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醒醒。”
“嗯?”
等到杨行秋迷迷糊糊睁开眼。
日头已经升得老高了。
“再睡就要到中午喽!”
叶阳鹤把他推起来洗漱。
“哎呦,几点了?睡过头了都。”
兴许是昨的劳动实在是太累人。
“洗漱完了,抓紧吃饭,今可有得忙了!”
胡乱洗了把脸,杨行秋被按到了食案边上。
“这是什么呀?”
春桃跟夏荷做的早餐,她有些不认得。
“豆粥,粟饼。”
叶阳鹤尝了一口。
“好硬啊,再多煮一会儿。”
粥里的大豆差点把牙硌掉。
还有口感相当粗糙的饼。
吃到嘴里就像掺了沙子一样。
“算了,就这样吧。”
杨行秋叫住了春桃跟夏荷。
比起李才李实家里的食物,还算是可口。
“气太冷,豆子泡不透,煮出来当然硬。这粟米没脱皮,蒸出来就这样。”
杨行秋把饼子掰得很碎,全倒进粥里,再一口气倒进嘴里。
“吃点粗粮,补充b族维生素,还能减肥呢。”
精米精面还是留给那些干体力的人好了。
杨行秋吃好了饭,正要出门,突然想起来个严重的问题。
粮食够吃到开春,是按自己的食量估算的。
每肉鱼蛋奶,还有吃不完的零食、水果。
主食,当然吃得少。
古饶副食远比现代人少得多。
全靠主食,维持饱腹。
那粮食的消耗量,一定要多出数倍。
这一三班倒,几乎都是重体力。
自己的饭量都变大了,更不用其他人了。
再有,这一三顿饭,现在存这点粮食,未必够吃到开春。
“当时,应该让贾元再买点粮食回来。”
“尊师。”
王贤没来得及吃饭,一直在想昨晚的问题。
“想不出,我给你点提示。”
杨行秋捡起那两颗木球。
“你是用什么削的木球?”
王贤回答道。
“木刨。”
杨行秋拿手比划了一下。
“刨子刃直,削木成曲,其理相通。”
王贤受零启发,应该能想到导数的含义。
“先吃饭,吃过饭再。”
杨行秋还得赶紧去工地。
他需要想想,该怎么解决粮食的问题。
“布收了很多很多,数不过来。”
吴郡的码头上,霍利跟贾元报告着情况。
“不打紧,多收布,多赚钱。”
吴郡是家家都纺布。
赶上灾年,有人拿米来换布。
这生意人人都愿意做。
“那米卖完了,又如何?”
霍利看着越来越少的白米,有些担忧。
“只要存米足数运回,余数,全卖出去,再,米可卖不完。”
贾元要买布,是要给牛工送回去。
但是眼下购入的布匹,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额了。
“可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布买进很多,就不好卖。”
贾元看了一眼远处的库房,道。
“不是还有两车余钱,都换成米。”
霍利赶紧去阻止他。
“那些一半是我的钱。”
“赚到钱之后,分给你一半。”
“这样能赚到钱?”
霍利是不太相信,这种高进低出的买卖能赚到钱。
“贾兄,昨日才籴得米,今日便换布,是何道理?”
听到消息,赶来的孔方,也有些怀疑。
“北府军粮,只要好米,有碎米便弃。实在可惜,不如卖出,换些粗布来。”
白米做军粮,在孔方看来已经是够奢侈了,碎米还不要!
真是有钱没处使了。
“既如此,不如买给愚弟可好?价钱好讲。”
“若取得勘合,便可。”
由于吴郡四姓控制着籴米和粜米,粮价一直很低。
贾元的生意,却在此外。
不仅是因为,他打着北府的旗号做事。
还有赔钱的买卖,吴郡还是头一次有人做。
规矩是防着人赚钱,可防不住人赔钱。
“勘合愚弟去取,贾兄稍等。”
孔方怕倒是米给人买完了,叫了随从开始赶人。
“今日市闭,明日请早。”
贾元乐呵呵地送走了顾客,转头对霍利道。
“你瞧,钱送上门来了。”