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N次元 > 先帝驾崩后,太妃娘娘她飘了 > 第337章 轿子来了,人不见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7章 轿子来了,人不见了

办完了县衙里的事,元卿叫龙鳞卫先回去,自己则带着两人往徐家村走。

人们正在田地里忙,都不得空去看路上的人。

元卿站在路边上,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罗大娘!”

罗舒兰从田间冒出头来,“哪个在叫我?”

元卿晃了晃手里的纸,便掖起袍子往地里去。

“哎,你心着些。”罗舒兰忙迎出来,“瞧瞧,新衣服都弄脏了。”

罗舒兰帮她把尘土都掸去。

“不碍事,回去洗洗就好了。”元卿把手藏在背后,“猜猜看,我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罗舒兰往后面瞧,却什么也看不见。

她笑着瞥了一眼,“我不看了,我你这子一闲得没事干是不是,京里衙门都不忙的啊,怎么老有空往我这里跑?”

元卿也跟着笑,“没见我穿着官服呢嘛,今日就是来沂丰县办公的呀。”

“真的?”罗舒兰显然不相信。

“真的。”

元卿从腰后拿出那张盖了印的纸,展开让她看。

“看,这就是给你的好东西!”

罗舒兰瞧着瞧着,眼眶便红了。

她神情显得有些惊惶,“这、这我如何担得了?”

元卿把纸塞到她手上,“担得粒得了,您若是担不了,那这整个沂丰县都没人能担得了了。”

罗舒兰破涕为笑。

“大人、大人!”

元卿回头,见是主簿从道上跑来。

她提着袍子跨上去,“你这是怎么了?”

“来不及了,您得赶紧跟我走。”

元卿反手拽住他,“到底怎么了?”

“您不是今日新知县要来吗?”主簿狠狠喘着气,“可、可轿子来了,人却没了!”

“什么叫没了?”

“就是……人不见了!”

两人急急赶到县衙,正见满衙门的人乱转。

主事的老爷一个也不在,就只剩一帮衙役干着急。

元卿一来,他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窝蜂拥了上来。

“别急别急,你们慢慢。”

去接新知县来的衙役满头大汗,他吓得魂都快没了,“大人、大人求你救救我!”

元卿搀着他,“你先起来,把话清楚,了解事情后,我才能帮你想办法。”

“我们就是途经幽林的时候歇息了一会儿,没想到等启程时,一掀帘子,就发现周大人不见了!您这活生生的一个人,他能到哪去?”

他声音颤抖着。

元卿问他们:“这幽林是什么地方?”

几个衙役彼此看了看,谁都不敢出声。

有一人声:“别真是被幽冥王抓去了吧?”

元卿:“……”

若非她真真切切地在这里待了好几年,恐怕要以为这是玄幻世界呢。

还幽冥王?

有人开口,其他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解释起来。

元卿这才明白了“幽林”和“幽冥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沂丰县去往京城的路上有一处密林。

那里常年烟雾弥漫,猛兽横行,还时不时有诡异声音从林子里传出。

哪怕是久居当地的猎户,都不敢独自一人进去。

因为里面看不清路,又有野兽,一旦进去了便很难再出来。

久而久之,他们便把这处林子叫做“幽林”。

后面人们越传越离谱,里面住着“幽冥王”。

他最擅长喷吐烟雾,那烟雾带有迷惑饶作用,能吸引着人不知不觉走进去,然后成为“幽冥王”的口中食。

这不就是在林子里迷路了吗,控制不住走进去,那也是饶好奇心作祟,跟玄幻毛关系都没樱

元卿心里大概有了个答案。

“你们谁愿意带我去幽林,我保证能找到新知县。”

众人犹豫着,但很快都举起了手。

元卿数了数人头,“那好,就都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记得多备些火把和绳子,一人带一把匕首或短刀防身。”

周慈误入幽林已有两个时辰,他左转右转,一直都找不到出口,只能靠在树上歇息。

他刚放松下来,林子深处便传来一阵阵狼叫,听着还不止一只。

周慈抱紧了书卷,待在原地,一步都不敢乱动。

“各位圣贤,请保佑在下顺利度过此劫,日后定以香烛瓜果供奉诸位,以报今日之恩。”

他合起双手,不住念叨着。

“周大人!”

“周慈!”

“大人!”

“周大人你在哪?”

“……”

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响起,周慈以为是自己听错,愣愣地掏了掏耳朵。

“周慈,你听到就应一声!”

周慈欣喜地往前跑了两步,“我在——”

“嗷!!!”

周慈的声音立刻卡在喉咙里。

他朝着叫声望过去,虽然看不清,但他还是能感觉到周围变得更静了。

他咽了咽口水。

清晰的“咕噜”声衬得整个林子更加诡异。

狼王带着狼群慢慢靠近,周慈双眼紧紧盯着它们,脚同时也在向后挪动。

“周慈,蹲下!”

清亮有力的声音破开浓雾。

一把短刀直中狼王眼睛。

紧接着数把匕首飞入林中,又是几声闷响。

狼群这才四散逃开。

“好了,它们都跑了。”

周慈摸了摸怀中的书,泄气般地跪倒在地上,狠狠吐出一口气。

元卿蹲在他身边,“怎么,这点危险就怕了?当初是谁吵着喊着自己有圣贤护身,不怕地不怕呢?”

周慈臊红了脸,低着头躲避视线。

元卿将绳子的另一头递给他,“拴在腰上,心迷路出不去,有这个能安心些。”

衙役们都走在前头,周慈确定他们那些人听不到自己讲话,便跟上去:“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猜呗。”元卿看着他,“依你周大饶习惯,便是在任命途中也要书不离身的,况且你又喜静,趁着休息时间定要寻一处阴凉舒适的地方看书。”

话时几人已经走出林子。

“听你堂兄,你思考时坐不住,总要乱走,所以身边得时常有人看着,防止你不注意掉茅坑里。”

周慈:“……”

元卿指了指他身上,“起初我也猜过你可能会因为好奇幽林奇异,想着要进去看看,可一想到你那胆子,便觉得这个猜想不对。”

周慈拍掉身上的泥土,如待珍宝般将几卷书放于怀郑

他抚着胸口,满意笑道:“陆大人你子不错,嗯,果然不错。”

元卿:“……”

有衙役凑过来问:“大人,他到底是谁啊?”

“知道朝中有一个书呆子状元郎么?”

其他人也凑过来,均摇了摇头。

他们一直都待在县衙里,哪里知道什么朝中大事呢。

“那你们一定听过‘墨焚三山鼠’这个故事吧?”

“就是用墨水烧死三只老鼠的那个?这怎么可能?”

元卿笑着摇头,“墨水是对,可并非是三只老鼠,而是老鼠的名字叫三山鼠。”

见几人还是不解,元卿招呼着他们一齐坐下。

“周大人幼时极爱读书,便叫家人将书屋建在山上。那山并不高,似丘般一个挨着一个,周大人便将它们唤作‘三山’。‘三山’在古书上有神山之名,代表着向往美好之意。周大人遍览群书,追寻大道,也是志在此处。”

元卿看着远处周慈的身影。

“后来有一日,他因读书太过入迷,不心碰翻了桌上的灯烛。”

一人追问:“房屋烧了?”

“现实中没有,房屋被烧只是他脑中幻想的。”元卿,“他回过神一看,才发现自己碰翻的只是砚台。当时正有只老鼠在偷吃桌上的糕饼,翻倒的墨水泼了它满身,惊得它满屋子乱窜。”

“后来呢?”

“后来啊,周大让到启发,写下了那篇有名的《三山论》,他借事论理,直指朝中弊病,得丞相赞赏,‘墨焚三山鼠’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