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兴华放下电报,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让一群习惯了战场冲杀的军人,骤然转型去设计一个现代国家的复杂政体,确实是强人所难。他虽然有来自后世的见识,有系统提供的知识库,但具体到实操层面,尤其是细节上,还需要专业人士来填充。

他立刻吩咐通讯参谋胡志远:“给聂帅发电,以我个饶名义,恳请他从原晋察冀边区政府抽调几名精通政务、熟悉组织建设的骨干干部,火速支援北平。就……我这边有个‘大工程’,需要专家会诊。”

电报发出后,宋兴华独自一人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他回忆起了后世那个位于东南亚的内陆社会主义国家——老挝的人民革命党执政体系。那套体系相对精简,在保证党绝对领导的前提下,实现了国家政权的基本有效运转,对于初创的日本人民民主共和国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党代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中委会在闭会期间行使职权……政治局是核心决策层……”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着,“书记处处理日常党务……国务院负责行政……一院制国会简化立法程序……司法相对独立但受党的领导……军队和安全部门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汁…”

几后,来自聂帅方面的援兵到了。带队的是原边区政府一位姓李的副秘书长,以及两位在民政、司法领域经验丰富的干部。宋兴华亲自接待了他们,在司令部的一间密室里,他摊开了自己根据回忆和老挝体系框架绘制的草图。

“几位同志,辛苦了。这次请你们来,任务很特殊。”宋兴华开门见山,“我们要帮日本的同志们,设计一套能够有效运转的政务体系。”他详细解释了日本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现状、面临的困难以及自己的初步构想。

李副秘书长看着草图,眼中闪过惊讶和赞赏:“宋司令,您这个框架设计得很高明啊!既坚持了原则,又考虑了现实情况,比我们当初搞边区建设时想的还要周全。”

“框架只是骨架,血肉还需要各位来填充。”宋兴华诚恳地,“我对具体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编制、工作流程这些细节,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各位专家,结合我们八路军的经验,以及日本同志的实际情况,把这套体系具体化,可操作化。”

接下来的日子里,司令部旁边的一排平房成了最忙碌的地方。宋兴华、李副秘书长团队,以及冈田翔太等日共高层,几乎泡在里面。会议常常从清晨开到深夜。油灯下,是激烈而不失理性的讨论,是写满了又涂改,涂改了又重写的方案草案。

宋兴华时而倾听,时而插话,用他超越时代的视野和,引导着讨论的方向。

“政治局席位,就以当初设定的13个来,其中军方代表占9席。”宋兴华在一次关键会议上提出,“革命初期,政权巩固和军事斗争密不可分,必须保证枪杆子绝对掌握在忠于革命的人手郑等局势稳定,再逐步调整比例。”

冈田翔太等人沉思后,表示理解并同意。

“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置,不宜求大求全,先从最紧要的内政、财政、外交、教育、工业、农业等部门开始,等运转顺畅了,再根据需要增设。”

“地方政府参照中央架构,但层级要简化,提高效率。”

“国会代表如何产生?初期可以考虑推举与选举相结合,确保广泛性和进步性。”

“司法体系,最高检和最高法要建立起来,地方法院逐步铺开,但所有司法干部必须接受严格的政治审查和思想培训。”

“公安部负责内部治安,国安部负责反谍、保卫,职能要清晰,权限要明确,绝不能重叠或留下真空。”

每一个条款,每一个职位描述,甚至每一份文件的格式,都在反复推敲中确定。

看着逐渐完善、条理清晰的《日本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组织大纲》、《日本人民军组织条例》等一系列文件,冈田翔太等人眼中的迷茫渐渐被信服和敬佩所取代。

“宋司令,真是太感谢您了!”冈田翔太紧紧握住宋兴华的手,语气无比诚恳,“没有您的指导,我们恐怕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甚至会走弯路。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能否请八路军方面,向我们的每个政府部门派驻3到5名指导员?指导我们开展具体工作,帮助我们培训干部。我们的人……经验实在太欠缺了。”

宋兴华看着冈田翔太眼中真诚的请求,点零头:“可以。我会从纵队政治部和根据地建设组抽调一批得力干部过来。但是,冈田同志,打铁还需自身硬。派驻指导员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学习汉语,加强思想建设,这两条绝不能拉下!尤其是那十几万日侨,必须定期上政治课,每周不能少于4个时!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共产主义,认同新的国家,尽快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来。这是我们事业能否成功的根基所在!”

“哈依!不,是!保证完成任务!”冈田翔太挺直腰板,用略带生硬的中文郑重回答。

政府架构初步理顺,军队的整编也紧随其后。原“日本同盟军”正式更名为“日本人民军”,下辖第1、2、3军和空军第一师。每个军下辖3个合成旅、1个炮兵旅、1个保障旅、1个后勤旅及军部,约4万人;空军第一师下辖两个旅,约5000余人。远藤健太郎、桥本隼人、渡边凉介、佐藤一郎等原同盟军骨干,分别出任军长和师长。一套相对现代、指挥高效的军事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

刚刚处理完日本共和国这边千头万绪的事务,政委王信庭和参谋长熊德诚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两人一个负责对东北挺进军进行深入的政治思想建设和组织整顿,一个狠抓东北挺进军的现代化战术训练,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老宋,这边情况怎么样?”王信庭接过警卫员递来的毛巾,擦了把脸,开口问道。

宋兴华把日本共和国政府架构初步落成的消息简单了,引得王、熊二人连连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