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朱由校心中已开始酝酿更换内阁首辅的念头。
王象乾的任务已经完成,作为首辅的角色也走到了尽头。
如今的朝廷,已不再需要一个被迫站在皇权与文官之间调和的中立者来维系平衡。
皇帝亲自扶植的新党派,已然成为朝堂上最具影响力的力量。文官集团再难左右他的决策。
现在,正是将徐光启推上首辅之位的最佳时机。
此人思想开明,眼界开阔,是难得的革新派。
他自幼便与洋人接触,通晓佛郎机语言,对其风俗制度也有相当了解。日后与外国交往频繁,此人必不可缺。
更难得的是,他对许多新奇事物都有涉猎。
尤其在一些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方面,二人之间亦能产生共鸣。
启一朝的改革,必须由这样的人来主导。
在税收问题彻底解决之前,王象乾仍需留任,这个重任非他莫属。
几位大臣看到皇帝沉思不语,识趣地行礼告退。
待大臣们离开不久,朱由校便召见了值守乾清宫的一名锦衣卫千户。
“你带上朕的手谕与剑印,挑选几名武艺出众的下属,立刻动身前往南京,将旨意传达给张世泽和李之才,务必迅速!”
那千户心翼翼从王朝辅手中接过手谕与调兵信物。
随即恭敬回到原位,跪地等候皇帝的进一步指示。
朱由校手执玉如意轻敲掌心,闭目继续道:
“见到他们后,把朕的口谕转达清楚,无论发生何种变故,有多少人反对,都要严格按照旨意执校”
“一旦出现骚乱,无需请示南京守备或地方官员,立即出兵平定,所有参与之人一律处决,不留任何翻盘的可能。”
皇室在南直隶的根基极其薄弱。皇帝百年未临不,连一个藩王都没有,几乎成了勋贵与官僚的独立王国。
南京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地方勋贵与文官手郑
与北京不同,北京的勋贵大多有名无实,唯有英国公尚有影响力。而南京的勋贵则握有实权与兵权。
南京的守备军队,主要由勋贵轮值统辖。
虽然南京守备大臣的任命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让朱由校感到庆幸。
他心中暗自庆幸,祖先虽多有疏漏,但好在未将这项权力旁落,否则他真不知该如何应对当前局面。
南京虽为留都,却实为帝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核心。
更是南方的军事要地、政治重镇。北京虽为京师,但在规模与影响力上远不及南京。
南京城池广阔,人口逾百万,多为商人与士绅,经济极为繁荣。
这座城池,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庞大、最为繁华的地方,无可比拟。
南京,自古以来便是王朝版图中面积最辽阔的都城。
北京作为首都,与南京相比,不论在哪一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甚至连人口数量都远远逊色。
就连皇城也是如此,朱棣所建的紫禁城,与南京的皇城相较,不过是一处稍大的宅院。
南直隶,更是全国最富裕之地,单应府一地,便抵得上半个陕西。
京城所需的粮食,大多由南直隶经由漕运源源不断地输送而来,堪称大明国阅命脉。
然而,如此关键之地,却几乎不受皇帝与中央的直接控制,颇有自决之意。
简而言之,只要每年照例缴纳定额赋税,朝廷的人事安排他们也照单全收。
可一旦涉及额外事务,要他们为朝廷出力,那便毫无可能。
皇帝若想在江南办成一件事,即便朝中有重臣支持,也是难上加难。
除非拥有压倒性的权威与力量,才能镇得住这帮人。
这里所的权威,到底,还是军队——一支完全听命于皇帝、由皇帝亲自掌控的军队。
唯有如此,军队驻扎南京,掌控这座官绅云集的重地,皇命才有可能真正落实。
张世泽受命前往南京,已过去一年有余。
当初,他仅率五千精兵便能顺利入城驻守。
如今,南京羽林军兵力已扩至三万余人,他不信那些士绅真敢与朝廷彻底决裂,做拼死一搏。
他们既无兵权,又无实权,纵然心有不甘,也不过是动用私藏的家丁门客,搞些动作,劫掠百姓罢了。
再不然,便是散播流言,煽动民心,激起民变,对抗朝廷。
这种手段,在久经风雨的朱由校眼中,不过是雕虫技。只需大军一到,便可平定一牵
凡能被轻易鼓动反抗朝廷者,绝非安分守己之民,铲除也不足惜。
虽地方官员多半与士绅勾连,或为同党,但此时此刻,尚无权敢正面与皇帝对抗。
他们更可能的手段,是联合上书,歪曲事实,声称朝廷苛政、百姓困苦,需改弦更张。
至于南京的勋臣武将,虽与士绅往来密切,利益交织。
但只要朱由校不动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安心,他们便会选择作壁上观。
他们不会为了士绅们的颜面,轻易介入纷争,让自己深陷其郑
欠债还钱,自古便是理所在。这些士绅豪强胆敢抗拒朝廷赋税,拒不缴纳,理应受到严惩。
这次行动,他占据晾义的高地。手中握有确凿的凭据,任凭那些人巧舌如簧,届时也无济于事。
朱由校甚至担心,李之才与张世泽所统的三万人马在行动初期难以迅速追回积欠的粮饷。
他亲自下达给锦衣卫千户的手谕,除了明确任务和部署之外,还特别提醒二人,必须密切留意城中一切异动。
并严令他们,行动期间务必严格保密,身边护卫不得有一刻松懈。
无论日常还是执行公务,二人不得同时离开南京,必须留一人坐镇城中,稳住局势,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与权贵。
唯有如此,方能稳控南京。
掌控了南京,等于掌控了整个应府,便能掌握全局的主动权。
为确保行动合法、执行顺畅,朱由校又颁发一道敕令。
驻守南京的三万军队,正式改编为皇家近卫羽林军、南京防务兵备驻防军团。
其职责包括守护皇宫与皇城安全,以及京城核心繁华区域,并将靠近皇城的朝阳门与正阳门纳入管辖范围。
待圣旨抵达后,这支军队便可名正言顺地驻守南京,不再归属孝陵卫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