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走后,孔明对后主,邓芝这一去肯定会不辱使命。东吴也一定会派人来答礼。陛下要以礼相待,让他回去之后可以可以服吴王和我们联合。我们一旦联合,魏国一定不敢对我们用兵。我们搞定他们两家之后,我会亲征南方,平定蛮夷,然后进攻魏国。消灭魏国之后,东吴也活不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统下了。
后主听后,表示完全同意。
张温和邓芝来到后,张温自以为得志,感觉有点傲慢。
后主按照孔明的意见对张温十分照顾,还次于金帛之类的东西。
酒宴的时候,孔明也亲自殷勤劝酒。
正喝着酒呢,益州学士秦宓看不惯张温的傲慢,有意挑衅。
张温笑着对秦宓,你既然是学士,不知道是否有真才实学?
秦宓更不服气了,很严肃地,我们这里三岁的孩都懂得很多,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张温故意问,那请问有头吗?
秦宓,有啊。
张温问,头在哪里?
秦宓,在西方啊。诗经里面,乃眷西顾。按此推测,头应该在西方啊。
张温又问,有耳朵吗?
秦宓回答,当然有了。诗经里,鹤鸣九皋,声闻于。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
张温又问,有脚吗?
秦宓回答,有啊。诗经里也了,‘步艰难。’没有脚怎么会有步?
张温又问,有姓吗?
秦宓回答,怎么可能没姓呢?姓刘。
张温问,你怎么知道姓刘呢?
秦宓,子姓刘,所以姓刘啊。
张温又问,太阳是生在东方吗?
秦宓对答,虽然是生在东方,但是却是落在西方。
秦宓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张温也没有更好的问题可问了。
秦宓问道,先生是东吴名士,既然问我事,肯定对道很熟悉。我想请问一下,古时候混沌分开,阴阳可判后,轻清者上浮为,重浊者下凝为地;共工战败后,用头去撞不周山,柱折断,地缺一角:斜向西北,地陷在东南。既然轻清上浮,为什么斜向西北呢?轻清之外,又是什么东西呢?希望先生能够教我。
张温哪里懂这些东西,编也不好编,只好沉默不语。
孔明怕张温尴尬,故意,喝酒的时候的话,都是戏谈。先生对安邦定国的道理非常精通,就不要在意酒后斗嘴的游戏了!
张温也很感激孔明,很谦恭地拜谢。
孔明让邓芝和张温一起回东吴答礼。
邓芝拜辞孔明后,和张温一起又赶去东吴。
张温回来后,不住嘴地夸奖后主、孔明人不错,都是真心实意的要和好,还派了尚书来答礼。
孙权很高兴,对邓芝也是以礼相待。
孙权问邓芝,我们两国一起灭魏,以后得了下,两家分治,不是一件很高心事吗?
邓芝,‘无二日,民无二王’。灭魏之后,到底谁是命所归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作为君主,肯定要注意自己的德行,作为大臣的,肯定要尽好自己的忠贞之心。这样战争也就无声无息了。
孙权大笑,你的很有道理。
完,还重重地赐给邓芝很多礼物。
从此以后,吴、蜀两家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