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游戏 > 七零娇宠小知青 > 第203章 平静的日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安珩吸了吸鼻子,眼睛顿时亮了:“姐,好香啊!今早上吃鸡蛋饼?”

“嗯,快去洗脸漱口,粥也好了。”韩安禾回头,看着弟弟那瞬间被美食唤醒的样子,眉眼弯弯,笑容温柔。

她将烙得金黄喷香的鸡蛋饼切成块,装进盘子里,又把浓稠的米粥盛到碗郑

韩安珩动作迅速地打理好自己,坐到桌旁,先给姐姐夹了一大块鸡蛋饼,然后才给自己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外酥里嫩,咸香可口,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姐,你做的饼真是越来越好吃了!感觉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

“就你嘴甜,快吃吧。”韩安禾笑着摇摇头,她低头喝了一口米粥,枣香清甜,米粥软糯,暖流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

姐弟俩相对而坐,安静地吃着简单的早餐。阳光透过窗户纸,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院子里,偶尔有早起的知青经过,传来几声问候。

这一刻,没有下乡的艰辛,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食物带来的温暖和亲人相伴的宁静。

韩安珩一边吃,一边跟姐姐着今上工的计划,哪块地需要除草,哪片林子可以捡柴火,少年饶声音充满了朝气和干劲。

韩安禾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叮嘱一句“注意安全”。

吃完早餐,韩安珩抢着收拾碗筷去清洗,韩安禾则开始准备中午要带到地头的干粮和水。

送走了精神抖擞去上工的弟弟韩安珩,韩安禾也背起专用的竹筐,拿上巧锋利的镰刀,脚步轻快地朝着打猪草的山坡走去。

还没到地方,远远就听到了一阵孩童的嬉闹声。

只见以黑蛋为首的七八个半大孩子,早已等在了老地方,一个个脑袋东张西望,眼巴巴地看着她来的方向。

一见到她的身影,孩子们立刻像一群欢快的麻雀般围了上来。

“韩姐姐来啦!”

“韩姐姐,今给我们讲孙悟空大闹宫后面怎么样了?”

“我先到的!韩姐姐今跟我一组!”

孩子们七嘴八舌,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和期盼。

他们身上虽然还穿着带补丁的旧衣服,但明显比韩安禾刚来时见到的那般邋遢改善了许多,至少手和脸都是干干净净的。

“都来了呀,真早!”韩安禾笑着摸了摸凑到跟前花的羊角辫,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期盼的脸,心里软乎乎的,“故事待会儿休息的时候再讲,咱们先比赛,看谁打的猪草又多又好,好不好?”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干劲十足地散开,挥舞着镰刀,埋头在草丛间寻找最鲜嫩的猪草。

若是放在以前,这群皮猴子打猪草多半是边玩边闹,磨蹭到快中午才勉强凑够一筐。可自从韩安禾加入后,一切都变了。

她不仅手脚麻利,打的猪草质量好,更重要的是,她总有办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比赛、鼓励、还有那令人期待的“故事时间”,都让孩子们觉得打猪草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成了一件颇有乐趣的事情。

阳光渐渐变得温暖起来,孩子们的背篓也渐渐满了。

到了休息的时候,不用韩安禾招呼,孩子们便自动围坐成一圈,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眼巴巴地望着她。

韩安禾坐在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今的故事。

她讲的不是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精心挑选、改编过的《西游记》片段,语言生动活泼,偶尔还模仿几下孙悟空的抓耳挠腮,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她会不经意地在地上用树枝写下几个关键的字词,比如“花果山”、“金箍棒”,让孩子们跟着认读。

“……那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翻出了十万八千里!”韩安禾手臂一挥,做了个夸张的动作。

“哇!”孩子们发出一片惊叹,黑蛋更是激动地脸通红,捏着拳头,仿佛自己也拥有了那般神通。

故事讲完,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韩安禾又会趁机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洗手”、“勤剪指甲”,还会检查谁的手洗得最干净,给予几句夸奖。

潜移默化中,这些原本邋里邋遢的娃娃们,竟一个个变得爱干净、懂礼貌起来。

日头渐高,韩安禾才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宣布“下课”,约定好明再讲新的故事。

孩子们这才心满意足地背上自己的劳动成果,三五成群地回家去,一路上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故事和道理。

韩安禾能在大队里获得那么多婶子、大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关照,这群孩子们可谓是功不可没。

起初,婶子们只是觉得这个城里来的韩知青脾气好,不嫌弃自家皮猴子,愿意带着一起干活。

但渐渐地,她们发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自家那个以前喊都喊不动、整滚得像个泥猴似的娃,现在不仅打猪草更积极了,回家还知道主动洗手洗脸了!

更让她们惊喜的是,娃居然能磕磕绊绊地念出几个字来,甚至还能出一些连她们都没听过的道理和故事!

不用花一个子儿,娃就能学到知识,还变得懂事爱干净,还不耽误干活挣工分,这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婶子们心里那杆秤,立刻就偏到韩安禾这边来了。

这影响力甚至辐射到了已经上学的孩子。

那些白在学校的孩子,每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追问弟弟妹妹:“今韩姐姐又讲了啥好听的故事?”

到了放假的时候,打猪草的孩子队伍更是壮大不少,连一些平时不屑于跟豆丁混在一起的大孩子,也忍不住被吸引过来。

胜利大队的社员们,对知青这个群体,内心深处总归是隔着一层,带着些审视和疏离。

即便他们大队的知青算是比较安分肯干的,但这种隔阂依然存在。

然而,韩安禾却是一个例外。

因为她是通过孩子,真正走进了这些质朴社员们的心里。

孩子是不会伪装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亲近谁。

而韩安禾,无论面对的是穿着干净的孩子还是流着鼻涕的娃娃,无论是干部家的还是最穷困社员家的,她都始终如一,带着温柔的耐心和真诚的笑容。

这份经由孩子传递过来的善意和改变,比任何刻意的讨好和表现,都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