常开始禁不住害怕,开始哭了起来。

“那他怎么跑别人菜窖去了?”李直开始好奇了,这两个地方八竿子打不着啊。

“大和尚也害怕,让俺想办法,俺也不知道咋办,那个菜窖是俺之前看到的,俺寻思没人知道,俺就偷偷放那了。万一那家害怕,给埋了呢,那就更好了。俺也不知道咋办了啊。呜呜呜……”

这回李直听明白了。这老常是想假手于人,不成想,搬石头砸自己脚了,不过,如果真的是像他的那样,那这个“艾迷糊”就属于是突发心脏病之类的,算不上是和尚杀死的。

至此,案件算是水落石出了,死的这个就是艾猛虎了。接下来就简单了,李直和班头带着老常,去抓住大和尚,供认不讳后,就回洛阳结案。

本来不复杂的案子,但是之前的人并不是非常细心,也就没有注意“艾迷糊”脚上的稀泥的这个细节,再加上“艾迷糊”死在菜窖,这就让人误以为他是去偷菜,死在人家菜窖了,如果不是李直细心,这个案子最终,可能也就是以“偷菜不成死在菜窖”结案了,至于寺院方面,因为是掌律和尚下令,不接待外客,这个怪不得寺院,只能算是掌律和尚滥用职权,寺院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了。这让李直不仅想起了后世的一个“玄奘寺”的案子,寺庙里面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仇人,寺庙的主持却渎职、掩盖真相,种种恶行,令国人不耻,亲者痛仇者快。

跑了一,又是骑马,又是逛寺庙,到处找线索,李直累的要死,不过好在解决了案件,李直干脆回家,打算泡个热水澡,明再和武庆春大人汇报这个案件的情况。

坐在热水桶里,不自觉的就开始犯困,长生进来添水,给李直轻轻的按着肩膀。

“长生,你咱们生活、奔波,这样起早忙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李直问道。

“殿下,奴才读书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时候,老人,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人,一辈一辈的,就像牛一样,就知道拉个车。咱活着,也就是活着,非要图啥,奴才图的是在您身边,一直伺候下去。殿下,您呢?你图啥啊?”长生这一问,把李直也问懵住了。是啊,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这样生活,图的什么呢?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前世的生活,巨大的不同啊,那个回去的世界。

这里有什么呢?好像是一无所有啊。我该有些什么呢?亲人?名利?我能做些什么呢?真的要这样一直默默无闻的‘潜伏’下去吗?

“长生,你想回长安吗?”李直问道。

长生沉默着,没有回答。

李直脑海里突然便想起一句话来,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