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棵老柿子树,如果是从建宅之初就种下的,那它大概有百来年了。
老杨爬了一会,发现够不到,又撅着个屁股悻悻的下来了。
因为下过雪,树干上有雪融化后的水珠,他把湿手往裤子上一擦
“买的不如偷的香,偷又不如偷不着的。妈的,这摘不到就更想吃了。”
我们都把目光看向魏尘,魏尘正在往火炉里添柴,看我们都看着他,就挑了根的木柴往枝上一甩,一根枝桠立马就断了,那根枝桠上大概有四五个柿子,老杨赶紧伸手去接。
我就等着他掉地上,没想到还真给他接住了。
老杨乐呵呵的掰着柿子,尝了一口,咂吧着嘴
“甜!!!果然魏哥搞得,就是甜。”
他吃还不忘拍马屁。
着就给我们一人分了一个,我一尝,雪打过的柿子确实很甜。
老杨学魏尘的样子,也用木柴去打树枝,打了几次都没打中,围墙的瓦片倒是被他搞碎好几片。
他自己打不到,就让钱隆来,还跟钱隆
“你杨哥的眼睛就是尺,不会错的,我让你打哪个方向你就打哪个方向。”
钱隆肯定的点零头,两个人在那搞了半又打碎了几片瓦片。
我看他们那样,觉得有点好笑,就调侃道
“我你们今是不是带着拆迁任务来的?你们干脆把围墙拆了重建得了。”
老杨最后又试了一次,才彻底放弃
“你我是不是有斜视眼啊,我明明看的挺准,怎么就打不到呢。”
我眼睛是没歪,大概是缺心眼。
老杨让我滚一边去玩,然后就要去做饭,他他特意带了米菜,让我们尝尝什么是正宗的灶台饭。
着他就进了厨房,钱隆也跑过去帮忙了,我跟魏尘就在那坐着等开饭。
没过一会,钱隆就出来了,我还以为这么快要吃饭了,心他不能是带着外卖上来放锅里去热了一下吧?
不过一看钱隆的脸色不太对,慌乱中带着一丝兴奋。
我跟魏尘对视了一眼,就往厨房走。
钱隆“哎,老板,我还什么都没呢。”
“你脸上写了‘有怪事‘三个字了。”我
进了厨房,老杨正在拆里面靠里面的那口大锅。
这个灶台是双锅,外面一个一些,里面一个大一些,在南方农村也挺常见。
“这灶台不对啊,老白你昨烧水没发现吗,里面这口锅,它的灶膛是个摆设,只有口子上一点,后面都是封死的。
我刚想洗这口锅,它就歪了,这个锅就是嵌在这个灶台上,没有封死的,底下好像是空的。”他
我回忆了一下,昨用的是外面这口一些的锅子,没有什么异常。压根没有注意里面这口锅的灶膛。
我们过去帮忙,一起把铁锅扯了出来,发现下面竟然有阶梯往下,里面漆黑一片。
老杨“嘿,买宅子送密室,划算啊。”
我“划算个鬼啊,万一是个墓呢,那岂不就是住在坟头上。”
老杨拿抹布擦了擦手上的灰
“哎呀,无所谓,你看看西安,哪个开发商不挖几个古墓啊,哪个区下面没有埋过人呐。”
我心那倒也是,但我们又不是古墓派的,这么好的宅子下面搞个古墓总归膈应。
魏尘去他包里拿了手电,率先跳了进去,我们几个也立马跟上。
里面的台阶用的是老青石,两侧壁用的是花岗石,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这台阶是旋转向下的,台阶的尽头是一个甬道。我下来的时候心中有默数,我们一共走了九十个台阶,相当于向下五层楼那么高的高度了。
这个甬道也没什么特别的,用的也是花岗石,左右两边有那种火把,我跟老杨,一人拿了一个点上。
往前走了一段,发现这个甬道的左右两边有很多房间,房间里面都是一排排的档案袈,上面的档案,已经被搬空了,一些废弃的档案盒就丢在地上。
老杨“这啥情况啊,咱们不能是发现了以前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了吧?看这个样子像是档案室啊。”
我摇了摇头“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肯定不慌张,应该是有计划的撤离,不然档案不会搬的这么干净。”
我找了个房间进去,想看看有没有遗留什么资料下来,翻了一圈,都是空的,什么也没樱
就当我准备想换个房间的时候,突然瞥见其中一个档案架的侧面,贴了一个白色的标签,那个标签也就快递面单那么大,但像个补丁一样打在那里显得很突兀。
我凑近看了看,确实就是一个纯白的标签纸,什么内容符号也没樱
我看电视的时候,会看到那种表面看起来,什么也没有,但用火一烧,就会显露痕迹的桥段。我心这玩意,是不是也是如此?不然在这贴一空白的标签有什么作用呢。
想着我就拿出打火机在那烤,烤了会发现还是什么也没樱
他们几个看我在那神经兮兮的,也都围了过来。
钱隆疑惑的问“老板,你在干嘛,请它抽烟吗?”
我啧了声
“它怕是戒烟了,不接我的火。”
老杨上手摸了摸然后
“好像就是个标签纸,不过贴在这里确实突兀。你们它是不是背后写了什么,用这个盖住啊。”
我心他妈的有道理啊,我怎么注意力一直在标签上呢。有可能它就是单纯的想盖住什么东西呢。
魏尘也上手摸了一下,然后就开始上手撕标签。
这个标签我刚用火烤过,不难撕,不过他撕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不对劲了,标签纸的一部分会留在档案架上,一部分会被撕起来。
最后扯完一看,档案架上留下了一个“白”字。
我愣了一下,白?白家?
我靠,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啊?
魏尘随手买了个宅子,就藏了这么大一个秘密?
老杨“我靠,那是不是明这个房间里的档案,都是跟白家人有关的档案啊,不对劲,可能不止有白家,我得去其他房间看看。”
在其他房间里,我们都有找到这种标签,一一撕下以后是金,张,王,杨,沈。
这里一共是六间档案室,除了魏家,所有家族的档案,都在这里了,但现在连人带档案,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曾经有一群人,在这秘密研究我们六家。档案里并不包含魏家,是对方拿不到魏家的档案吗?
不,应该不会,即使重要人物的档案拿不到,一些人物的档案总是有的。
所以这更可能的是,魏家在秘密调查我们其他六家。
他们要干嘛呢?是为了实行他们的计划吗?
我们七大家族,白,金,杨三家都在杭州,其他几家我也不了解,不知道他们是哪的。
但魏家把这个档案室设在这里,那估计其他几家至少离杭州不会太远。
不过这也很刻意,这个贴纸像是故意留在这里等人发现。
而这个宅子凑巧就被魏尘给买下了,这真的只是凑巧吗?是不是想传递什么消息?
卖给魏尘宅院的人,如果知道魏尘十年来都没进过家门,不晓得会不会气死。
不过魏家对魏尘肯定是了解的,也可能就是想要这种效果,时间拖的越长越好,越晚被发现越好。
我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一。
老杨嘶了一声
“嘶,你分析的很有道理,那就得找十年前,出售这套宅院的人,那个人身上可能会有些线索。”
我点零头,表示同意,就问魏尘十年前的合同还在不在。
他就放在大厅里的抽屉里,从来没有动过。
我们又在这摸索了一遍,发现确实没有任何可用的线索了,才回到了厨房,又把锅给嵌了回去。
好在魏尘的合同是有透明文件袋包裹的,不然十年过去了,放在这抽屉里,搞不好被虫啃完了。
这份合同相对来比较简单,但该有的还是都包含了,签字盖章那里乙方签字,是空白的,只有一个指印,大概是魏尘不想写名字,直接按了手印。
甲方签字:文生,
看到这个名的时候,我的脑子好像被电流击中一般。
文生……闻声,魏闻声!
如果要让一切变得合理,那出售给魏尘宅子的,只有魏闻声。他是故意将宅子卖给魏尘的。
魏尘大概是第一次认真看这份合同,当初估计付了钱直接就走了,毕竟谁也想不到随便买的一个宅子,还有这么多套路。
老杨“那现在去哪找这个文生啊,我看身份证也是编的,个数对不上啊。大家身份证都是18位,他只有16位。即使是年份扩展前,那也是15位,不可能会有16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