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历史 > 随时穿越明末 > 第344章 隆重接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之后,楚江秋和陈近南等一干人被请到了朝鲜王宫之内。

朝鲜王宫从外形上看和华夏的故宫非常的像,应该就是模仿故宫而建造。

当然了,用料和规模上就没办法和故宫相提并论了。

很快,就有朝鲜的官员将楚江秋一干人迎接进了王宫之内,然后在王宫之中拜见朝鲜国王李渊。

幸好来之前楚江秋请教过相关礼仪,倒也不至于失态。

双方见过礼之后,朝鲜国王李渊不由问道:“两位使,不知哪位是楚才子?”

楚江秋微微愕然,朝鲜国王居然知道我的名字?难道哥们的名字已经传到朝鲜来了吗?

楚江秋起身颔首道:“我便是!”

李渊不由起身向楚江秋行礼道:“本王代表朝鲜人民,向楚才子致敬!”

“若不是楚才子一力发动这次剿匪行动,将海上的倭寇几乎剿灭一空,我朝鲜子民,必定会遭受那些倭寇得袭扰!”

霍,原来知道我的名字只是因为剿匪这一件事情而已,楚江秋不由得大失所望。

接下来,就听李渊接着道:“其实本王在很久之前就听闻过楚才子大名了,为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王对楚才子的才学是极为敬佩的!”

其实这时候的朝鲜对大明还是极为关注的,听过楚江秋的事迹倒也不足为奇。

就听李渊接着道:“不但如此,就连楚才子一手创办的大明日报,我们朝鲜都是每期不落的都买了回来。”

“楚才子,本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三种新型农作物能不能传播到我们朝鲜来呢?”

其实就算不问楚江秋,他们通过自行购买,也能够买到三种农作物的种苗。

不过李渊判断楚江秋不太可能拒绝他的这个请求,所以倒不如直接提出来的好。

尤其是李渊现在非常看好楚江秋,准备极力拉拢楚江秋。

当李渊得知来使居然是楚江秋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

而楚江秋听了李渊的请求,根本就没有拒绝,当场就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就听李渊接着道:“楚才子真是大才啊,大明日报上关于农业方面的学问,对我们朝鲜的农业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对了,楚才子所写的红楼梦,女看了之后,忍不住赞叹红楼梦为千古第一奇书呢!”

其实红楼梦搁在现代,的确就是千古第一奇书,位列四大名着之首。

不过这种称赞楚江秋都是不好直接接下来,连忙谦虚地道:“谬赞,谬赞,这个万不敢当!”

李渊正色道:“哎,楚才子不必谦虚,女银姬一向不曾妄言,若不是楚才子写的真的好,女是万万不会这么的。”

咦?这个李渊一再在哥们面前提起他女儿,到底几个意思啊?

不过朝鲜多美女,李渊作为国王,妃子肯定不会丑到不能见人,也就是,他女儿也绝对不能难看。

楚江秋现在倒是真想看看这位国王的女儿长什么模样了。

不过这种想法也不过是在脑海中YY一番,就被楚江秋主动过卖了。

这一次来朝鲜,主要还是要朝鲜出兵,至于其他的问题——请问他楚大才子是个见了美女就走不动的人吗?

额,好吧,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美女。要是美女走的话,估计他也就走了。

总之,正事要紧。

大概每个男人听到有美女,尤其是多才多艺的女才子的时候,大概心里都会产生想要见上一面见识一番的念想。

楚江秋也不例外,不过凡事以大局为重,再加上现在楚江秋也不太愿意招惹感情债,因此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没有多想。

否则的话,就凭钱雨柔对他的痴情劲儿,你当楚江秋看不出来?

只要他想,早就吃干抹净,这会子只怕连宝宝都怀上了也未可知。

从这一点上来看,楚江秋倒真是个谦谦君子。

当然了,如果事情真的走到他没办法拒绝的哪一步的话——咳咳,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交谈了一番,宾主尽欢,然后下面就进入了朝鲜国王设宴款待大明使者的环节。

楚江秋和陈近南被请到客座上,至于那些随从,就不可能全部安排到这一桌上,由国王亲自作陪了。

他们被带了下去,另有安排。

很快,就有一干宫女行云流水般地将美食一一呈现上来。

对于朝鲜的美食,楚江秋感觉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其中的几道,比方墨斗鱼、参鸡汤还有猪血米肠,口感还是非常好的。

至于其他的,就是一些海鲜了,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泡菜。

当然了,实话,也就只是不错而已。

不别的,和然居里面的菜肴想必,那就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楚江秋忽然问道:“国王殿下,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句话当讲不当讲这种话,通常不会用在这么正式的场合上。

并且以楚江秋的身份讲出这种话来,给人很不礼貌的感觉。

幸好李渊没有这么想,他觉得楚才子出这种话来,必定是有他的理由的。

很快,李渊就猜测到楚才子这句话的原因来了。

李渊不由道:“楚才子有什么话直便是,在座的都是我朝鲜重臣,不论楚才子了什么,本王保证不会传出去。”

而李渊的一番话,则是让在场的朝鲜大臣俱都为之一震。

感情这两位使出使朝鲜另有目的,倒是不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来。

就听楚江秋道:“国王殿下,扶桑一直以来都和你们比邻而居,也是你们最大的威胁。”

“并且扶桑人有极大的野心,从来都未曾安分过,只要他们稍有实力就想着向外扩张之路。上一次若不是大明出兵的话,恐怕现在朝鲜已经亡国了。”

“国王殿下,句大不恭的话,如果我大明来不及出兵呢?或者,大明被其他方面的战事给纠缠住了,不能及时出兵呢,将会有什么后果?”

楚江秋这番话的极重,重到一干朝鲜大臣包括国王在内,脸上都挂不住了。

不过楚江秋要的,也正是这种效果,如果不将事情的利害关系讲清楚了,他们是不会选择出兵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