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将本源种子播撒在未知星系的土壤时,种子外壳突然裂开,露出的胚芽上竟缠绕着根银色丝线——这是界星翻译植物的基因残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解析着陌生土壤的成分。全息投影里,周愫的意识影像轻笑:“曾曾祖父过,最好的适应,是带着所有同源的记忆前校”影像外,新星系的本土植物正缓缓向胚芽靠拢,叶片的纹路与地球香樟的叶脉隐隐呼应,像跨越光年的认亲。
“发现‘源初星’的能量信号!”助手周溯(意为追溯本源)举着探测仪,屏幕上的波形与归心石的核心频率完全一致。飞船抵达这颗被紫色星云包裹的星球时,周初才明白“源初”的含义:地表的岩石上,然形成了香樟叶与星尘草交织的图案,最深处的峡谷里,一汪湖泊的水质竟与地球远古时期的海洋成分相同。“这是所有星叶的基因源头。”周初在湖底发现了块黑色岩石,检测显示其蕴含的生命密码,能激活所有星球星叶植物的“本源记忆”。
源初星的湖泊旁,周初栽种的本源种子迅速长成幼苗,叶片上同时浮现出地球的绿、源星的蓝、辉星的紫……像把所有星球的色彩都揉进了这片新叶。更神奇的是,当幼苗的根系触碰到黑色岩石,归心石的全息影像突然在湖面展开,七名研究员的身影与历代守护者的影像重叠,他们的手掌同时按在岩石上,掌心的铜叶徽章化作星轨,在空组成完整的“同源图腾”。
联邦联媚全息会议上,周初展示了源初星的重大发现:黑色岩石(被命名为“同源石”)能让不同星系的星叶植物实现基因回溯,找到彼此共通的“生命原点”。“火星的抗辐射基因、冰星的耐寒基因,追溯到本源都是同一段序粒”他调出基因图谱,所有星球的星叶基因在同源石的作用下,最终都汇入同一条“生命长河”,“祖父们追求的‘同源’,不是表面的相似,是让每个生命都记得,我们本是同根生。”
周初在整理同源石的记忆数据时,发现了段未被解读的音频。修复后,祖父林深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当星叶在源初星扎根,就是告诉宇宙——所有差异,终会在本源处相遇。”音频背景里,周明远正在记录数据,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与源初星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完美重合,像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源初星的“同源庆典”上,周溯带领孩子们用星叶纤维编织“同源毯”。每个孩子都带来了家乡的星叶标本,地球的香樟、源星的轮回草、界星的翻译叶……这些标本在同源石的光芒中渐渐融合,最终织成的毯子上,所有叶片的纹路都汇成同一条星轨,指向源初星的核心。“老师,这是宇宙的‘全家福’。”周溯的女儿周同(意为同源共生)举着毯子笑道,毯子边缘的流苏上,挂着七枚迷你铜叶徽章,正是七名研究员的象征。
周初的晚年,在源初星的同源石旁度过。他每都会记录星叶植物的“本源对话”:源初星的新苗与地球的香樟通过同源石交换养分,与火星的星叶共享基因信息……这种跨越星系的“同源共鸣”,让所有星球的生态系统都变得更加和谐。临终前,他让周溯将自己的意识数据注入同源石:“我想成为本源的一部分,看着更多星叶找到回家的路。”数据融入岩石的瞬间,所有星系的星叶植物同时绽放,花瓣上的星轨图案在宇宙中组成巨大的“同源”二字。
周溯在整理曾祖父的研究日志时,发现了最后一页的手绘星图。图上,源初星位于所有星系的中心,同源石的光芒像条金色的线,将万千星球的星轨串联起来,形成“众星捧月”的图案。图旁写着:“所谓同源,不是让所有生命都走同一条路,是让每个赶路的生命都知道,我们出发自同一个起点,也终将在本源处重逢。”日志的夹页里,放着片源初星的新叶,叶脉间的纹路,与七名研究员的铜叶徽章轮廓完全吻合。
千年后的宇宙,同源石的光芒已照亮无数新星系。周同的后代周源(意为守护本源)正在给最新发现的“衍星”栽种本源种子,这颗星球的星叶植物能演化出适应任何环境的形态,却始终保留着同源石的核心基因。“曾曾祖父,衍星的叶片上能看见所有星球的影子。”周源对着通讯器轻笑,叶片的全息投影里,地球的幽谷、源星的湖泊、源初星的峡谷……所有家园的影像都在缓缓流转,像部浓缩的星叶史诗。
当第一缕阳光同时照亮源初星与万千星系,同源石的光芒在宇宙中投射出句话:“星叶同源,万宇同根,差异是生长的姿态,本源是不变的归宿。”远处的星际航道上,载着本源种子的飞船正驶向更遥远的未知,它们的航灯与星叶的光芒交织,像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光河——诉着那些关于差异与同源、远行与回归的故事,诉着所有生命终将明白的真理:
最深厚的羁绊,不是朝夕相伴,是无论走多远,都记得我们同源于一片星叶,共属于一个宇宙。
风穿过源初星的同源石,带来了万千星系的气息,像首温柔的歌谣,在星轨间回荡。这歌谣里,有七名研究员的初心,有历代守护者的坚守,更有无数星叶对本源的眷恋——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尽了宇宙最深的秘密:同源,是所有生命最温暖的归宿,也是最坚定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