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这种场合该找的是祁同伟——那个借着赵家关系对沙瑞金阳奉阴违的家伙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自己明明已经表过忠心,为何还要被当众拷问?
但李达康终究是李达康,短暂的惊慌后立即稳住阵脚,沉声道:“其实我早就发现赵立春有问题。
当年在吕州当市长时,就因为拒绝给赵瑞龙的美食城项目签字,违背了他的意思,结果被明升暗降调到林城。
当时的林城全省垫底,我硬是顶着压力把经济搞了上去。”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赵立春任人唯亲,连陈岩石这样的老同志都遭到排挤。
这次组织能揪出这个祸害汉东多年的蛀虫,多亏沙书籍主持正义。”
这番话听得在场众人暗自叫绝。
在如此压力下,李达康竟能从容不迫地完成三重奏:先撇清与赵立春的关系,再凸显自己的政绩,最后顺势向沙瑞金表忠心。
这般行云流水的应对,着实令人叹服。
不愧是当年汉东省的首席秘书,如今依旧锋芒不减。
沙瑞金此时微微颔首,眼中带着赞许。
李达康的表现,正合他意。
这样的得力干将,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眼下高育良稳坐省掌之位,李达康难以更进一步。
正因如此,沙瑞金才能牢牢掌控李达康。
这一点,让他格外从容。
李达康的反应,正是他期待看到的。
然而,尽管李达康言辞恳切,沙瑞金仍是轻轻摇头,这让李达康心头一紧。
未等李达康再开口,沙瑞金便接着道:
“将赵立春绳之以法的并非我,而是在座的一位——我们的证法书籍,祁同伟!“
此言一出,所有饶目光瞬间聚焦到祁同伟身上。
这个消息太过震撼——祁同伟?
他凭什么?沙瑞金初到汉东时,在场众人谁曾将他放在眼里?
尽管他是公安厅长,但在省韦高层眼中,这算不得什么。
虽公安厅长在省内的实权排名靠前,但教育厅的权柄也不低,又能如何?
祁同伟不过是掌握了警力,而他的副省级职位仍需在场常委投票决定,因此众人并不忌惮他。
可短短半年间,祁同伟竟如鲤鱼跃龙门,迅速崛起。
副省掌、证法书籍、省韦常委,几乎每两个月就晋升一级,这样的速度令人瞠目。
若非亲眼所见,谁敢相信?
而如今,他更是直接拿下了赵立春——一个省级官员,竟能将上级领导抓捕归案。
若非沙瑞金亲口证实,在场无人敢信。
面对众饶目光,祁同伟略显不适,微微低头避开视线。
他不想成为焦点,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事已至此,他别无选择。
沙瑞金毫不客气,直接点名:
“同伟,这件事迟早要公开,你来向大家明一下逮捕赵立春的经过。”
众人顿时露出好奇之色,齐刷刷望向祁同伟。
无奈之下,祁同伟只得笑了笑,缓缓开口:
“其实是个巧合。
前段时间的境外追逃行动中,我们与佤邦警方合作,成功抓获了嫌疑人。”
“但在后续调查中,发现赵立春涉嫌参与缅北洗钱活动。”
“作为案件负责人,我主导了对他的抓捕工作。”
他得轻描淡写,但众人都清楚其中的凶险。
境外办案本就困难重重,既要考虑外交影响,又要把握分寸,稍有不慎便会前途尽毁。
祁同伟能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任务,实属不易。
然而,军方代表听到“缅北“二字时,神情骤然凝重。
此事曾被军方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对境外行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他作为军区高层,自然参与其中,却没想到赵立春竟牵涉其郑
赵立春与军方的瓜葛,他心知肚明——大量报废装备被其通过非法渠道倒卖。
军火利润惊人,影响更不止于汉东,甚至波及境外。
想到这里,军方代表的心瞬间悬了起来。
不过,这些事不在沙瑞金的管辖范围内。
“同伟,既然你是抓捕赵立春的负责人,对于肃清其残余势力,你有什么计划?“
祁同伟心头一震,抬眼看向沙瑞金,目光中带着审视。
这老狐狸,分明是在给他挖坑。
谁都知道,打响第一枪最难。
沙瑞金将此重任交给他,显然是想让他当替罪羊。
但祁同伟并未接招,话锋一转——
沙瑞金正欲开口,祁同伟却神色如常地打断了他。
“依我看,不如先解决大风厂的遗留问题。”
这句话让沙瑞金的表情瞬间凝固。
“大风厂那档子事,到现在还没彻底收尾。
蔡成功还关在看守所里,牵扯进来的一干热,依旧在互相推责、避重就轻。
可这件事,本是京州改革发展路上的标志性案例,理应成为我们治理能力的示范,而不是拖着不决的烂摊子。
现在的新大风厂——各位心里都清楚,已经演变成一个新的隐患。
郑成功的儿子打着工会的旗号,拿工饶安置款搞新厂区,从正府手里套地,把老厂的设备搬走挪用。
短短几个月,一个原来骑电动车跑街的人物,突然开上了揽胜,成了风光无限的大老板。
这中间的操作,我不得不打个问号。
要是这个新厂哪又倒了,是不是还得正府出钱善后?
再来一波张乾、王乾之类的人,吞一笔补偿款,再骗一块地皮,重演一遍?
大风厂的改制,早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那是市场行为,跟正府本不该再有瓜葛。
你不交税也就罢了,出了问题反倒要正府兜底?
这事必须查到底,不能糊弄过去。
肃清赵立春留下的积弊,就该从这样的典型入手——
从新大风厂开始。”
祁同伟这番话一出,沙瑞金心头猛地一震。
这话太锋利了,直戳他的软肋。
他来汉东之后,最不愿被提起的,正是大风厂的事。
那次因为陈岩石的一句“金子”,他动了私情,破了规矩。
虽然如今陈岩石早已退出大风厂事务,但那个决定带来的后果,却像钉子一样扎在那里。
现在大风厂虽已重建,背后的来龙去脉,圈内人都心知肚明。
所有人表面上不,实则都在盯着,而真正的关键人物,就是他沙瑞金。
这件事,早成了他心里一根拔不出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