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N次元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160章 大义渐彰周公谋,关东风动兵火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大义渐彰周公谋,关东风动兵火前

镐京宫廷之上,秋风猎猎。

周公端坐朝堂,目光如炬,凝视着四方地图。

自三监之乱平定以来,虽余孽未尽,但大周根基渐稳。

关东诸侯因三监旧党蛊惑,几度试探周室疆土,虽未成大患,却已显露出各自的狼子野心。

“比终欲试我大周之力。”周公心中暗道,“若坐守镐京,被动受敌,反令人心疑我怯懦。唯有以大义之师主动而行,方能镇四方、平关东。”

——

这一念头,并非骤然而起。

数月以来,周公暗中整合镐京旧部,调动关西、河南之兵,逐步恢复周军秩序。

姜子牙虽年老,却仍披甲校阅,手执白旄,亲自督练新兵。

太公的身影出现在练兵场上,令士卒们士气大振。

同时,周公下令扩充粮仓,派遣能臣入关东腹地,秘密联络尚忠于周室的诸侯,以为内应。

镐京城内,民心亦渐归稳。周公多次举行祭祀,宣读“成王诏令”,昭示周室正统不改。百姓观之,纷纷称颂:“周公果然为社稷所思,非擅权者也!”

大义之名,由此愈加凝聚。

——

然而,谋局之深,不止于此。

周公将几位亲近的重臣召至密室,布置一张下图。

“关东诸侯虽多,但心思各异。齐欲称霸,宋意苟安,郑则进退两难。他们虽共祭誓乱,实则各怀鬼胎。若我军一旦出征,必有国家首先动摇。此正是我所求。”

群臣皆点头。

一位年轻将领忍不住问:“殿下何时下令东征?”

周公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洛水之东:“时机已近。然不可躁进。待齐宋再犯边境,便是我大周出师之时。那时,师出有名,命所归,四方皆应。”

姜子牙微微一笑:“殿下已布下大局。诸侯既敢试探,必自取灭亡。”

——

关东诸侯的动作,果然未让周公久等。

齐国在三监党羽的怂恿下,再次派兵南下,劫掠百姓。

宋国虽未大举,但却暗中提供粮草。

关东舆论一时间喧嚣:“周公专权,下无道!”

然而,这一切,早已在周公的算计之郑

镐京军府内,传出周公的命令:“再让他们多行几日,积罪于下!待时机已至,我大周当举兵,以大义平乱!”

朝堂之上,有将领按剑请命:“愿以百万之众,扫荡关东!”

周公抬手,神色冷峻:“不必百万。只需十万精锐,便足以震服群雄。大义在我,兵贵在精,不贵在多。”

——

此时,周军已然开始暗中调动。

镐京西郊,旌旗蔽日,号角震。

新军与旧部相互融合,锐气渐成。

太公立于高台之上,白发飘飘,振臂而呼:“诸君皆为大周之柱石,今日练兵,来日便为讨逆之举!”

士卒齐声高呼,山川震荡。

而周公静立宫阙之中,目光如炬,凝望东方,似已看见关东诸侯的惶惧与败亡。

——

话周公已将谋局布下,待时机成熟,必以大义之师东征。

此时关东暗潮虽盛,却在无形中逐渐踏入周公的圈套。

关东诸侯的挑衅终于升级。

齐国将军高扬旌旗,率三万铁骑越过黄河,连陷数座城,掠夺民田牲畜。

宋、郑虽未公开出兵,却暗中输送粮草军械,谣言更在市井流布:“周公专擅朝纲,挟子以令诸侯,下将易鼎矣!”

镐京城内,风声骤紧。百姓忧心,商旅受阻,朝堂议论不绝。或言宜姑息,或言须一战,声音纷杂。

周公端坐大殿,神色沉稳:“诸侯既犯边陲,吾等若不应,便是坐视百姓涂炭。此战,既为社稷,更为下大义。”

姜子牙闻言,大笑而起:“殿下久蓄谋略,时机今日已到。此战,正可昭告四方:大周命,非群可撼。”

——

翌日,诏令传下。

“齐侯不恤民命,率兵犯境;宋、郑背义,暗助奸谋。今命召公虎、毕公高为监军,太公望统帅十万精锐,东征问罪!”

此令一出,镐京轰动。

百姓夹道欢呼,士卒擂鼓登车,号角之声震彻九。

洛水之畔,周军大营旌旗如云。

甲士披坚执锐,戈矛林立。

太公手持白旄,登高而望,朗声道:“此去非为私仇,乃为下苍生。凡敢逆命者,皆当诛之!”

军心激荡,十万大军如山如岳,誓声震地。

——

关东方面,齐侯原本以为周公因内乱甫平,不敢轻动。

及闻周军东征,顿时心惊。

“周公果真敢动!”齐侯面色发白,仓促召集诸侯共议。宋、郑等国犹豫不决,有韧声道:“周公奉成王之命,举兵正义,若强与为敌,恐祸及本国。”

齐侯大怒:“若此时退缩,岂不坐等周军压境?今日若不共拒,来日便各国自危!”

然话虽如此,盟中已露裂痕。周公所算,正在逐一显效。

——

关东战火,终于在一座名为“黎阳”的要地燃起。

齐军企图断周军前路,设下重兵。

周公早知齐国之计,命太公望绕道突袭,正面则派召公、毕公率大军佯攻。

战鼓如雷,戈矛交击,血光照。

黎阳城下,齐军与周军正面对峙,喊杀震。

太公望率三千奇兵,自山林突入齐军背后,火箭漫而下。

齐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周军乘势鼓噪杀入,如猛虎扑羊。

片刻之间,齐军主阵已溃。

齐将仓惶而逃,周军大获全胜。

黎阳之役,周公一举震慑关东,声威传遍诸侯。

——

战报传入镐京,百姓齐声称颂:“周公果真圣人,命在周,大义无敌!”

周公却神色未改,缓缓道:“此战虽胜,然乱局未平。关东诸侯犹有余力,三监旧党未尽,此后仍需深谋远虑。”

但此刻,命之师的威严,已昭然于世。

收尾四句诗

刀鸣鼓震地惊,关东血洒正邪分。

大义周师如烈火,诸侯心胆尽寒魂。

此役既开大周东征之局,关东暗潮虽烈,却已然落入周公谋局之郑

命之势,正一步步推向不可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