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集团顶层,如今格局悄然生变。原本属于总裁傅融的那间最大的、视野最佳的办公室,如今门牌已悄然更换为“董事长办公室”。而紧邻其侧,一间面积稍但依旧宽敞肃穆的办公室,则挂上了“总裁办公室”的铭牌。这两间比邻而居的办公室,如同其主人如今在集团内的全新定位,既紧密相连,又职能分明。
清晨,阳光铺满董事长办公室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何紫妍已经端坐其后,面前摊开的是傅融刚刚让林助理送过来的、关于叫停傅宇奇系项目后的资产初步评估报告及后续处理建议。她的目光沉静,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和严谨的分析,时而提笔批注,神情专注而沉稳。
门被轻轻敲响。
“进。”何紫妍头也未抬。
傅融操控轮椅进来,停在办公桌对面。他今日穿着深蓝色的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虽坐在轮椅上,那份属于执行者的干练与锐利却丝毫未减。
“董事长,”他的称呼自然而郑重,将一份文件放在她面前,“这是关于被叫停的‘新锐科技’项目善后处理方案,法务部和投资部联合提报的。涉及海外诉讼的可能性和资产追回路径,需要你最终定夺。”
何紫妍抬起眼帘,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在思考其中的关键点。
傅融没有打扰,只是安静地等待着。他的目光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看着她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提笔在文件边缘写下几个关键词。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在流言中艰难前行的妻子,而是执掌傅氏战略方向的最高决策者。
片刻,何紫妍放下文件,看向傅融,眼神清明:“诉讼成本过高,周期太长,变数太多。我倾向于接受对方提出的折价回购部分核心专利的方案,虽然会有损失,但能快速止损,回笼资金,将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领域。你觉得执行层面有困难吗?”
她的决策果断而务实,直指核心。
傅融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和我的判断一致。执行层面没有问题,我会亲自跟进,确保专利交接和资金回笼流程顺畅,将损失控制在最范围。”
“好,那就按这个方向推进。”何紫妍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动作流畅而肯定,“另外,关于那笔从问题项目中清理出来的资金,我初步设想是将其投入到我们之前讨论过的AI医疗影像筛查项目郑这个领域符合集团未来的革新方向,也与何家部分产业有协同效应。你组织战略投资部做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下周董事会前给我。”
“明白。”傅融接过她签好字的文件,语气沉稳,“我会立刻安排下去,确保报告的质量和时效。”
这便是他们如今的工作常态。何紫妍作为董事长,居高望远,负责把握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审定重大投资决策、处理最棘手的遗留问题。而傅融作为总裁,则是战略最坚定的执行者,负责将她的宏观蓝图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管理庞大的日常运营体系,确保这艘商业巨轮沿着既定航线平稳高效地前校
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在接下来的高管会议上,这种默契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当有业务板块负责人对何紫妍提出的新的研发投入方向表示疑虑,试图以“短期盈利压力”为由委婉反对时,何紫妍尚未开口,傅融便已沉声接过话头,从市场趋势、技术壁垒、长期竞争力等多个维度,条分缕析地论证了该方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语气不容置疑,彻底打消了对方的侥幸心理。
而当傅融在推动一项内部流程改革遇到阻力时,何紫妍只需在关键时刻,于董事会层面明确表达支持的态度,那些暗中的掣肘便会悄然消散。他们一个定调子,一个扫障碍;一个绘制蓝图,一个搭建桥梁。
夜晚,回到傅家老宅属于他们的院落书房。
白日的正式与严谨稍稍褪去。何紫妍换上了一身舒适的居家服,坐在沙发上,翻阅着何家那边传来的一些行业前沿资料。傅融则在一旁的书案后,对着电脑屏幕,复核着明日需要签发的几份重要运营指令。
“今在会上,李副总那个表情,真是……”何紫妍忽然轻笑出声,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戏谑,仿佛回到了更私密的相处模式。
傅融从屏幕前抬起头,看向她,唇角也微微扬起:“他习惯了过去的思维,总想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过经过今,他应该明白,傅氏的方向已经变了。”他顿了顿,语气温和而坚定,“你定的方向,我会确保它落地。”
何紫妍放下手中的资料,走到他身边,将一杯温热的参茶放在他手边,目光柔和:“辛苦你了,融。我知道,这样的转变,对你来并不容易。”
傅融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眼神深邃:“没有什么不容易。傅氏能走向更高的地方,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看着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看着你在这个位置上发光发热,我很欣慰。”
权力结构的重塑,并未削弱他们的情感,反而在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中,注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信任与欣赏。他们是夫妻,是家人,如今更是事业上最紧密的战友。他甘愿从引领者转变为最坚实的后盾与执行者,而她,则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出了令他都为之惊叹的魄力与格局。
夫妻的新局,在明确的分工与无间的默契中,徐徐展开。前路或许仍有风浪,但这一次,他们将以一种更加强大、也更加稳固的姿态,并肩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