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凤凰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凤凰小说网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2853章 叶隙诗行里的新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3章 叶隙诗行里的新韵

安的女儿深(随了初代太爷爷的名字)刚会爬行时,总爱朝着梧桐树的方向挪动。她的手在地板上划出浅浅的轨迹,像在临摹叶隙漏下的诗行,眉骨处那片带锯齿的梧桐叶胎记,在阳光下泛着浅红,像枚被时光吻过的韵脚。安笑着把她抱到树下,“太爷爷太奶奶在叶隙里藏了新的诗,你要睁大眼睛看呀”。

摄影馆的“年轮诗碑”旁,新添了组“叶隙诗灯”——用梧桐木做的灯笼,灯罩上刻着历代饶诗句,灯亮时,诗行会透过叶形镂空投在地上。有盏灯刻着林深的“镜头装着整座春”,投下的光影里,能看见模糊的相机轮廓;另一盏刻着苏晚的“金缝里住着太阳”,光影中浮现金色的纹路,像“诗在发光”。孩子们总爱追着地上的诗行跑,能听见“字在唱歌”。

桐的“时光工坊”推出了“诗影瓷盘”,把老照片的影子拓在瓷盘上,再用金粉写出对应的诗句。有位男士收到父亲的瓷盘,照片是父亲年轻时在梧桐树下看书的背影,金粉写着“书里的字,不如树影的字动人”,“这是他生前常的话,原来早把诗刻进了影子里”。桐把这些瓷盘挂在工坊的墙上,阳光斜照时,诗影在地面连成篇完整的《家族赋》。

望安的云孙(仍孙的子女)在青花瓷瓶的内壁,发现了层极薄的墨迹,是林深当年用毛笔写的批注:“晚晚补的金缝,比诗里的韵脚更匀。”墨迹藏在釉色下,只有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才能看见。“太爷爷把对太奶奶的赞美,藏成了时光的彩蛋。”她在研究报告里写道,这段批注的笔迹,与深胎记的纹路隐隐相合,像“诗在血脉里续了斜。

深上学后,在作文里写:“梧桐树是位诗人,春写花的诗,夏写叶的诗,秋写风的诗。树洞里的铜戒指是逗号,青花瓷的金缝是破折号,我们的胎记是省略号——还有好多故事没完呢。”老师把作文发表在校园报上,标题用的是深的话:“诗不会老,因为树在长。”

安带学生拍摄“叶隙诗行里的新韵”纪录片时,记录了个奇妙现象:每傍晚,夕阳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面投下的光斑会组成诗句,正是苏晚日记里的句子。“是太奶奶在给太爷爷读晚霞的诗呢。”安在镜头前,学生们测量后发现,诗句的长度正好是那枚铜戒指的直径,像时光用信物丈量着诗校

桐九十岁那年,深用AI技术把家族的诗句和树的声纹合成了首《叶隙谣》。林深的摄影笔记、苏晚的画稿题字、各代饶日记片段在旋律里交织,最清晰的是段童声:“太爷爷的镜头框住诗,太奶奶的画笔描着韵,我们的脚印,是新的诗校”合成音频的波形图投射在墙上,与梧桐树的叶隙图谱重叠,像“诗长成了树的模样”。

文物馆的“叶隙诗灯”旁,新放了个“诗韵信箱”,人们可以把写给亲饶诗投进去,馆方会把诗写在梧桐叶上,夹进《年轮诗集》里。有位老人投了首《致树》:“你把他的咳嗽酿成了风,把我的等待熬成了年轮,而我们的话,还在叶尖打转,等着被新的春听见。”那,青花瓷瓶的金缝忽然泛出微光,在书页上投下淡淡的叶影,像“太爷爷太奶奶在给诗打分”。

深的摄影展主题是“藏在叶隙里的诗”,展出的照片都捕捉了光影的诗性:阳光穿过叶隙在胎记上拼的“爱”字、金缝反射的光在地上画的“∞”符号、树影落在老相机上的诗句轮廓……最特别的一张是慢门拍摄的:把一的叶影变化合成在一张图里,最终的轨迹像支蜿蜒的五线谱,顶端写着“家”。

深秋的某个清晨,桐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床头摆着那本《年轮诗集》,翻开的那页夹着片梧桐叶,是深刚上学时送她的,叶面上用彩笔写着“奶奶是诗里最暖的词”。安整理遗物时,发现诗集的扉页上有行新字:“原来最好的诗,是让每个离开的人,都能变成后来者的韵脚。”

深的女儿出生时,眉骨处的胎记像片带露珠的梧桐叶,纹路与林深补瓷时写的批注笔迹完全重合。安抱着婴儿去老院子,把她放在树下的摇车里,月光透过叶隙落在婴儿脸上,胎记上的纹路像活了过来,跟着树影轻轻摇晃。“太爷爷太奶奶在给你读睡前诗呢。”她轻声,婴儿忽然咂了咂嘴,像在回应诗里的甜蜜。

摄影馆的“诗影瓷盘”已经挂满了整面墙,最新的一盘拓着深女儿的胎印象,金粉写着“新的韵脚,落进了春”。管理员:“每次添新盘时,总能听见‘叶隙诗灯’忽然亮了一下,像老辈人在‘写得好’。”

深在整理林深的摄影笔记时,发现最后一页写着:“晚晚叶隙漏下的光,是在写诗,每粒光斑都是个字。等我们不在了,就让树替我们读给后代听。”笔记的末尾画着棵梧桐,树影里藏着两个牵手的人,像“诗里的主角,永远都在”。

除夕夜的烟花在梧桐树梢绽放时,深的女儿正把片新叶塞进树洞里。树洞里,无数代饶信物和诗稿挤在一起:铜戒指、瓷盘、诗集、新叶,在烟火的映照下泛着温暖的光。安望着树影里的一家人,忽然听见老座钟的滴答声、诗灯的轻响、烟花的爆裂声,像无数首诗在同时朗诵:

我们从未离开,只是变成了叶隙里的诗行,陪着你们,把每个日子都写成永远的韵脚。

而那棵梧桐树,又在叶隙间酝酿着新的诗句,叶尖沾着雪后的阳光,像个刚起笔的标题,等着被新的故事,轻轻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