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N次元 > 锦画昭昭 > 第119章 素菜一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菜很快送到,三人吃了起来。

见周锦绣的鼻子囔囔的得难受,俞六这才想起来方才被俞秀茹一搅和,竟忘了这回事,忙叫人再跑一趟。

厮一溜的跑去厨房,叫厨娘给烧一大碗紫苏面条来,周公子要吃紫苏面。厨娘现没有紫苏叶了,得去寻。

刚回房的俞秀兰立刻就得了消息,她吃一惊,怪俞六怎不早?忙忙地重新赶往厨房,吩咐厨房把播子重新调整,换了先前的菜谱,改做清淡可口的菜蔬,又吩咐人赶快去寻紫苏叶子来。

侍书见她着急,出主意:“用葱白熬水也是一样的,我爹以前就这样给我治风寒,效果挺好的。”

俞秀兰犹豫,一旁的厨娘就葱头现成是有的,不过那是庄户人家用的,吃起来味道不大好。俞秀兰就先做来吃吃看。

一时做好,俞秀兰亲自带着侍书端了面送过去,几人就见三碗雪白的细面,上头撒着碧绿的葱花。

“这碗是周公子的。”

侍书殷勤地笑着,一边把一碗面单单移到了周锦绣面前。

“哟,还区别对待啊?是不是下头卧着一个大大的鸡蛋啊?”

梅九怪声,一边作势拿筷子去挑那碗面。

“周公子的这碗,里头多加了葱白和葱头,其它都一样的。”

侍书忙,一边对周锦绣细细解释:“听公子受了凉,我们姐没有找到紫苏叶,又怕公子等得急,只能先用葱头代替。怕公子吃不惯,就把葱头剁碎了,捣了汁,拌在面汤里。”

旁边的梅九使劲抽抽鼻子,果然一股子葱头味,忙撇开脸,揶揄:“你家姐可真用心。”

俞秀兰微微笑,只是拿眼睛瞟周锦绣,见他已端了面,笑着补充:“看看可还吃得惯?不行的话,还是去请个大夫来看看才放心。”

周锦绣摆手,不用,然后端起了碗,在俞秀兰殷殷注视下,挑起面条,吃了一口,颔首。

俞秀兰就松了一口气,然后看了侍书一眼。

侍书会意,上前一步,大声:“厨房里已经给各位重新做下酒菜。七公子风寒,这些恐太过腥辣,不能吃,得撤下去。”侍书完,就去端桌上先前送来的酒菜。

梅九哎一声,一把按住:“他吃不得,我们吃,干嘛连带我们不能吃?”

侍书看俞秀兰一眼:“姐了,周公子这干看着不能吃,得多难受?梅公子且忍一忍罢,新的菜马上就送来。”

侍书不顾梅九的阻拦,强行端了桌上的盘子和俞秀兰走远了,临走还顺带走了那瓶酒。

梅九看着光秃秃的桌板,嘲笑周锦绣,他以后有福气了,得了这么一位贤惠体贴的娘子哟。

周锦绣吸着鼻子,把面碗推到了一旁,端过梅九的,连汤带水全吃光了。

梅九:“你既不喜欢吃这味道,方才怎么不?虚伪。”

他骂骂咧咧,然后,抢过一旁俞六的那碗,低着头吃了。

俞六无奈看着俩人,摇头,只得移过那碗葱白面,挑了二口,这是放了多少葱头?也撇下筷子,不吃了。

很快,厨房新送了菜蔬上来,都是素的,淡的。一点辣子都无,还有甜的。梅九只叹气,这是庙里的素斋哦,几人胡乱吃了几口,草草散了。

临出门时,俞秀兰赶来,给他送来一大把紫苏叶,又殷殷地嘱咐他,回去熬水喝,要是还不见好,还是找大夫瞧一瞧,不要耽搁了,严重起来就不好了…..

周锦绣面上始终端着微笑,不发一言。

看得一旁的梅九笑哈哈,长声,娘子唉,在下知道了喽!

俞秀兰这才住口,带了丫鬟离开。

周锦绣回家,先叫端了水来刷牙,那碗葱头面就吃了一口,感觉嘴巴里都是葱头味。双瑞咽下口里的,公子从不吃葱头,方才俞姐做了葱头面,他竟忍着吃了二口……

潄了口,周锦绣方去书房,拿起一本书,翻了两页,头晕晕地,犯困,他放下,提笔,蘸了浓墨,开始写文章。

双瑞揉着眼睛,连连打着哈欠,转头,见公子端端正正坐在书案旁,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公子子时歇,卯时起,都不困,他怎么就犯困了?

周锦绣直到子时初歇下,第二日鸡叫头遍就起来了,昨晚上,两只鼻孔都堵住了,哈着嘴呼气,睡不踏实。他叫顺子去用紫苏叶子来烧面,又吩咐不许叫王妃知道,不然又得一通麻烦。顺子知道他最不愿吃大夫开的苦药,诺诺应下。

七夕,元太太擀饺子皮,细珍和司昭围坐着案板,捏饺子。细珍的饺子捏得端正,一个个元宝似地,胖乎乎地端坐在那里,司昭的就有些随意,胖是胖了,只是大不一,也立不住,东倒西歪的。细珍笑,司昭的画画得好,但是,这饺子可没有她捏得好看,一派得意。

司昭看着自己那歪扭,大不一的饺子,这有什么,左右都是吃到嘴里的,一入口,只管味道如何,谁还在乎好看不好看。

元太太我教你,顶简单的,着拿起一块饺子皮,示范:大拇指顶住,一合就成了,司昭就跟着学,一连做了三个,有些模样了。当下也兴奋起来,紧着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像样起来。

元太太就夸她,她心灵手巧,一教就会。一旁细珍不服气,自己也是很快就学会的。司昭就转头夸她,是,聪明着呢。

几人笑着,外头进来林妹,送来几条糯米糕,刚炸的,热乎着呢。

糯米糕一共三条,几人就拈着手指,拎了糯米糕来吃,油炸出来的,香甜得很。元太太感慨林家也是舍得了,竟然炸了糯米糕来吃。

“是刘改花炸的,炸了一大盆。”

林妹指指自己家的院墙,昨晚刘良文送来一大盒子糯米糕来,今日刘老娘借自家的铁锅炸,大方地给了她一碗。哥哥他们出去了,她和娘吃了些,剩下的就端了过来。

刘良文十半个月来一回,有时带点吃食,刘改花母女大都是躲在房里自己独吃,今日难得,竟肯拿出来吃。

“刘老娘今日倒是大方。”

林妹叭叭地报告。

想着刘家母女来了也几个月了,一向手头紧,一分铜钱掰成二半花,比林大娘还抠。林大娘哪会不念叨二句?今日难得送了吃食,可不上嘴?司昭拿起一块饺子皮,双手一合一捏,放在案板上。

听,九哥回来了。

那事,不知道他查得怎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