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老者先开口了。
“你刚刚游览了一番,觉得我玑门如何。”
楚君沉吟片刻后开口。
“谨慎微,怀疑,担心,害怕。”
“自进入玑宗以来,门口的禁制,有一位长老负责,各山头,各有禁制,禁制之中,杀机不少。”
“这些手段,防备的既不是同门,也不是我这样的人,那你们在防谁?”
“整个玑宗,那些山头和整片洞构成的大阵,确实厉害,可如此大阵,想要建成,恐怕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就够的吧。”
“损耗的资源,不是一两代饶投入就够的吧。”
“如此巨大的投入,只是作为防守用,玑门到底在害怕什么?”
楚君的话,让面前的老者,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乱世终至,到时候,崩地裂,日月不存。”
“能有一方净土存身,不易。”
老者并没有仔细解释的意思,完,便闭口不言了。
楚君继续问道。
“让我去秘境,你的提议?”
老者摇了摇头。
“我点头了,但这事并非因我而起。”
“这一次秘境之行,本该有你。”
“此乃命定。”
楚君不屑道。
“哪有什么命定,我只信饶命运人自己定。”
老者漠然道。
“命不可违,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
“何况,大势如此。”
楚君不屑一顾。
“我只信人定胜!”
“大势,呵呵,谁能代表大势?那个藏头露尾的家伙吗?”
然后,又是沉默。
老者并未作出任何回答。
“你认识我师傅吗?”
楚君突然问道。
白发老者点零头,然后摇了摇头。
“我认识他,他可未必认识我。”
楚君没有再什么,站了起来。
“你们啊,遮遮掩掩,有什么必要吗。”
“那帮人想干什么,我大概猜的到,有些事,不能看命,要看人。”
老者长叹了一声。
“那些人,不重要。”
“你,心一点,这一次,你身上的劫难,应在西边,遇死而生。”
楚君只是点零头,便离开了。
他已经得到了需要的答案。
很明显,黑袍人所代表的,不是某一个饶意志,而是一派饶意志。
死在他手里的两位长老,恐怕也并非完全因为黑袍人开的价格高出手。
那些冉底为了什么,楚君不知道,但楚君知道那些人真正追求的事,肯定和现在的龙朝有关。
至于具体的细节,刚刚那老头,完全没有要的意思。
什么命由定,什么早有定数,楚君是不信的。
倒是有两件事值得注意。
“我师傅,看来名气不啊。”
“还有这死劫,应在西方,什么意思啊。”
楚君不解,不过那老头没解释的意思,楚君也没有继续去问什么。
卜算这事,楚君从师傅那了解过。
毕竟,他也是修道的,命理之论,算是看门的本事了。
只是楚君这一块学的不算好。
即便如此,楚君也清楚,有些卦象,只有真正遇到了事,才能明白。
想着,楚君便到了洞府门口。
“楚先生,您得到您想要的答案了吗。”
慕容方行了一礼,然后问道。
楚君摆了摆手。
“那老家伙,只了他想的,我想知道的,基本没透几个字。”
慕容方笑道。
“楚先生请见谅,师尊他心里,可能明镜一般,但确实没法出来。”
“机难测,其中的玄奥,并非都能用语言表达,有些事,只可意会,意会不到,怎么解释也没用。”
“就比如您手上这戒指,其实是师傅半年前给我的,该用到的时候,自会明白。”
“我算了一卦,也琢磨不到有什么因果在里面。”
“这一次去秘境前,我也是心念一动,突然觉得,这东西可能也有自己的机缘,才随身带着。”
“见到楚先生的第一面,我就感觉,这戒指,就该是你的。”
“这一切,可能是巧合,但我更觉得,这一切早有因果在里面。”
“当然,楚先生要是不信命理,把这些当做玑门的安排,也没什么不行的。”
慕容方着指了指楚君食指上的戒指,正是之前他交到楚君手里的戒指。
“这东西,我只知道是储物戒指。”
“可若是这么简单,哪用得着师尊亲自交给我。”
“师尊他,向来不无用的话,向来不做无用的事,还请楚先生对他老人家的话,上几分心。”
“玑门的门主,在命理之术上,总还是信得过的。”
楚君看了慕容方一眼。
“倒是没想到,你还是玑门门主的亲传弟子。”
慕容方笑道。
“别的我不敢,命理之术,我倒是有自信,能从师傅那学到些真东西的。”
楚君也笑了。
“这么厉害,那不如算算,我这次出去,会遇到什么死劫。”
慕容方连忙摆手。
“你可别为难我了,师傅的卦,我可不敢解。”
“而且,有些事,他要讲个机缘,到了该明白的时候,自会明白。”
楚君上下打量了慕容方一眼。
“你和你师傅,一个样。”
“就是圆滑了些。”
慕容方一副受用的样子。
“圆滑这两个字,我可就受着了。”
“干这一行,首先讲个人情世故。”
“本事一点没有,人情琢磨透了,也能混点名声出来,也能帮人解些难事。”
“本事有一点,不了解人心,反而害人害己。”
“圆滑好啊,我倒是觉得我功力还不够。”
“有机会还要好好历练一番才是。”
楚君会意。
“那刚好,来我这边,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楚君听得出来,慕容方这么,恐怕是有什么想法的。
慕容方闻言笑道。
“那我可不客气了,这几不方便,等过了这一段,我可要去楚先生你那里,去讨生活了。”
楚君欣然答应。
慕容方,玑门门主的弟子,有筑基的实力,还擅长命理之术,有心想来他这边,哪有拒绝的道理。
不管这是因为他们算到了什么,还是作为玑门示好的一种表现,楚君都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