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都市 > 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 > 第548章 反差太大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金泉等人活了大半辈子,何曾受过这等待遇?

以往跟李家打交道,别请律师帮他们看合同,能让他们看到合同就不错了。

王律师和他的助手们坐到刘氏族人旁边,将厚厚的合同副本分发下去,然后开始逐页、逐条地进行讲解。

从合作宗旨、出资比例、股权分配,到决策机制、利润分成、风险承担,甚至到争议解决方式,都解释得清清楚楚,不时停下来询问“这里明白了吗?”、“有没有其他想法?”

刘金泉等人一开始还有些云里雾里,但在律师耐心细致的解释下,他们渐渐听懂了,心里也越来越亮堂。

合同条款和林向东之前承诺的完全一致,甚至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做了公平的预设和安排,确实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高塔村的利益。

“好,清楚,这条很清楚!”刘金泉不住地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原来是这样,这下我们就放心了。”另一位族老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幕,也被现场的记者们敏锐地捕捉下来。

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镜头对准了耐心讲解的律师和认真倾听的村民代表。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签约仪式,更是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范本”。

一个有社会责任心、有担当的优质民营企业,如何以公平、透明、尊重的方式与当地宗族展开合作,实现真正共赢的范本。

待律师讲解完毕,确认双方对所有条款均无异议后,公证人员庄重入场。

在公证员的见证下,在无数闪光灯的聚焦下,林向东与高塔村刘氏宗族代表刘金泉,分别在那份厚重的合作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加盖了公章和指印。

当两人起身,互换合同并紧紧握手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林向东面对镜头,笑容温和而坚。

今这场经过精心设计的签约仪式,其影响力将远超合作本身。

它向东升集团当前和未来的所有潜在合作者,也向整个龙门镇乃至云海市,清晰地传递了他的行事规则和商业理念。

这,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服力。

……

清晨,纺织厂老板郭伟明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的旧沙发上,泡了杯浓茶,翻开了还带着油墨香的《云海早报》。

很快,他的目光就被头版下方一则配图新闻牢牢吸引——《共赢典范:东升集团与高塔村刘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滨水生态休闲项目》。

照片拍得极具冲击力:公证处庄严肃穆的背景前,林向东与高塔村族老刘金泉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脸上都带着诚挚的笑容。

旁边还有律师俯身向村民讲解合同条款的特写。

郭伟明扶了扶老花镜,看得格外仔细。

报道内容非常详实,不仅介绍了合作项目的概况,更是着重笔墨描述了东升集团如何主动引入第三方律师事务所,确保合作公平透明,充分保障村民权益的细节。

“主动请律师帮对方看合同……”郭伟明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报纸,“这林向东,做事还真是……不一样。”

对于林向东的为人,郭伟明也听过一些传闻,听林向东涉黑,所以,对于林向东搞出的‘工业联盟’,他还是以观望为主。

然而,林向东突然这么正式,巨大的反差,反倒是让他不太适应。

当郭伟明正细细品味着新闻背后传递出的信号时,桌上的座机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郭伟明拿起听筒,那边立刻传来塑料厂周厂长那熟悉的大嗓门,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老郭!老郭!看了没?今的新闻!”

郭伟明以为他的是《云海早报》,便回应道:“正看着呢,东升和高塔村合作那事儿是吧?搞得是挺像模像样……”

“哎呀不止报纸!”周厂长打断他,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发尖,“你快!快开电脑看看咱们云海本地的‘龙门论坛’和‘云海热线’门户网站!头条!全是头条!比报纸上还详细!”

郭伟明对电脑这东西还不算太熟练,但在周厂长的催促下,还是笨拙地打开了那台大脑袋的台式机。

嗡文启动声后,他点开了浏览器收藏夹里的本地论坛链接。

果然!

网站首页最醒目的横幅位置,正是签约现场的高清组图。

点进去,不仅文字报道更加生动,还配上了简短的视频片段!

镜头里,王律师耐心讲解,刘金泉等族老从疑惑到释然再到喜悦的表情变化被捕捉得一清二楚,林向东在一旁沉稳微笑,以及最后在公证员见证下签约握手的完整过程……

动态的画面比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更具服力。

郭伟明看着屏幕上那些村民质朴而充满希望的脸,看着林向东那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气度,心里受到的震撼远比看报纸时强烈。

“看到了吧老郭!”电话那头,周厂长的声音还在继续,语速飞快,“这阵势!这做派!又是公证处,又是大律师,还找来这么多记者,这是要把这事做成标杆啊!我看林向东这子,不像是耍花样的人,他是真想做点事,而且……很在乎名声!”

郭伟明盯着屏幕上定格的握手画面,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是啊……这么搞,成本不,做戏没必要做到这个份上。看来他那个‘工业联盟’,或许……或许真可以谈谈。”

放下电话,郭伟明重新拿起那份《云海早报》,目光再次落在那个版面上,深深的思索。

林向东不仅用利益吸引人,更用这种公开、透明、近乎“笨拙”的诚信方式,在一步步瓦解他们这些人心里的成见和坚冰。

网络的快速传播,更是将这种“范本”效应瞬间放大。

他知道,周厂长肯定也给其他几个人打羚话。

在龙门镇各个工厂的办公室里,恐怕有不少老板都和他一样,正对着电脑屏幕或手中的报纸,内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摇。

林向东抛出的“工业联盟”那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