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潜,摇篮使命的真相
面对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绿洲的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两个方向倾斜:一是全力研究清除或屏蔽“追踪道标”的方法;二是集中最顶尖的力量,尝试对那两块融合的“摇篮”碎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守墓人”的弱点或对抗“存在侵蚀”的线索。
夜枭的伤势稍有好转,便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再次进入生命之湖深处,与苏沐雨、雷煌、千面一起,在绝对安静和防护下,手握融合碎片,将神识沉入其中,进行更深层次的“记忆深潜”。墨羽和林宝宝则在外界提供技术支持和生命保障。
这一次,他们不再被动接收信息洪流,而是主动引导神识,沿着碎片中残留的、与“守墓人”相关的规则痕迹,逆向追溯,试图窥探那场导致“启明文明”覆灭、以及“守墓人”诞生的上古秘辛。
过程凶险异常,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触碰与“守墓人”相关的记忆碎片,都会引发灵魂层面剧烈的排斥反应和那道标的灼痛,仿佛在窥视某种禁忌。
然而,付出巨大代价后,他们终于拼凑出了一些更加清晰、也更加令人心悸的真相碎片:
“守墓人”的起源:他们并非外敌,而是“启明文明”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组成的“终极规律研究所”成员。在文明巅峰时期,他们通过推演,绝望地确认了“热寂”是宇宙不可逆转的终极宿命。其中一部分人(即后来的“守墓人”)认为,任何抵抗“热寂”的行为,都是违背宇宙规律的“逆熵”徒劳,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混乱,甚至可能加速终极结局的来临。他们主张“顺应命”,坦然接受消亡,并致力于“维护热寂进程的纯净”,清除一切可能干扰这一进程的“变量”(包括试图延续文明的火种)。
“摇篮计划”的分歧:而另一部分人(“摇篮”的创造者)则坚信“变量”的存在价值,誓要抗争到底,于是秘密实施了“摇篮计划”,分散火种。双方的矛盾在文明末期彻底爆发,“守墓人”视“摇篮”为最大的异端和威胁,发动了背叛性的清洗,最终导致了“启明文明”在内战中走向毁灭。而“守墓人”则在文明废墟上,成为了执行他们那套冰冷理念的、近乎永恒的“守护者”(或者“清道夫”)。
“存在侵蚀”的本质:这种攻击并非简单的能量打击,而是“守墓人”利用他们对“热寂”规则的深刻理解,直接引动目标所在区域的“熵增”速率,使其存在基础快速崩解。这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武器”,针对的是“存在”本身的时间箭头。
一线希望:在记忆碎片的最深处,他们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属于“摇篮”创造者的执念信息:对抗“存在侵蚀”的关键,或许不在于“抵抗”熵增,而在于创造局部的、更强大的“负熵源”,或者,用极致的“有序”和“生机”,去暂时“逆转”或“中和”局部的熵增趋势。而这,正是“变量”特质和“摇篮”力量可能具备的潜力!
真相令人震撼,也带来了方向。敌人是曾经的同胞,是走火入魔的“真理”信奉者。而对抗他们的方法,不是硬碰硬,而是要比他们更理解“变量”,更能创造“奇迹”!绿洲必须尽快掌握这种创造“负熵”的能力,否则,在“守墓人”绝对的实力和规则压制面前,他们毫无胜算。
时间,更加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