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海大学最大的多媒体教室,此刻拥挤得如同沙丁鱼罐头。

过道上、讲台两侧,甚至窗台边都站满了闻讯而来的学生。

他们对林向东充满了好奇,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讲台中央,落在了林向东身上。

林向东没有准备冗长的讲稿,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互动的方式。他的

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抛出邻一个问题:

“想象一下,一个人拿着梳子,来到了寺庙。请问,他该如何成功地把梳子推销给和尚?”

问题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向和尚卖梳子?这听起来像是个悖论。

紧接着,是第二个问题:

“如果有一款产品,面对的是一个已经高度饱和,竞争对手无数的市场。它该如何生存,甚至脱颖而出?”

这两个看似简单,实则直指商业核心。

创造需求与红海突围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让怀揣创业梦想的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风扇转动的声音。

就在这时,前排,一个很漂亮的女孩站了起来。她身姿挺拔,眼神明亮,没有丝毫怯场。

林向东的目光落在她脸上,不由得愣了一下。

沈子琳。

他认出了她。

在前世的记忆里,这个女孩在大学毕业后便投身电子商务,初期开网店并不顺利。

然而,在微商兴起的大潮中,她仿佛突然开窍,凭借其过饶营销赋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迅速崛起为云海市叱咤风云的“微商女王”,一手打造出多个现象级的爆款化妆品和护肤品。

“林总您好,我是0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沈子琳。”

她的声音清脆,语速平稳,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改变梳子的属性,将它从单纯的日用品,升华为一种承载情感和信仰的媒介。可以将梳子包装为‘平安梳’或‘积善梳’,由寺庙在香客捐赠或参加法事后赠予,寓意‘梳理烦恼,传递善心’。这既满足了香客寻求心理慰藉和纪念的需求,也提升了寺庙慈悲为怀的社会形象,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她稍作停顿,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至于市场饱和,我认为这未必是坏事。饱和恰恰证明了该类产品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已被验证的消费习惯。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红海里和竞争对手拼得你死我活,而是需要用心沉淀,深耕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赛道,或者服务好某一类特定人群,必然能有所收获。”

清晰的结构,创新的思维,精准的切入点。

林向东率先为她鼓掌,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

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然而,沈子琳后面的话,却让掌声戛然而止,让在场的王瑞以及学生会干部们微微皱眉,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林总,您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我承认是非常经典的商业案例。但恕我直言,我曾经在一些商业论坛和书籍上看过相关的分析和答案。我相信您今提出它们,是为了抛砖引玉,启发我们思考,而并非……并非为了敷衍我们,对吧?”

话音落下,多媒体教室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令人尴尬的沉默。

这话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质疑了演讲者准备的诚意。

王瑞的脸色有些难看,担心场面会失控。

林向东却只是笑了笑,丝毫不以为忤。

他早就知道,能成为“微商女王”的人,绝不只是会人云云,她必然有她的锐气和独特的自信,敢于在任何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

“沈学姐得很好。”林向东平静地开口,化解了现场的尴尬,“这两个问题确实不算新颖,甚至有标准答案。但正如她所,我是为了抛砖引玉。经典的问题,恰恰最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因为核心的商业逻辑就隐藏在其郑”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其实,我做生意,看待商业的逻辑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买和卖的关系。但难点在于,如何精准地把你手里的产品,卖给那个最需要他的人。 这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智慧。”

他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

随即,他按动遥控器,身后的幕布上开始播放刘兆虎为他精心准备的ppt。

“让我们来看一个身边的例子。我们在学校经营的瑞东便利店,还有我在校外的东升超市,各位同学都很熟悉。你们认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绝对的低价吗?”

台下有人声议论,但大多摇头。瑞东的东西并不算最便夷。

“是服务。”林向东自问自答,切换了ppt页面,“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吧?”

台下几乎所有人都点了头。

“那么,你们第一次在某个新平台购物时,会不会担心买到假货?或者担心图片很好看,实物却不合心意?”

众人再次纷纷点头,这是几乎所有网购者的共同疑虑。

“如果真的不幸买到了假货,或者拿到手发现不喜欢,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退货。”林向东再次替大家给出了答案。

“嗯!”台下响起一片赞同的回应。

“那么,如果这家店的退货流程极其麻烦,需要你反复沟通,上传各种证明,退款周期还被拖得很长,甚至干脆告诉你‘售出概不退货’,你们会不会感觉很糟糕?下次还会选择它吗?”

“不会!”这次的回答整齐了许多,沈子琳也随着众人认真地点零头。

“所以,瑞东便利店,包括我名下的东升超市,我们推行了一项政策:无障碍退货。”

林向东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只要是在我们这里购买的商品,你不想要了,随时可以来退。哪怕你已经拆开使用过,只要把原来的货物拿回来,我们确认无误后,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办理退款。”

这个政策让台下不少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在这个年代,无疑是极其大胆和超前的。

“林总!”一个男生大胆地站了起来,提出了质疑,“如果……如果有人利用这个政策,恶意退货呢?比如故意使用一段时间再退,或者调包,商家岂不是要承担很大的损失?”

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尖锐。

林向东赞许地看了男生一眼,回答道:“你得对,这确实是风险。但在我看来,做生意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而因为信任客户所产生的这部分风险,就是我们商家应该主动承担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因为极少数可能的恶意,就去伤害绝大多数善意客户的体验。”

男生若有所思地坐了下来。

这时,沈子琳再次站了起来,她的问题一如既往地犀利,直指核心:“林总,我理解您的理念。但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尽可能地避免或者控制这种因恶意行为带来的损失呢?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信任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

林向东看着她,没有直接给出方法,而是反问道:“沈学姐,你能在一顿饭之后,就立刻长出二十斤肉吗?”

沈子琳先是一怔,随即恍然,摇了摇头,安静地坐了回去。

她明白了林向东的比喻。

信任的建立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如同身体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日积月累,无法一蹴而就。

林向东面向全体学生,总结道:“我今分享的,仅仅是我个人在创业过程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和理念,它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代表唯一的成功路径。但我非常欢迎大家提问、讨论,只要是我能解答的,我都乐意与各位分享。”

就在众人准备提问时,多媒体教室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只见一个女孩站在门口,气喘吁吁。

她的出现,也把所有饶注意力,全都吸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