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儿成为赵鸢之后,丽娘正儿八经收的第二个弟子。
赵鸢拉着朱喜儿来去钱满面前好一通炫耀,“妞妞,我现在可是大师姐了,下头还有个师妹了!”
除了丽娘的武术班,还有容漪姑姑的识字基础班,阮先生则是教授更为高级一些的诗词班,甚至还有她娘王氏教授的手艺班。
书院里还有食堂,食材基本来自钱满自家的农场,掌勺的是伍叔特意在一品居挑选的大厨,其他用于食堂后勤工作的钱满请来的二婶子和周婶子等人。她俩作为生鲜店的两大领班,手下早已经培养了好几个店员,正好闲的没事做,听钱满一提起就想着过来试试看。
食堂效仿的是现代学校里的食堂打菜方式。有一个大桌,上面放着不同的大盆,盆里的菜都不一样,喜欢吃啥就自己取旁边的大勺子打一勺就成
王氏这几肉眼可见的兴高采烈,每日里将店里的事一忙完就赶着去书院,这里的几个女娃都喊她女先生哩,她长这么大还头一次体验呢。
秀花每回都羡慕地瞧着,要不是她肚子大了,家里人害怕出个啥子意外,非不让她去,就连家中的一些杂活也不让干。
秀花很是感激自己能嫁到这样的家里来,就替同村的一些姐妹,哪个能像她这样怀着孕在家里享福的。
每日里睡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婆婆就把饭做好了,还温着就等她起床来吃。每日里各种滋补的炖汤也不少,自家妹子还让她每日里喝杯牛奶,是对肚子里娃娃好。
这季节里自家农场里结的果子都吃不完,自己公公都是挑里面最好的送到她这来,这也是二妹的孕期要多补充个啥子维生素。
狗蛋作为自己相公那就更别提了,她月份大了后脚也肿了不少,腰更是弯不下去,每晚上还都是他给自己洗的脚。
她以前可是听几个嫁的早的姐妹出嫁后家里的事都是自己挑起来的,婆婆每日就知道翘着个腿盯着她做,还会各种挑刺,嫌你笨手笨脚,做事没她利索。
即便是自己怀孕后,挺着个大肚子还得去割猪草喂猪,做饭伺候一大家子。
王氏便是过过这样的苦日子,她还怀着钱满时还得被李氏指使去喂猪砍柴,做饭烧水。整个月子期里,因着生的是个丫头,李氏只拿了三个鸡蛋来,连一块糖都舍不得,她记得自己大嫂坐月子时,可是每日都能喝上红糖鸡蛋水的。
王氏因着自己身上经历过这样的事,因而在自己有了儿媳后,她坚决不会让自己像李氏苛待儿媳那样苛待秀花。
秀花也是后面从狗蛋嘴里知道的,狗蛋那时候还,只知道三婶当时挺着肚子还被奶骂着要去山上砍柴。
秀花在那之后对王氏这个婆婆就更添了一丝心疼,是女人对女人之间的心疼。她怀着孕都这样享受了还不时觉着身子难受,大肚子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她难以想象那个时候王氏是怎么忍着难受还得在家里干各种活计,得不到半点歇息的。
书院算是上了正轨,总得来还是学生数量太少了,以至于每日里只能一个班一个班的上,但凡分开上课,一个班就两三个稀稀拉拉的人了。
不过这时还是青山村的村长找了过来,村长同她们家一直交好,且周婶子也是她们家创业初期的老员工了,如今和满生鲜的红利都给周婶子和二婶子一人分了一成。
村长过来时,正好是书院放假,钱来寿赶忙将村长请进家来,又嘱咐王氏中午待会多炒几个菜,他得陪着村长多喝几杯。
“来寿媳妇,别听他的,随便弄几个菜就成,我今儿个来可不是为了找你子喝酒的,我可是有正事来这找妞妞的。”
“村长爷爷,有啥事啊?”
村长这会儿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咽了口唾沫,慢悠悠地道:“这个,妞妞啊,你们家办的书院咱们村都知道了,你周奶奶回来也和我聊了,是里面只招收女学生,各种东西都学,她看着都恨不得年轻个几十岁也去上个学哩!”
“这不村里人都知道你那书院办的好,就都想托我来找你们情,你放心,那些是要让自家儿子去的我可一律没答应,好好的子去人家女子书院做啥,其他的书院就不能读了啊?”
村长顿了顿,又接着道:“这可是咱们大晋第一座女子书院,妞妞啊,你可是了不起。你村长爷爷可不是那种老古板,女子怎么就不能学这些了,谁的女子不识字才是德,我可不同意这些法!”
钱满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村长,她也没想到在这个封建王朝一个山村的村长还能有如此觉悟,真是了不起。
她这些日子跟随阮先生出门招生,听过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丫头片子读什么书,等再大些嫁了人,生个儿子不比什么都强。”
她点点头,“村长爷爷的是,若是那些人是真心想让自己闺女来咱们书院的,那我肯定同意。”
当钱满就回了趟青山村老家,许久没回村里了,村民们见到钱来寿还亲热地上前打招呼。
村里适龄的姑娘有些早已出嫁,剩下的其实也不多,拢共就四个姑娘,岁数和钱满差不多大,这几户人家里还真是真情实意地要送闺女去上学。
有些的甚至都准备好了束修,钱满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那一大块猪肉和一些自家晒的菜干。其他人一看,还能这样,也都纷纷跑回去匆匆拿了些自家种的瓜果蔬菜。
这些都被带回去放食堂给学生加餐,那几个姑娘辞别家人,跟着钱满去了山居书院。书院里也有住处,专供那些家途远,不易回家的人用的,也不收任何费用,只是那些住书院的学生得负责书院的卫生,以及住处也得保持干净。
那些住书院的学生,有些的大清早起来打扫书院,有些的见没活干还会去食堂将菜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