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9章 有钱万事都好办

第二日。

上午十点,夏山便打电话前来告知腊肉已经到车校

待物业安排的阿姨将卫生全部打扫干净后,万亿拖着行李箱便去往车校

待万亿到时,帮厨阿姨已经在处理五十斤腊肉,烟熏后的腊肉需要提前刷洗干净放入车载冰箱。

这次改装师傅将万亿那台6米的房车里的冰箱也搬上了9米的房车。

等这些腊肉全部洗干净后,刚好可以放下。

万亿在一旁检查保鲜箱里寄来的当地菜。

箱内是‘水性杨花’,一种当地湖里的结合观赏和食用的花,它还有一个菜品的名字叫海菜花。

一般当地人喜欢用芋头和海菜花一起做成‘海菜花’汤。

目前来看还算新鲜。

夏山作为云州人一来便将一箱子的海菜花处理干净装入了保鲜袋郑

另外三箱内是各种野生的菌子,简单望去有几种不同的牛肝菌和一些叫不出名字品种的菌子。

剩下一箱的包浆豆腐已经抽了真空,包浆豆腐作为石县非遗特色吃,烹制后外酥里嫩,一口爆浆是它独有的风味。

换上厨房手套后,万亿也参与洗涮腊肉的行粒

五十斤腊肉足足有十二块,夏山的母亲挑选的全是上好的五花和后腿部位。

有肥有瘦炒菜刚刚好。

腊肉经过烟熏,在处理时先需要反复用水冲洗肉类表面的灰渣,再用刷子进行反复的刷洗。

直到腊肉的表皮和沟壑处没有明显的黑色,第一步就算完成。

待洗净后的腊肉后,万亿用刀将大块的肉分成几乎等量的300块,再分批次放入锅内进行煮熟。

熏制的腊肉在制作时会加入大量的盐进行腌制,用来增加保存性和口福

吃前水煮可以将一部分盐溶解在水中,减少腊肉的咸味,还可以通过水煮去除一下烟熏味。

熏制的腊肉通常比较硬,水煮也可使其更加柔软,可以提高炒制的口福

“出发出发,菌子们姐来了。”

腊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万亿带齐东西后便按照‘芳’导航的建议前往菌菇种植基地。

万亿开着这辆9米的房车出市区时,引来不少群众的围观,限高不能走高速到达种植基地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

山脚下。

根据路边的指示牌,很快便到达菌菇种植基地。

壮丽的山水环绕着整个基地,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基地本身呈现出一片宽阔的平地,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

各种高大的菌菇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基地上,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景观。

透明的建筑物由玻璃和钢材构成,透明的外墙使人们可以一览基地的全貌。

基地的边缘还有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经,溪水潺潺流动,为整个基地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生机。

沿着溪边,种植区的边缘有一些座椅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和放松的场所。

整个菌菇种植基地陈设现代、围绕山水、充满生机与活力。

很快从玻璃房内走出几名年长的男人。

男人是菌菇基地的负责人,人称梁叔。

梁叔见万亿开着这么大一辆车跑到山区来,直接惊在当场。

“姑娘,你开车技术可以啊,这车你都能开过来。”罢,梁叔还为万亿竖起大拇指。

这么大的房车,万亿来之前也很害怕,生怕自己一个拐弯没踩稳刹车直接翻沟里。

好在系统奖励的房车自带黑科技,一直安全行驶直到安全到达。

“还行还行,梁叔,我准备做点菌子的生意,到时候按照每的情况来直接挑选菌子的品种。”

“没问题,我这儿基地要什么菌子就有什么菌子,你准备用来炒还是用来烧汤啊?”梁叔看了眼万亿身后的房车。

好家伙,这不会是准备把这车都装满吧?

“先来个两百斤吧,不够到时候再加,反正我就在基地附近卖腊肉炒菌子,方便得很。”万亿笑道。

200g菌子炒一块腊肉,应该是够的吧?

万亿计算不好,只能按照大概的量去购买菌子。

这话一出,直接给梁叔震惊当场。

开个这么大的房车来就算了,这山卡卡卖给谁啊?

卖给村里的人?就村里这些人也都是在菌子基地打工的人,先不他们自己吃没吃腻,就算是全村人都来买,也消耗不完两百斤的菌子啊。

就他们这个村,一百个人都没有,年轻人全出去打工了,剩下来的人也只是一些中老年人。

“你是,在种植基地附近?就我们这个?”梁叔伸出手,朝着两人脚踩的位置指了指,和万亿确认道。

“对,没听错,就是在这菌子基地附近。”万亿点头,肯定的回复道。

听见这话,梁叔摸了摸胡子,思考了片刻道:“我们这里可不能赊账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啊。”

额?这什么意思?梁叔你不会以为我专门开这么大的车来这里就为了来骗你这菌子吧?

“这个你放心哈,我可以先付一半的钱,只要你肯卖就校”万亿赶紧笑着回道。

两百斤菌子,按照市场售卖价一斤一斤的价格肯定比种植基地的贵几倍。

“行,我看你姑娘开这么好的车也不是那没诚信的人,叔全部给你按照批发价算。”

有钱万事都好办。

罢梁叔热情地向万亿招手道:

“来来来,门口正好有一片空区原本是留给每日前来拉货的大卡车的,他们早上五点来拉货,你停这儿,这安全,前段时间刚下了雨,挨着山不安全,心落石头。”

万亿见状连忙回到车内启动车辆,按照梁叔的指挥将车停靠在基地的空地上。

车停稳后,梁叔便引着万亿前往大棚内挑菌子。

根据梁叔的介绍,这里的种植基地和传统的大棚种植相比还是有些区别。

这里的种植基地因为背靠群山,一部分菌子仿照着云州当地的环境来进行先一步的人工培育。

待山上出来的菌子味道和品相都稳定时,再挑选出口味和产量高的菌子品种进行人工种植。

这种科技和传统的种植方式很快也成为帘地的一种事业。

菌子基地不算大规模,从山的一边看去,刚好可以看到远处的村子。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叫不惯菌子,一直喊蘑菇蘑菇,不知道是那个会玩短视频的大爷看到云州人上山捡菌子觉得好玩,叫的人多了,就从蘑菇变成了‘菌子’种植基地。”

“这里就是适合炒肉的菌子品种,看看想来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