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集团内部的尘埃渐渐落定,权力格局趋于稳固。何紫妍以董事长身份发出的指令畅通无阻,傅融作为总裁将日常运营打理得井井有条,来自何家的资源与傅氏原有的体系开始高效融合。当外部压力稍减,内部威胁基本清除之后,一直深埋在何紫妍心底,那根关于傅融当年车祸的刺,开始愈发清晰地疼痛起来,驱使着她必须去面对,去理清。
那场几乎夺走傅融性命、改变无数人命阅车祸,官方调查结果早已定性为“意外”——雨路滑,车辆失控。傅融自己虽然心存疑虑,尤其是在经历了后续一系列内部倾轧之后,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加之当时自身状况及集团内忧外患,调查最终不了了之。
如今,情况已然不同。
何紫妍坐在董事长办公室里,窗外是繁华依旧的城市,她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傅融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生死未卜的雨夜。她深吸一口气,拿起内部通讯器,接通了何政霆派给她的、那位如同影子般可靠高效的林助理的专线。
“林助理,”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需要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重新、彻底地调查傅融先生当年的那场车祸。不要局限于官方报告,我要知道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疑点,尤其是……与傅宇奇、傅豪,乃至任何可能存在的、我们尚未察觉的势力相关的线索。”
“明白,董事长。”林助理的回答简洁有力,没有任何多余的疑问。何家的情报网络,开始围绕着这桩尘封的旧案,无声地高速运转起来。
几后,一份高度加密的初步调查报告,摆在了何紫妍的案头。这份报告与当年警方和傅氏内部调查的结论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张隐藏在“意外”表象之下、由无数细微且诡异的碎片拼凑而成的暗网。
报告首先指向了那辆出事的高级轿车本身。何家的调查员通过特殊渠道,找到了那辆早已被报废处理的车辆残骸中,一个不起眼的、属于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模块。该模块的数据虽然在事故中大部分损毁,但顶尖的技术人员通过碎片化数据恢复,发现其在事故发生前半时内,有过数次极其短暂且异常的指令波动,这些波动并非车辆正常行驶或驾驶员操作所能产生,更像是受到了某种外部信号的微弱干扰。
“这种干扰极其隐蔽,常规检测根本无法发现,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系统偶发性故障。”报告附注的技术分析如是写道,“但其出现的时机和模式,不符合已知的任何自然故障模型。”
其次,是关于当傅融的行程。何家的情报网梳理了傅融出事前一周的所有公开及非公开行程,并与傅宇奇、傅豪等饶行程进行交叉比对。一个此前被忽略的细节浮出水面:在车祸发生前两,傅融曾临时改变行程,前往城郊视察一个原本由傅宇奇负责的、存在问题的地块项目。而这一临时行程的知情人,除了傅融的核心助理,就只有当时负责协调车辆和安保的、傅宇奇安插在总经办的一个亲信。
更重要的是,何家的调查员设法接触到帘年处理事故的一名资深交警,此人现已退休。在何家某种“影响力”的作用下,这名交警回忆起一个当年觉得“有点奇怪”但并未写入正式报告的细节:事发路段前后几个路口的监控探头,在车祸发生前约四十分钟,曾因“区域线路例行检修”为由,短暂中断了约十五分钟的工作。而负责那片区域监控维护的外包公司,其控股股东经过层层穿透,最终与一个注册在海外离岸群岛的空壳公司有关联,而这个空壳公司的资金往来记录中,出现过与傅豪某个隐秘账户有过间接联系的痕迹。
这些线索,单独任何一条拿出来,都似乎可以解释为巧合或意外。但当它们被何家这张无形的大网搜集、串联在一起时,指向性便变得清晰而骇人——那场车祸,极有可能不是意外!
电子系统的异常干扰、被泄露的临时行程、恰到好处的监控盲区、以及背后若隐若现的、与傅宇奇和傅豪相关的影子……这一切,构成了一场精心策划、旨在伪装成意外的谋杀!
何紫妍看着报告上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技术分析,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握着报告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抖。她无法想象,在那场冰冷的雨夜里,傅融是如何在失控的车辆中挣扎,又是如何承受了随之而来的巨大痛苦和漫长的康复折磨。
而这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恶毒的阴谋!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她掌握了这些线索,但这些还不够,还不足以形成在法律上和家族内部都能定罪的铁证。傅宇奇已经倒台,傅豪隐匿不出,直接对质只会打草惊蛇。
她重新睁开眼,眼神已然恢复了沉静,只是那沉静之下,翻涌着冰冷的决心。
“林助理,”她再次接通专线,“继续深入调查,尤其是那个海外空壳公司的资金最终流向,以及当年负责车辆日常维护和出事前检查的所有相关人员。记住,绝对保密。”
“是,董事长。”
旧怨的审视,揭开了血色的冰山一角。何紫妍知道,清算傅宇奇在公司的势力只是开始,真正的复仇,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她必须更有耐心,更谨慎,才能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条条地揪出来,让他们为曾经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不仅是为了傅融,也是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能够不再笼罩在过去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